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 第十八章 赵家的货,真香

第十八章 赵家的货,真香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洋货生意,下家求着上家,历来如此,所以由于以往的习惯,加上不想跟一个孩子争吵,众人真就听从安排,开始排队。

自然,最坚决的反赵分子排前面,存疑虑的在中间,凑热闹的在后边。

而这边,负责接待的是刘六,对账的是刘账房,陪客人的是之前消失又回来的李管事,在旁边吃瓜的是赵明赫。

吃着吃着,赵明赫从队伍里发现不少熟人,用下巴点了点,问道:

“赵健,那些人眼熟,是不是我亲自谈的那几家?”

赵健顺着少爷的提示看去,确信地说:

“少爷,就是他们,您当时一进去,他们就被少爷折服了,纷纷下单。”

赵明赫喝了一口水,然后一脸看智障的眼神:“折服个屁,这些人明显是潘家的狗腿子,怕是当初一心想着给赵家使绊子。”

“啊,那少爷,咱们是不是要把他们赶到后面去?”

赵明赫又喝了一口水,然后二脸看智障的眼神:“他们是少爷我的客户,我亲自搁这做生意,却把他们晾着,别人要么把我当神经病,要么就会觉得赵家有问题。”

“啊,那少爷,咱们就当没注意到他们?”

赵明赫再喝了一口水,然后三脸看智障的眼神:“我是对着商行的账本查的,这些人没跟商行做生意,是直接跟我签的合同,他们也一定会注意我,你能无视,我却不行。”

“那少爷,咱们该怎么办。”

“你去对着订单把这二十五家掌柜的挑出来,给他们开VIp通道,咱们今天先做他们的生意。别人问理由,就说少爷我任性。”

虽然不懂什么叫VIp,但少爷的意思他懂了,赵健领命而去。

“徐计商行徐掌柜、十里铺王掌柜、珠口店韩掌柜......以上点到的可以来这边,不用排队,咱们今天先做诸位的生意。”

听到这话,原先排队的众人直接撂挑子了,纷纷指责赵家出尔反尔,赵明赫言而无信。

一人高呼:“说好的排队,你又点名,那我们排个什么队,这不耍我们吗?”

赵健看向那人,略微一笑,解释道:“只因这二十五家是我家少爷亲自谈的生意,自然要关照一二,剩下的都得排队,不会再点名了。”

事实证明,当人们接受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无理取闹后,也会接受第三次,尽管许多人愤愤不平,但大多数人还是乖乖排队。

只有少数凑热闹的,觉得今天人有点多,就离开了队伍,去一旁吃瓜了。至于瓜哪里来的,赵家仆人在旁边开了一个摊位。

那点到名的二十五人一开始还蒙圈,得知事情原委后,皆喜笑颜开,对周围的同僚拱一拱手。

“不好意思,先走一步。”“啊,哈哈,下次再聊,下次再聊。”“再会再会,先走一步。”

然后大踏步迈进赵家大门。这优越感,就是通过与别人的比较产生的。

“啊,哈哈哈,赵公子,幸会幸会。”“赵公子公私分明,我等敬佩,敬佩。”

这些人来到赵明赫面前,笑盈盈地称赞着,这要是让潘振承看到,怕是以为他们叛变了。

而赵明赫则对一旁的赵健说道:“嗯,诸位都是我赵明赫的客人,赵健,可不能怠慢,赶紧安排人取货,对账。”

“是,少爷。”

众人似乎习惯了赵明赫的态度,前往院中坐下,自有下人端茶倒水。

其实这些人的心里完全是另一种态度,他们是依附潘家的商户,自然也是潘家的支持者,他们会下订单,就不是奔着琉璃来的,他们可是吃准了赵家会垮台。

作为帮助潘家的回报,他们一早就得到潘振承的许诺:他们可以优先购买潘家的琉璃,并且是能吃下多少就吃下多少。

前些日子,潘振承向他们展示了潘家的存货,都比得上市面上的一等货色,只要这次整垮赵家,靠潘家那批货,自家的身价可以足足翻一倍。

所以他们决定了,今天来就是先消耗赵家的存货,一会不管赵家拿出多少,自己都不着急结账,先占下,等后面赵家断供,众商人群起而上的时候,就大功告成了。

不久,刘账房开始唱票:“徐计商行徐掌柜,琉璃碗碟三百件、琉璃饰品三百件、琉璃净瓶两百件,账目清楚,计件完毕,请掌柜的验货;十里铺王掌柜,琉璃饰品五百件......”

听到唱名的徐掌柜、王掌柜站起身来,向周围人作了一辑,然后跟随下人前去验货。二人相视一笑,都给了对方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这赵家娃娃终究是年轻,吃些亏,也是个学习,你说对吧,王掌柜。”

“哈哈,徐掌柜所言甚是,咱们眼光高,这赵家拿出的货令人不满意,我等拒绝接受,他也挑不出理来。哈哈,来,请。”

二人先后进入库房,他们的货已经装箱,基本上每箱百件,是两个人合力才能抬动的大箱子。

二人相视一笑,随意地挑了一个箱子,打开,准备随便拿出一个琉璃,然后出言贬低。

可是当他们亲眼看到那净水琉璃的时候,都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那徐掌柜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仔细看看,放下,然后拿起另一个,仔细看看,放下,如此循环往复,仿佛一个流水线作业的工人。

嘴里还喃喃自语:“这个是,这个也是,这个还是,都是,都是这上等,不,极等的好货啊。”

而那王掌柜则是手脚并用的打开一个又一个箱子,大呼小叫道:“这箱好,这箱也好,这箱真好,哎呀,箱箱都是极好的琉璃啊。”

两人都激动得颤抖,他们的大脑飞快计算着:这样的货自己有八百件,要是运到四川、安徽一代,怕是能卖一万五千两,若是运到直隶,怕是能达到两万两。

两万两,约等于两万贯钱,所谓腰缠万贯,自家这笔生意能直接缠两个。

时间一点点过去,二人渐渐恢复冷静,互相看着对方,然后突然意识到问题。

那徐掌柜面露难色道:“王兄,这我等是为了潘家才掺和进来,可这些,这些东西......我们该如何是好啊。”

王掌柜焉能不知对方是想坐实这笔买卖,自己也正有此意,只是需要找个合适的理由罢了,于是他说道:

“徐兄想必也听说了,赵明赫之前每天卖两百件,次次被哄抢一空,怕就是此等好物啊。我等正经生意,白纸黑字,谁能不认?至于这潘家,我看呢,这赵家怕是要起势,他潘振承截了赵家的货,两虎相争,岂是你我能参与的?”

那徐掌柜一脸被说服的样子:“罢罢罢,你我只拿应得的这份,不多占,谁也指责不了我们,之后他们龙争虎斗,咱们静观其变。”

二人不约而同的结账、签字画押,爽快的签收了。至于购买潘家的琉璃,笑话,等这样的货大批上市后,潘家那些琉璃只能当夜壶。

不过他们提了一个要求:走后门离开。

作为第一批叛变潘家的人,从人声鼎沸的前门出去,太容易被记恨上了,悄悄滴离开,打枪滴不要。

“少爷说了,开门做生意当然得开正门,想走后门,得加钱,五十两。”

二人气得直跺脚脚,骂骂咧咧地掏钱离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