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 第二十九章 众商欺赵

第二十九章 众商欺赵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潘振承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以话事人的身份,主持赵家与众商贾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赵家被李永标下了‘封杀令’,粤海关算是洋行的顶头上司,赵家的生意算是完了。而赵家的家产又被赵明赫卖光了,连退路都没有了。

眼看着赵家将要衰落,变成不入流的家族,这些商贾也不再像以往那样软骨头了,瞬间就支愣起来了。

虽然表面上说话还是客客气气的,但是一旦发现赵家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他们就一定会露出獠牙。而赵家绝对不会希望发生这样的事,必然做出让步,一退再退。

所以,潘振承认为,此时他亲自带领众人逼迫赵家退步,事成之后,自己在生意场上的声望将会大大的提升,成为总商后权力也就越稳固。自家在琉璃上的损失也会很快就弥补回来。

他并不痛恨赵家,他是一个成熟的商人,生意场上只有胜负,没有爱恨。

他之前谋划赵家,仅仅是因为赵家掌握着琉璃生意,而他正好看中了其中巨大的利润。说实话,他还是挺欣赏赵得柱这个人的,在那样的情况下,都能留下后手,杀了自己一个措手不及。

只可惜,这回赵家已经是四面楚歌了,除非李永标不再是粤海关监督,但那怎么可能?他的任期还有整整一年,并且他收他的贿赂,商人做商人的生意,大家相安无事,官面上的李永标也算官声斐然。

所以潘振承认定,赵家这次必死无疑,自己当然不会介意,踩在赵家的尸体上,更上一层楼。

赵得柱眼见众口一词,被逼无奈,松了口:

“诸位所求,我已知晓,也罢,我赵家就是拼尽全力,也会满足诸位所求。那李监督逼迫甚紧,大家也十分着急,所以我们也不要耽搁时日了,就现在吧,咱们好好算一算手里的生意吧。

诸位先稍等,先让我把银子货物备好。刘账房,去清点账房的银子,李管家,你去洋行找我二弟,把那一百八十万两先支取过来,那个谁,你去把库里的琉璃提出来。”

看到赵得柱终于松口让步,众人纷纷口称‘高义’,情绪也暂时稳定下来。尤其是听到赵家有一百八十万两白银之后,他们面面相觑,脸上竟浮现喜色。

“赵东家此次深明大义,解我等倒悬之急,在下钦佩,钦佩。”

“啊,哈哈,我家与赵家多年合作,赵家的信誉我是一直信服的,这次赵家虽有小难,日后定能拨云见日啊。”

“等此间事了,赵家重出之日,我等必来捧场。”

......

尽管嘴上说的好,但是他们心里都认为,赵家此次完蛋了,洋行的生意出去容易,进来困难。

赵家一旦离开,其他行会迅速地把他家的市场瓜分殆尽,而且赵家在广州的家业也已经卖掉了,又被李永标记恨上,可以肯定,如果赵家不滚回安徽老家,只有死路一条。

赵得柱看着这群口蜜腹剑的人,内心气急,但是表面上依然气定神闲,口称告罪。

而这次赵家会遇到如此危机,赵得柱认为和自己的儿子脱不了关系。

他心想,明赫还是无法担当起赵家的担子啊,本以为这段时间颇有成长,可现在看来,依旧眼高手低、盲目自信。赵家的未来,如果还有的话,绝对不能交到他的手里。

赵得柱下定决心,此事之后,剥夺赵明赫赵家继承人的身份。

不久之后,刘账房就将帐房里的存银清点完毕,赵得柱接过账本,回身对众人问道:

“今日诸位一同前来,这银两一时难以筹措齐全,今日这账上有多少,咱们先做多少,诸位看,可行?”

因为知道了赵家洋行有一百八十万两流动资金,众人也有了信心,认为赵家不会赖账,再加上赵得柱说的有理,银子不是那么好筹措的,所以大家点头称是,表示理解。

这时潘振承看到大家的神情并不急切,于是站起来代表众人说道:

“赵东家以诚待人,我等自当理解。幸而李监督给予了五天时间,倒也不急于今日。咱们今天,有多少做多少,这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

于是那些卖给赵家茶叶、瓷器等货物的商贾,纷纷和刘账房对账,准备结款。

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去取琉璃的人也回来了,他刚从赵家工坊处,安排将库存的琉璃一批批打包运来,他正是运着第一批回来的。

赵得柱知道,现在的赵家琉璃工坊,一直在加班开工,之前自己又高薪招募了不少工匠,昼夜不停。

可就算如此,想要把赵家所有的琉璃订单都供应上,还需要十天。按照李永标宽限的日子,这些下家,将会有不少人拿不到货,只得用洋行的银子赔付。

而那些订购了琉璃的商贾们,十分兴奋,积极地前去对账了。按照契约,赵家交货拖延的越久,他们所需支付的尾款就越少,而今只需支付原来的七成。

以前默认的规矩,他们不敢使用这项权利,可现在嘛,他们纷纷要求按契约办事。赵得柱无奈,只得同意。

只有潘振承的脸色有些难看,他没想到赵家会有如此多的净水琉璃,而赵家的琉璃卖掉的越多,市场越饱和,自己那些质量比不过的琉璃,就越发难卖,终归是自己棋差一招。

尽管心中十分好奇赵家哪里来的这净水琉璃,但潘振承依然保持着老神在在的样子,对所有人都持有微笑。

大家对他的态度也是十分恭敬。

多亏了潘家组织了众商贾,甚至如果不是潘振承亲自来给他们撑腰,不说原本这些商贾会不会被赵家分而化之、各个击破,单就赵家来说,也不会像今天这样如此轻易的服软。

“潘老爷德高望重,成立公行之事已经是板上钉钉,这总商之位潘老爷实至名归啊,哈哈哈。”

“确实如此,等年节时,那些在外的洋行家主回来,大家共订商规,还要靠潘老爷主持啊。”

“没错,没错,哈哈哈。”......

不少人恭维着潘振承,这让他很是受用。

赵得柱此时正在主持琉璃交货的工作,看着一箱箱琉璃被运走,他微微皱眉,自言自语道:

“按这个速度,怕是今天就要交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存货,三天之后,就看赵家能不能挺住了。”

这时,一个不起眼的家丁小跑过来,凑到赵得柱的耳边禀报:

“老爷,二老爷让我给您带句话。洋行出事了,李永标不顾朝廷法令,强行封禁了赵家的储备银,给的理由十分荒谬。二老爷说,怕是今年是不能要回这笔钱了,还请老爷仔细斟酌。”

说完就跑开了,留下赵得柱在风中凌乱。

他心想,这下好了,也不用等三天了,到了明天,赵家的储备银被扣押的消息一传出去,这些商贾必然坐不住,赵家直接就完了。

他低声怒吼:“李永标,你好无耻!”

明明是规则的制定者,却亲自下场破坏规则。

粤海关有查洋行账本的权力,却没有收缴洋行资金的权力,这突破了为官的底线,也难怪赵得柱如此生气。

…………

ps:感谢‘陵鸿尘’老爷的打赏。今天加更,还有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