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 第十二章 追求品牌效应

第十二章 追求品牌效应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老六,现在存货如何?”

赵明赫看向自己的总监、兼财务副部长、兼项目经理、兼仓库管理员刘六。

“回少东家的话,前三炉虽说大部分失败了,但也有一少部分做成了。现在库里边记录有上等琉璃器皿八百五十件、饰品类一百二十件,中等器皿一百四十四件、饰品类八十件。按您的吩咐,质量比较次的,咱们都砸了,剩下的包您满意。”

赵明赫感觉这刘六真是越来越好用了,欣慰的说道:

“不错,这样算来一炉成品大概有七、八百件,我那二十五个订单差不多两万件,几天后剩下三间工坊开工,六天内就能完成。”

刘六很想提醒少东家,那是一号工坊匠人们技术熟练的情况下,其它工坊的人现在只是在旁边观摩,还没亲自动过手。

但是这种扫兴的话,他可不会在少东家面前说。

赵明赫其实不太在意的订单的事,毕竟已经收了订金,交了货也就完了,没什么费劲的事。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塑造一种品牌,赵明赫深知品牌效应的影响非常巨大,如果让人一谈琉璃,就想到他赵明赫的产品,别无分家。他就能以优秀的质量、名气包揽市场,这里面的利润可就大了。

略微一沉思,赵明赫想到一个点子,于是吩咐道:

“赵健,挑两百件上等货,明天咱们去谈买卖。”

翌日,怡和钱庄的少东家计泰梅家里来了不速之客。

“你又来干什么,上次买的那些古董字画我还没消化完呢,你可听清楚,我可不会再买了。”

计泰梅十分警惕,自从在他那买了洋眼镜,每次遇到赵明赫,自己总是少不了掏钱,不是借钱,就是要买他各种奇奇怪怪的东西,弄的自己除了打理钱庄的生意,还兼职做卖货的生意。

“这次不一样,给你瞅瞅这些东西,都是好货。”

说完赵明赫“啪啪”得拍了两下手,屋外的赵健立刻领着四人抬进来两个大箱子。

计泰梅倒是好奇赵明赫又在搞什么鬼,上前打开一个箱子,然后瞪大了双眼。

与赵明赫这个挂职少东家不同,他是个很有生意头脑的人,很早就开始打理家业,是真正做着家族核心生意的少东家。

他一眼就看出这些琉璃要好于市面上的,他拿起一只透明玻璃杯:

“你这是偷了洋行?这都是好货啊,毫无瑕疵,分量也足,老宋头,开窗。”

然后他凑到窗前,看到这琉璃折射阳光,愈发晶莹剔透,啧啧称奇,但是很快他就沉下脸来,把杯子放回去,然后说道:

“东西虽好,但这是你偷拿出来的货吧,账目要是不对,可就是犯了走私罪,这东西我可不敢收。

而且听说你之前被二叔打的不轻,怎么,还敢干卖家产的事?”

“什么偷的,这些货全都是正大光明,账目清晰,全靠我亲自指挥,才有如此高档的琉璃货,这两百件,要是放出去卖,恐怕不下两千两,要是运到北边,估计得这个数。”

赵明赫伸出五个手指头,继续说道:

“怎么样,一千两,给句痛快话,你到底要不要吧。要不是看着咱俩的交情,我也不会亲自来给你送钱,这好事别人抢着要我还不给呢。”

熟悉行情的计泰梅自然懂得,他打开另一个箱子,这样的货,要是运到京城,怕是真的不下五千两。他沉思一下,开口道:

“要是来路真的正当,这确实是个好买卖。”

“我赵明赫什么时候骗过你,就说那次你逛青楼,我明明告诉你别去......”

“停停停,别说了,我信你,老宋头,拿着我的印章,去帐房支一千两。”

计泰梅立刻打断赵明赫,这糗事他可不想回忆了。当年好奇心重,去了一趟青楼,结果撞见自己的私塾老师......

很快,老宋头就取来银两,赵明赫用手指弹了弹,估摸着是十张,对赵健说:

“行了,抬回去吧。”

(^_^)?

计泰梅十分诧异:“不是?你卖东西,我花钱买东西。”

“对。”

“然后我把钱给你,还没有货?”

赵明赫解释道:“不是不给你,而是要你自己来取货。”

“货不就在这里吗?”

“是之后去我店面里去取?”

计泰梅直接懵了:“为什么?”

“你替我做一次宣传。我会在市集那开一家铺子,第一天就卖这些,算你提前预定,倒时候你来把货拿走就行。”

计泰梅明白了,这是让自己当托啊,许多粮商也会这样,找人‘抢购’粮食,假装供不应求,然后借机涨价,老套路了。

“第一天?你有多少货?”计泰梅又注意到另一个问题,如果赵明赫手里有大量的货,市场价必然下跌,自己的利润也会减少。

“放心,根本不够他们买的,我每天就拿出两百件卖,再多,就算皇帝老子来了,也没有。”

虽然计泰梅觉得这话有些反动,但是银子比皇帝重要,要是这样的话,自己动作快点,确实能大赚一笔。

“那好,我亲自去取。”为了确保自己是唯一的第一个拿到货的下家,他不介意亲自跑一趟,这样赵明赫也不敢糊弄自己,毕竟没人规定第一只有一个。

“开业之前,我会派人通知你。留步,走了。”赵明赫辞别压根就没站起身来的计泰梅。

接下来几天,赵明赫让赵健到处宣传,将有一批质量上乘的琉璃在东市开卖。

听到消息的潘振承哈哈大笑,觉得这是赵明赫还不知自家的货会被自己劫走,不知死之将近。

而赵明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实是在练字,毛笔字以前他当作爱好学过,但是清朝的繁体字他大多不会写。

现在已经到了秋季,至于考秀才的事,只能等到明年了。

清朝时期考秀才需要经过童生试。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阶段。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生员经科试合格,即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清朝时一般在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

这一日,珠江口,广州城外,粤海关,来自英国的约翰逊爵士,终于抵达他心心念念的瓷器之国。

肯快就与代表赵家的翻译兼接货人张三,以及伪装成赵家管家的潘家管家接触。

尽管十分遗憾未能见到得柱.赵阁下,但在张三的极力肯定下,尤其是管家爽快地搬出一箱箱银钱,约翰逊被深深地吸引了,根本无法挪动他的眼睛,于是十分爽快地在文件上签署了自己的姓名。

而赵家管家则是被蒙面人下了蒙汗药,正在一处小巷里呼呼大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