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何所有 > 欧阳修的远去

欧阳修的远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何所有!

神宗即位之初,最活跃的群体就是谏官,经过英宗的一通驱逐,当年的谏官群体遭到了大换血,新上任的谏官中有一位名叫蒋之奇的,因为之前支持尊濮王为皇考,得到了欧阳修的提拔,担任了御史成为一名谏官。

蒋之奇担任御史之后受到大量指责,在谏官引领舆论的那个年代,与谏官为敌会被认为是国家的公敌。欧阳修因为学识渊博文化水平太高,被谏官们认为理应是最坚定的皇伯派,可他却坚持皇考派,于是承受了最大的压力,连同被他推荐成为谏官的蒋之奇也遭受了连带攻击。

蒋之奇承压能力显然不行,时间一长就怂了,害怕被政敌清算,终日惴惴不安。

也正好是在这个时候,蒋之奇的上级御史中丞彭思永代人转告了一桩涉及欧阳修的乱伦案,蒋之奇如获至宝,立即上梳弹劾欧阳修乱伦。

说起欧阳修的乱伦污名,还要从庆历改革失败讲起。

庆历五年年初,随着改革派的失败,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陆续被贬出开封,欧阳修虽然是坚定地改革派,但却并非宰执,并不参与中央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所以第一轮的贬官并不包含欧阳修。

可欧阳修实在太有个性,不断的上梳为范仲淹等人叫屈,呼吁仁宗召范仲淹回朝。就在欧阳修不断上梳的时候,钱明逸,就是那个反对庆历改革,真假皇子分不清楚被包拯过来代为断案的那个钱明逸,上梳弹劾欧阳修乱伦。

乱伦的对象是张氏,张氏是欧阳修妹夫前妻的女儿,论辈分名义上是欧阳修的外甥女。妹夫一家生活一直清苦,欧阳修多有接济,张氏长大后欧阳修更是做媒把她嫁给了自己的侄子欧阳晟。

欧阳修做官做文章都是一流,做媒却是不入流,这位张氏嫁给欧阳晟之后,因为欧阳晟到外地做官,她便与下人通奸,事发之后被送到开封府审理。开封府知府叫杨日严,这位杨日严过去做官时曾被欧阳修弹劾,一直怀恨在心,如今欧阳修外甥女通奸被送到自己这里受审,杨日严觉得机会来了。

不知道杨日严用了什么手段,张氏居然供述自己曾与舅舅欧阳修私通,想戴罪立功减轻判罚。

欧阳修当时的官职是龙图阁直学士,属于皇帝身边的近臣,这种身份乱伦太过敏感,这可是大案,钱明逸更是抓住机会上梳弹劾欧阳修不仅私通张氏而且还侵占张氏田产,于是仁宗亲自下令必须彻查,最后经过朝廷派专人周密会审,得出结论不存在通奸,但欧阳修有侵占张氏田产的罪名。

案情虽然真相大白,但此案前前后后引起轩然大波,人们只知道欧阳修涉嫌乱伦,对真相似乎并不是那么关心,面对众人背后的指指点点,欧阳修上梳自求贬官,离开了开封。

庆历五年那次是外甥女,治平四年这次是小舅子。欧阳修的小舅子薛宗儒任职期间渎职被查办,后来因为南郊祭天大赦被赦免了罪状。当时欧阳修任参知政事,为了避嫌便上梳英宗请求不要赦免薛宗儒的罪状,薛宗儒最终被革职罢官。

薛宗儒罢官之后怀恨在心,就造谣欧阳修与儿媳妇吴氏私通,谣言会长翅膀,传着传着就传到了时任御史中丞彭思永的耳朵里,于是授意下属蒋之奇上梳弹劾欧阳修。

因为有被诬告的“前科”,大家都怀疑对欧阳修是不是真的与儿媳有奸情,欧阳修百口莫辩,向神宗连上八道奏疏,强烈要求查明真相,甚至不惜以死明志。

毕竟当朝宰相,神宗也很重视,于是召蒋之奇上朝询问,弹劾私通的事是否有实证?

蒋之奇当然拿不出任何凭据,只好实话实说,自己听领导彭思永说的。

神宗又问彭思永是否有真凭实据,彭思永同样拿不出。这一来二去的把神宗惹毛了,两个人都认定的乱伦通奸案,居然一丁点儿证据都没有就可以诬告当朝宰相?

彭思永被问急了,只好回答说这是他们谏官风闻言事,即使没有真凭实据,只要是在市井上听说了,就可以弹劾。

风闻言事诬告他人,简直毫无道德底线,怎么不去微博上写小作文呢?

风闻言事没有成为彭思永和蒋之奇的挡箭牌,两人被神宗下诏罢官贬出开封。

神宗还欧阳修了一个清白,而这一次的乱伦风波仍然给欧阳修带来了巨大的名誉污点,疲惫不堪的欧阳修再一次上梳辞呈,神宗再三挽留不住,终于同意欧阳修罢相离京。

治平四年三月,欧阳修离开了他任职多年的北宋首都开封,前往亳州(今安徽亳州市)任职,这一次,他不会再回来了。

欧阳修为官几十年,除了自己公正廉明造福国家外,还是个心胸宽广的官场伯乐,大力推荐了许多栋梁之才。

庆历君子们跟宰相吕夷简斗了那么久,后来吕夷简退休,儿子吕公着饱读诗书名气非常大,在一次探讨学问中给欧阳修留下深刻印象,欧阳修完全不介意当年跟他父亲的那些恩恩怨怨,向仁宗大力推荐吕公着,使得吕公着官拜阁臣,后来更是进一步位列宰相。

吕公着这还属于不太出名的,更出名的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也全都受到过欧阳修的提携,而这几个人又都有同一个标签:唐宋八大家。

除了为国举贤外,他一生学问着述也永远的留了下来,永远的造福着后人。

欧阳修任职阁臣时曾主持《新唐书》编纂、后来遭贬在滁州时又开始编纂《新五代史》,到皇佑年间成书,成为有宋一代唯一一部私修正史,以一己之力完善了五代时期的历史文献记录。

除了编修史书外,欧阳修还大力提倡古文运动,即仿照古人以抒发思想意境为主来书写文章,抵制当时盛行的骈文。

骈文我们都熟悉的,甚至都会背那么几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骈文讲究固定的文体,辞藻华丽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可问题是古往今来有几个王勃?谁能总是把内容和骈句结合的那么完美?

于是在当时就出现了一大堆的词藻优美却狗屁不通的文章,鱼与熊掌总归不能兼得,其实从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开始就在大力提倡古文运动,取消骈文的禁锢,仿照古人写文章,重内容不重文体的风气。

但一直到欧阳修这里,古文运动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突破,由于欧阳修杰出的学术水平和文坛领袖地位,加上一直倡导古文运动,在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中,主考官欧阳修慧眼识珠,录取了三名新科进士,分别是苏轼、苏辙和曾巩,三人又大力推广古文运动,终于扭转了骈文之风,让文学回归质朴。

欧阳修晚年退休之后不再过问政事,只是潜心研究起治学之道,在他晚年作品《归田录》中曾经讲了一出卖油翁的故事,入选了很多地方小学语文的教材:

有个名叫陈尧咨的人擅长射箭,号称举世无双,一次练习射箭时旁边一个老人眯着眼观看,似乎完全不以为意。

陈尧咨很诧异于是上前质问,老人告诉陈尧咨射箭射的准不过是练习的多而已,手熟而已。

陈尧咨很不服气认为老人狂妄自大,老人便取出一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个铜钱搁在葫芦口上,取瓢向葫芦中倒油,油穿过铜钱孔而过,等葫芦倒满之后拿掉铜钱,只见铜钱上未沾一滴油。

老人缓缓说道,我也没什么其他原因,只是联系的多,手熟而已。

陈尧咨恍然大悟,哈哈大笑。

熙宁五年七月,六十六岁的欧阳修病逝于颍州(今安徽阜阳)家中,君子斗争一生,终于长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