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 第二十四章 朕求贤若渴

第二十四章 朕求贤若渴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李星垣亲自把赵明赫送出营门,令一众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汛设千总、把总颇感意外。

林凡得赵明赫的交代,每个人都按品级送上了相应的茶水钱,所以大家对赵公子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来到营外,李星垣看到赵明赫的马车,然后眼前一亮,说道:

“赵公子这马车当真是良品啊,这马都比的上军马了,这窗户都是琉璃的。只可惜你没有官身,这外饰就不入品了,可惜可惜啊。”

赵明赫脸色一黑,玛德,还索贿,真他妈贪。你就算不死在乾隆手里,将来我杀回来也一定打死你。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于是赵明赫当即大方的表示:

“总兵大人既然喜欢,那我一并送给大人就是。”

李星垣还故作矜持地说:

“这...不太好吧。”

赵明赫表示:

“合适,很合适,总兵大人尽管收下。我真的会谢......谢您收下。”

赵明赫极力的讨好,不仅仅是因为要从对方那里买枪,还因为这总兵并不是纯粹的武将,他还是警察局局长。

总兵下辖的一镇军队,大致有两种性质,一种是标营,官兵集中屯练,可用于征战,称为‘标营’;一种是营汛辖兵,主要是维持地方治安,训练很少,大致相当于警察的作用。因此,总兵率领的绿营兼有现代的军警双重作用。

因此,赵明赫认为在未来,说不定需要借助这股力量,现在打好关系还是很有必要的。

拿了赵明赫的好处,尽管是李星垣这样脸皮厚的,也不好意思让人家步行回去。于是安排了几十名骑兵护送赵明赫。

带着一批绿营骑兵招摇过市,很是威风,沿途路人纷纷避让,很快就进了县城。

得到赵明赫被李星垣派兵护送回来的消息,县令张庆,当天就把赵得柱的案子结了:系诬告,诬告人打三十大板,流放岭南。

得到消息的潘振承直接骂娘:

“这边赵家洋行还没查完,这李星垣就跟赵家勾搭上了,他是真不怕赵家的银子烫手啊。”

同时他吩咐下去,潘家的琉璃,降价四成。

不过尽管如此,销售额依旧十分惨淡,他收回的本钱不过是九牛一毛。

赵得柱刚知到消息的时候吓了一跳,还以为儿子犯了什么事,人家找上门来了。

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他给每个兵卒送了二十两茶水钱。

那些营兵本以为这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最后纷纷表示,下次会抢着来送赵公子,并友好地辞别离去。

翌日,李永标查封赵家洋行的事传开,不少下家焦急地找到赵得柱,希望对方交货。

但赵得柱以‘需要协助官府查账’为由拒绝了,众人悻悻而去。

现在赵家的工坊,正在一刻不停的开工,每多拖延一天,对赵家的好处就多一分。

赵明赫此时正斜躺在太师椅上,尽管让怜香捏着肩,他还是放松不下来,闭着双眼,眉头紧皱,愤恨地说道: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李永标太可恶。不好好的查账,居然把我的船给扣押了。”

李永标查账,禁止赵家洋行的一切活动,赵明赫的船帮也被扣押了。

这让赵明赫与旗帮曹璧失去了联系,短时间不会有什么,但一旦时间长了,恐怕会出事。

赵明赫倒不是担心曹璧会溜走,或者背叛自己。

他担心的是曹璧会忍不住派人上岸联络自己,万一被发现,将会是十分危险的情况。毕竟曹璧虽然在带兵,但是还不算一个成熟的将领,有可能做出莽事。

赵明赫努力的回忆着李永标的下场。

他模糊的记得好像是一个外国人违反禁令,北上找乾隆告状,然后乾隆勃然大怒,下令彻查,最后李永标被拉出去顶包了。他自言自语道:

“好像那是个英国人,东印度公司的。英国人?红发鬼!对了,张三说过,卖给潘家货的就是红发鬼。”

想到这一点,赵明赫叫来一个仆人,吩咐道:

“你去给我二叔带个信,问一问那约翰逊爵士还在不在十三洋行。如果在,看看能不能安排我和他见一面。如果不在,就问问还有没有其他英国人,最好是那种号称中国通的,我想见一见。”

那人领命而去。

赵明赫不太记得历史上李永标的具体倒台时间。但他记得是发生在他在粤海关监督任职的时候,按照这个职位的流动性来推测,最迟到乾隆二十六年。

于是他希望推动老外进京告状的事件,让李永标案提前发生。

赵明赫依旧闭目沉思,喃喃自语:

“最好是能搜查到李永标贪赃枉法的确凿证据,这样到时候中央特派员来查案,立刻将材料提交上去。

这样一来,这些地方官,在官官相护的时候,一开始就有可能把李永标排除在外,并且肯定可以让他们提前下定决心,推出来李永标顶罪。可是,让谁去办这件事呢?赵健正在寻找兵员,肯定不行。”

此刻,赵明赫心中泛起和古代帝王相同的心思:朕求贤若渴。

十八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成就大事。

赵明赫首先想到的是林凡,但是自己这个二弟的能力是建筑。至于其他方面,也就是熟读四书五经,这玩意对现在的赵明赫来说,不能说屁用没有,只能说啥也不是。

然后他就想到自己的两个堂哥,赵明鹤和赵明贺。本来还有一个,但是小时候就夭折了。

赵明鹤帮着自己的父亲做事,也就是赵明赫的三叔赵得靖。而赵明贺则是在赵家的祖地老家,安徽亳州,当一个胥吏。这两人或许自己都无法调归己用。

最后,赵明赫决定请赵健的父亲,赵规出马。

赵规此人,据赵明赫的观察,与他儿子赵健完全不同,是一个非常沉稳、干练、冷静的人。毕竟能成为自己父亲的心腹,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人。

于是他找到老爹,说出理由,然后请求借用赵规。

赵得柱沉思一段时间,开口道:

“可以,但是我啰嗦一句。俗话说,民不与官斗,如果是以前,我是不会同意你跟李永标针锋相对。不过你如今已经能独当一面,我相信你的判断。

但是你要答应我,就算拿到李永标的罪证,你也不要亲自出头。并且,就算京里边真的要来人,在判断对方是否可靠前,绝不可暴露是你在幕后指使。这些地方官手段就像万花筒,那京里来的人,很可能和他们朋比为奸。”

赵明赫则是因为先觉而自信地说道:

“放心吧,父亲,那钦差一定会和地方官串通一气。不过此事牵涉外夷,加上乾隆震怒,他们必然要交出一两个有分量,但又不是那么重要的人,来平息那乾隆的愤怒,李永标正合适。我只是提前把这选择题的答案,递到他们手上罢了。”

随后,赵明赫安排赵规暗地搜查李永标贪赃枉法的证据,并直接给了他一万两经费,让他全权处置此事。

当赵规拿到一万两银票的时候,他倒是略微吃了一惊,少爷的处事方式和老爷真是天差地别。

如果是老爷赵得柱来办,他会分批给予经费,并且时时过问事情的进展,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而少爷却是规划整体,撒手放权,还能做到用人不疑。

赵规认为,以现在赵家的势力和规模,老爷的方式正合适。

可若是将来,赵家迅速发展膨胀数倍,乃至数十倍,能管理并领导赵家的,正是少爷这样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