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取贵州

第一百一十九章 取贵州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乾隆年间,从海里游回来铁血强宋!

西班牙人自愿购买了三分之一的战争债券。

然后米格尔和邓人杰举行了吕宋阅兵。

当轰隆隆的炮弹炸响后,西班牙人表示有投资明王的信心,于是又‘自愿购买’了三分之一的债券。

最后剩余的战争债券则是向荷兰人、英国人,南洋华人集团、土着势力开放。

以红旗帮为首,六色旗帮充当了邓人杰手下的六个独立团编制,是熟悉南洋环境的前锋。

再利用天地会的身份,与多地华人组织取得联系。

实际上,南洋华人非常渴望出现一个能统领各方的领袖人物,华人与华人、华人与土着、华人与洋人,可以说占据了南洋问题的前三名。

华人受到多方针对,内部还不团结,所以,虽然华人人多势众,但其实,生存地十分艰难。

不仅面临土着的威胁,还会时不时因数量太多,引起洋人警惕,被屠杀。

所以,这群喊着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分子,甚至多次请求大清皇帝为他们主持公道,希望自己能箪食壶浆迎接大清天兵。

自然是痴心妄想,他们在乾隆的眼里,已经是大清的弃民了,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现在,明王来了,还是击败西班牙舰队后,强势挺进南洋地区……

于是,有头有脸的华人势力,都和南洋招讨使联系上了,一条条新的贸易路线被建立起来,一批批新式军队被建立,开始训练起来。

那些土人或者华人黑社会性质的打手,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明王府对此甚为厌弃。

明王府优越的士兵待遇,吸引了不少人。

这些都是出海讨生活的精壮,而且身上带有狠厉之色,训练之后,也不会像一般的新兵那样矜持。

邓人杰不由赞叹:“这些人,是可以练成强兵的!”

荷兰人是最忌讳明王势力在南洋膨胀的,于是加紧联系了其他欧洲列强,希望联合起来,为遏制明王势力而努力。

当然,这不影响荷兰商人大肆购买明王的战争债券,甚至仅澳门的荷兰商人就收购了八十万两的份额。

国家层面的交锋,并不影响这些商人赚自己的钱。

而欧洲联盟中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一面与他们联合,一面组建志愿军,准备送往大清国,为明王作战……

战争债券筹集的资金,是投入到亚细亚投资银行南洋分行的存款,直接用于当地的开发建设。

然后广东分行提供真正用于战争的银两,用的是广东等地华人的存款。

这就是银行的好处了,解决了时空问题,银行规则之下,省去了大量运输的费用。

……

云贵总督吴达善,瓜尔佳氏,字雨民,满洲正红旗人。

此刻,他很头疼。

明王府军队挺进贵州之后,大肆宣扬满洲罪恶论,并高呼‘汉人不打汉人,绿营只要肯投降,依旧是兄弟!’

尽管不断安抚手下的绿营兵,但吴达善能明显感受到下层绿营兵的骚动。

他们,没有为满清效死的理由。

所以,他手里最可靠的士兵,是那些八旗驻防兵。

身为云贵总督,他吴达善怎么可能不知道,这群驻防八旗兵,早就变成了城里的优渥生活的少爷兵,勉强能当个督战队,真要是打仗……

八旗兵的战斗力底下,是整个大清朝高层公开的秘密。

如今,绿营兵也出现了动摇,出击是不可能出击了,只能被动防守,而且不一定能守住。

明王军前线营寨,营门高大,门后两座高高的箭楼,垂下两条幅,上书:

“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宋天!”

自对峙开始,明王军气势愈来愈盛,清军士气越来越低落。

终于,当乾隆派遣京师八旗兵入浙,结果被陆军第一师师指挥使胡建仁击败后,消息传到贵州。

原本就有投降倾向的绿营兵开始躁动了,不少人与赵明赫暗中书信往来……

黑夜,一人轻装潜行,摸到明王军外围,很快就被巡逻士兵抓到了,声称自己是信使,要面见明王。

经历过一番彻底的搜查后,被带到明王面前。

“吴达善乃满洲人,是乾隆的死忠,必然不可能投降。我是古州镇总兵,洪道全的亲卫兵。总兵大人托我给您带句话。”

说完,那人将手中的信件举过头顶,里面的内容连他这个总兵心腹都没看过。

古州镇总兵洪道全,是汉人总兵,其祖父正是洪承畴。

此人很复杂,前期效忠明朝,也算尽忠职守。

后期投降满清,同样尽心竭力。

洪承畴是抗清名将,松锦会战中,他死守松山城,不幸被俘,被俘后死不屈服,后皇太极多施加恩惠才慢慢降清,但对其疏于防范。

清军入关后,他献策计取中原;顺治年,他从多尔衮,被顺治帝重用,61岁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后于福建招降郑芝龙,被誉为开清第一功。

洪道全凭借祖上余荫,加上自己本事有武艺,在第一次大小金川立了战功,被任命为古州镇总兵。

周围四个总兵,甚至头上的总督大人都是正宗的满人,平日里没少受气,在加上自己的出身,对满清的忠诚度也就图一乐。

满清强势的时候,为了家族传承,自然是出仕满清朝廷,现在,有一支汉人队伍来了。

平日里的被同僚排挤的委屈,再加上,自己在满清的体制里,官途已经算是到头了。

很可能,干到死,也就个二品总兵,除非,与眼前的明王军大战一场,立下战功。

但是,看看周围的自己的手下,那些参将、千总、汛总们的脸色,他就清楚了,这些人根本没有战意。

再加上明王军军威甚重,打,是打不赢的。

于是,他成为了通敌的清军最高将领。

赵明赫仔细地看那信件,莞尔一笑。

“我会去验证信中所言真假。若是真的,洪道全将是我夺取贵州的大功臣,他的请求我会全都允诺,你回去吧。”

信中交代了清军的驻防详情、粮草囤积地、主帅营帐所在地等十分重要的信息。

并且承诺,明王军大举进攻之时,就是他洪道全举兵响应、起义反清之时。

“信上说,其东侧山上大营寨位置险要,装作能支援各地的样子。但其实,里面都是杂兵,是用来勾引我军进攻的。实际上的伏兵,在东南方向的一处山谷之中……虽未知真假,但我想试一试,传令郑知,令他大张旗鼓进攻山上!”

事实证明,洪道全应该是真心投降,佯攻山上的时候,山谷之中的伏兵杀出。

而后郑知突然引兵倒攻,赵明赫亲率大军从后方进攻。

两面夹击,杀得尸横遍野、血染山林……

之后,赵明赫令数营指挥使带领本部人马,前往各个营寨之外,多竖旗帜,扬起烟尘,作势进攻。

而赵明赫率领主力精锐,径直扑向清军主帅所在营地。

坚城营寨,打得有些吃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胜利的天平依旧倒向明王军。

向清军造成致命一击的,正是洪道全。

清军主帅下令,让各营兵马支援主帅营寨,但是其他人都以营地外发现明王大军的动向为由,拒绝出兵。

只有洪道全前来‘支援’,然后趁机发动兵乱,在后方乱杀一通,营寨被迅速攻破。

洪道全兴奋地赶赴赵明赫的中军:“明王,抓住了云贵总督,如何处置,请下令!”

此人四十余岁,声音洪亮,还带着一丝自来熟的样子。

赵明赫看着这个大功臣,吩咐道:“斩!”

“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