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汉末之我来了 > 第一百二十章 驱之以利

第一百二十章 驱之以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汉末之我来了!

德阳殿,张温的信笺和奏章,还有卢植的奏章,探事司呈上的情报,此刻都摆在了华耀的眼前。

关于吕布,华耀的心中早有想法和安排。

马腾的叙述和张温的来信,不过是佐证了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观点乃是正确的。

先天的基因遗传和后天的生活环境,造就人。

在华耀的认知中,吕布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是可怜可叹的悲情人物,但他身上也有可取之处。

此时的他,还是一个渴望功成名就的热血少年。

如果性格没有太大问题,他不介意按照心里曾经的想法,将吕布打造成一个英雄偶像,以此来激励那些大汉的热血少年。

华耀将张温为吕布表功的奏章递给了一旁的戏平、戏忠和荀彧:“阿平,阿忠,阿彧,汝三人觉得这个吕布如何?”

接过天子递过来的奏章,戏平二兄弟和荀彧都细细看完。

然后,戏平沉吟道:“据张将军与寿成的点评看来,这个吕布为人勇武,天赋异禀。

从他救下那个男婴和那一村人以及对姐弟来看,他还是一个热血衷肠,重情重义之人。

还有从他袭击草原将其部落的男子无论老幼全部斩杀来看,他行事果敢,是一个难得的良将。

能够在知道陛下的旨意“不得太过深入草原”后,跟随寿成他们回来,然后回驻军。

这其中,他小小年纪就从军守卫雁门关,说明他对大汉忠诚,内心存有大义!”

“阿平的分析颇为透彻!”华耀笑了笑,随后问道:“那么汝觉得此人是否忠于朕这个少年天子?

他的武力,有人能压过他么?无敌久了,他的性格.....又会否刚愎自用?”

“陛下即是国家,再者陛下心怀似海,志比天高,他既然忠诚于大汉,定然也会效忠于陛下!”

“再则,猛虎虽强,但怕群狼,况且,还有陛下这位真龙天子在。

至于性格,实难让人知他以后的发展如何!然,当人才不可用之时,弃之而已。”

荀彧和戏忠也看着华耀点头,显然他们也认同戏平的话。

“哈哈~阿平之话,鞭辟入理啊,朕居然一时无法反驳!!”

“此乃臣的肺腑之言!”

华耀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理解戏平的话意,自己身为天子,那么自己的意志就是大汉的意志,无人能够违逆。

至少,在当下自己强势之时,无人敢违逆。

君与臣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想到这里,华耀身上气势顿时如渊似海,如果吕布想功成名就,他就离不开自己。

真忠诚也罢,假忠诚也好,有名利这根胡萝卜吊着,他也只敢按照天子意志行事。

身为天子,若是连吕布都降服不住,还谈什么宏图霸业?

感觉到天子的霸气侧漏,侍立不远处的张让、赵忠、蹇硕三人,顿时心下一凌…

总感觉天子身周似乎凝聚起了一股无法言明的气势,犹如神明一般,让人心生敬畏。

对于华耀的气息变化,戏平和弟弟对视一眼,他们和荀彧皆是不惊反喜。

只有这样遇强则强的君主才能带领他们,带领大汉踏上一个谁也无法想象的高度。

“那好,吕布之事那就按张中郎的意思办吧!”

略温吞的张温搭配性烈如火的吕布,或许能谱写一段传奇。

希望张温不要想着当吕布的什么义父。帅与将之间,感情太好可不是一件好事啊!

华耀一边想着乱七八糟的,一边看向一旁的张让:“张让!”

张让躬身上前:“奴婢在!”

随后,天子迅速批准了张温的奏章,将之递给张让:“令尚书台拟诏,对于吕布按功封赏,封为狼骑飞将军。

同时,追赠吕布父母封号,予以表彰。”

让吕布走到台前来,华耀也算完成了长姐对他的许诺。

“诺!”

张让接过奏章,恭敬的退了出去,然后小跑着直奔尚书台。

“阿平,军官预备营和新兵营的那些学员们的政治文化,学习的如何了?”

“尚可,学员们对于陛下提出的政治思想以及对外的政治主张很是认同,并且都很是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理解。”

华耀点点头,将这些人精子从少年时就凝聚在一起,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非常有必要,小方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大方向必须统一。

作为一国之主,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将他们培养成锐意进取的鹰派代表。

只等将来他们成长起来,成为大汉的中坚力量以后,那么到时候也就是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时候。

“不仅是洛阳军营和新兵营的思想文化教育,边关中下级军官的思想文化也很重要,必须也得接受学习才行。”

“陛下的意思是…?”

华耀想了想,随后吩咐道:“阿平可以去挑选一批太学生,对他们进行培训。

然后,派他们去对边关那些中下级军官进行思想文化教育,表现良好者可以作为优先升迁的一项标准!”

戏平忍不住笑了笑,然后恭维道:“陛下的这个办法不错,想必他们一定会尽心尽力!”

驱之以利,这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行事手段。

“还有!告诉他们,无论是洛阳军营的军士、学员还是边军的将领,政治思想会纳入升迁考核!”

“诺!”

这件时机已趋成熟之事安排妥当之后,华耀看着张温和卢植二人的奏章,细细思索起来。

他们二人大概是听了西凉的对羌政策,想到段颎得了好处,都提到了开通互市。

开通互市是件好事,可这件事可不是说办就能办的。

等到大汉的海军发展起来了,以后可对草原实施“羊毛”计划。

在此之前,的确是要先开通互市才行,一步步发展,改善关系。

细细想了想,华耀觉得还是要通过大家商议,群策群力一番。

他无意把大汉朝堂搞成自己的一言堂,哪怕如此有利于掌握朝政,但是也更容易犯错。

当皇帝的,还是尽量少犯错、不犯错为好!

随后,华耀看向一旁的蹇硕:“除太常、光禄勋、廷尉、卫尉之外,诏三公和其余的五卿,于宫内对奏!”

“诺!”

华耀知道互市的好处很大,虽然需要仔细商议才可行,但是这种薅草原各部羊毛的事情,他也不会傻得错过。

随后,华耀又细细想了想,如何利益最大化。

想定了,撕下一张纸条,拿起笔,将自己的几条想法写了上去。

“赵忠!”

“奴婢在!”

“汝去趟冀州!”

华耀将纸条递给赵忠,待赵忠仔细看完之后,随后又恭敬地将纸条还给了华耀。

看到赵忠的动作,华耀满意的点了点头,收回纸条往袖里一揣:“去吧!到了会有人帮汝!”

“诺!”

看着赵忠离去的背影,华耀眼里闪过一丝笑意。

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人,那都是有用的,关键看是何人用,如何用而已,毕竟有些脏活儿,也得有人干不是?

赵忠离去不久,蹇硕便将三公五卿带到了德阳殿。

华耀并未将张温和卢植的秘密奏章拿出来,只是将其当做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人。

询问他们的意见,几个大臣也沉思起来,权衡其中利弊。

陈蕃起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开通互市,毕竟草原上的牛羊马匹也是大汉需要的。

况且烈酒和丝绸、茶叶这些东西对草原势力影响并不大,还可以增加百姓的收入。

至于粮食和盐、铁,这三样同样是大汉的必须之物,且有增强草原势力的隐患,臣觉得不妥!”

华耀点点头,满脸认同和佩服地道:“太傅心思细腻,言之有理!”

对于陈蕃的意见,华耀先不发表意见,不论是认同或反对,佩服地夸了人再说。

毕竟,陈蕃说的不错,粮食和盐、铁若是到了草原上,都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实力。

“不知大司农有何看法?”

看到刘合依旧沉思不语,华耀不禁开口询问他的意见。

“陛下,臣以为铁是绝对不可交易的,若有人私下卖,判重刑。

可与他们交易部分粮、盐,但数量不能过大。

只需保证他们不被饿死即可,如此一来,也可以减少他们对边境的侵犯!”

华耀点点头:“嗯!有道理!继续说下去!”

“是以,臣以为,应该将粮食和盐的价格提高到正常交易价格的五倍或以上。

用最少的粮食和盐换取最多的牛羊马匹,咱们争取将利益扩到最大!”

刘合的想法和张温、卢植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司马刘宠也很是认同,一旁的陈蕃和少府曹嵩也是若有所思地点头。

华耀环视他们的神色:“大司农此言,甚和朕心,不知大鸿胪以为如何?”

“臣附议!”

乔玄也觉得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而且如今国库虽然说不上充足。

但是,拿出一部分用以交易也没有什么问题,况且还能大大增加国库的收益。

“太仆呢?有何不同意见?”

太仆邓盛颇意外,怔了一下立即回神答道:“臣对开通互市并无异议!只希望能交易多一些良种马回来繁育!”

“善!”华耀也有如此考量。

“谢陛下!”

华耀又看向宗正刘祖,司空刘鯈二位宗室。

二人也立即表示,并无异议!

看到大家都同意,华耀心情大好,继而说道:“这是一个发财的机会,有钱那就大家一起赚!”

随后,华耀看向陈蕃和刘合:“太傅和大司农可前去与百官们商议,无论是世家豪强,还是商人都可以前去边疆与他们交易!

关于交易量一半是国库的,剩余一半,由太傅、司徒、大司农等人进行分配!”

“陛下英明!”

三公五卿对于陛下这种利益均沾的手法相当佩服。

一个政策的推行,其中最大的阻碍不是难度,而是利益,只有所有人获利,这个政策才行得通。

很快几人返回官署,将开通互市的消息告诉了百官。

起初还有许多人持反对态度,认为那是资敌。

可是当听到天子将一半的交易量分配给他们的时候,呵呵!

众人立刻转换阵营,全票一致通过,甚至还有人提出要以十倍的价格去尽量压榨那些草原部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