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何所有 > 辽金战争

辽金战争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何所有!

起兵反辽的第一站阿骨打选在了辽国东北的宁江州(今吉林扶余县东南),这里是辽国管理女真部落的第一线,拿下宁江州,可以从管理上切断辽国对女真诸部的一些联系,将所有女真人归于自己麾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阿骨打纠集了女真诸部所有兵马也只有两千五百多人,辽国宁江州守军具体数字不详,但远多于阿骨打的兵力。阿骨打进军路上遇到了辽国东北巡逻的渤海军,主帅耶律谢十一看女真军气势汹汹向州府进军知道来者不善,还没来得及围上去阿骨打这边已经率先进攻,两军顿时杀的不可开交。

女真军也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在阿骨打统一指挥下居然还争先恐后的往前冲。阿骨打弟弟完颜斜也不听指挥,冲到一半被阿骨打派儿子完颜宗干拉了回来,所率部众就这么一上一下把女真军的阵型给整乱了。

耶律谢十一看女真军阵型有乱深知机不可失,连忙拍马杀向完颜斜也退却的方向,女真军被撕开一道缺口。

对方要是趁势从缺口冲进来把女真军撕裂,那就没后面大金什么事儿了。关键时刻也是耶律谢十倒霉,坐骑脚下拌蒜一头把他给甩下马来,天赐良机到来,阿骨打顾不上骂弟弟,马上张弓搭箭,接连射中好几个过来救主帅的敌军,敌军再有往耶律谢十处靠近的全部被阿骨打射退,一时之间渤海军的攻势硬生生被阿骨打一人拦住。

趁着阿骨打在射下属,耶律谢十慌忙上马,又被阿骨打射中后背当场毙命。主帅一死,这帮渤海军军心大乱,阿骨打乘势号令全军全歼敌人,渤海军四散奔逃,阿骨打首战告捷。

一战而胜,阿骨打马不停蹄接着向宁江州城奔去,到了城东正好遇见辽军。宁江州是边防重镇,守军一半是渤海人士兵一半是契丹士兵,宁江州一把手不是别人,正是当年苦谏天祚帝防备女真的萧兀纳。

也是萧兀纳倒霉,天祚帝不理朝政,枢密使萧奉先愚蠢无能还狂妄自大不把女真人放在眼里,萧兀纳就算再想防备,手里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两军交战后渤海军战斗异常凶猛,打的女真军招架不住,可辽军中的契丹士兵却打到一半支持不住开始逃跑,好好的战斗突然跑了一半的友军,渤海军见势不妙只好跟着撤退,萧兀纳一看大势已去只好也一起跑路,阿骨打全军轻松占领宁江州城。

女真人第一次占领正规州县,当时就有人劝阿骨打建国称帝,但阿骨打审时度势头脑非常清醒,当下还不是称帝的时机,辽国依然强大,想要抗衡辽国,女真还需进一步壮大。

为了更进一步壮大女真,阿骨打做了两步安排,当时辽军与女真军作战的有很多渤海人,渤海军作战勇猛而契丹军却不堪一击,争取渤海人加入抗辽大军便是阿骨打的第一步安排。

渤海人与女真人同源同种,二者都是隋唐时期靺鞨族人,渤海人在南部属于粟末靺鞨,女真人在北部属于黑水靺鞨。唐末粟末靺鞨人建立了渤海国,辽国兴起后被阿保机攻灭,但辽国虽然攻灭了渤海国,在经济文化上却远不及原渤海国的繁荣昌盛,相当于一个落后民族征服了先进民族,再加上在渤海国故地推行的政策也不怎么得人心,渤海人的起义运动一直没停过。

既然本是同族,又都对辽国有敌意,那就容易争取,阿骨打派完颜娄室去招谕周边所有女真、渤海族群,完颜娄室不负所托,短短一个月内召集来大量民众,女真军兵力得到补充。

人口一多,管理就是问题,在阿骨打起兵之初,所有部落都是他从深山老林里带出来的旧部,他本人与各部之间小首领都很熟,指哪儿打哪儿只要发号施令就行了。可现在前来投奔的老百姓和士兵越来越多,仅靠之前那种亲朋好友熟人关系来管理根本行不通,阿骨打便把之前部落里用过的猛安谋克制度拿出来,推向全州,形成制度,固化管理。

所谓猛安谋克制度,非常类似于王安石的保甲法,多少人一保多少人一大保。阿骨打规定,所部百姓每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当时部下全民皆兵,军民不分家,猛安谋克既负责民政管理又担任军事长官。此后凡下达政令军令,阿骨打只下达给猛安,由各猛安传达给自己所辖谋克,令行禁止严格军事化垂直管理。

不要小看猛安谋克制度,但凡是能够用制度来管理部众的都是管理学大师,团队大了怎么样才能更高效的管理团队?为什么我党要搞三湾改编?为什么教员要把党支部建在连上?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带队伍要靠制度,不能全靠领袖个人魅力,山大王永远成不了大业。

阿骨打这边又是扩充队伍又是军制改革,辽国天祚帝那边好像啥事儿没发生一样。宁江州战败的消息传来时,这位爷正在庆州(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北)打猎,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大臣就提出,女真虽然弱小,但最近几年来从平定萧海里叛乱到攻占宁江州,实力眼见着日益坐大,必须要大兵压境斩草除根。

建议很中肯,可枢密使萧奉先却不觉得,当年头鱼宴上他就没把阿骨打放在眼里,现在阿骨打连宁江州都打下来了,他还没意识到威胁。给天祚帝建议,何必发大军征伐,小小女真部落,我们派东北边军一战而平就行了。

仅仅一州而已,天祚帝也没太当回事儿,就按枢密使的意思来安排吧,在东北边区集结辽军七千人屯兵混同江边,准备待时机成熟打过江去干掉阿骨打。

阿骨打当时兵力满打满算不足五千人,辽军在兵力上肯定是有着优势的,但问题是萧奉先太过轻敌,七千人的辽军有三千是奚王府的属军,两千人是中京的守军,还有两千是临时从各地征集来的散兵游勇。

奚王府属军还算能打,中京守军就类似于靖康之变时的开封禁军,战斗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临时征集的散兵游勇就更是一坨屎了。而且为了给家人争功,萧奉先派了自己弟弟萧嗣先任主帅,萧兀纳你不是很想保家卫国吗?上次打败了这次给你机会,安排萧兀纳跟着萧嗣先一起出征担任副将。

就这种配置,辽军能打赢才是出了鬼了。

萧嗣先领着这只杂牌军大摇大摆的来到混同江边驻扎下来,阿骨打高度紧张,立即率扩军后的全军三千七百人全数迎战。女真军星夜兼程趁夜渡江,到了早上天刚蒙蒙亮时候辽军发现女真人在渡江,赶紧杀过来想给女真军来个“击其半渡”。

当时阿骨打情况万分危急,本来自己兵力就不如辽军,而渡过河女真军还不足千人。但是没办法,打不过也要打,再怎么困难也要打,千余名女真军就这么跟辽军主力杀了起来。

也是合着阿骨打运势旺盛,眼看着就要被包了饺子的女真军突然从背后刮来大风,之前我们已经领教过多次大风决定占据的例子,这次也不例外。大风一起辽军眼睛都睁不开,过河的女真主力趁势急行军过河,包围圈里的女真军也是士气大盛,河两岸的女真军终于汇合,在混同江南岸的出河店发起全面进攻,辽军完全没法儿打只有溃退的份儿。

此战辽军多位将领战死,倒是主帅萧嗣先,一看大风来了打不过,丢下将士自己先跑了路,阿骨打率军追击,战后所获不可胜计。

大军打了败仗,理应问罪追责,而萧奉先害怕问责起来弟弟被砍了,就给天祚帝建议不要治败军的罪,否则他们在当地怨气上来了大肆劫掠又要成为国家的祸害。没想到天祚帝居然同意了,战败的全军上下一律从轻发落,萧嗣先仅仅被免了官。

打仗打输了,从来都是主将处以军法,其他军官各自降罪,跟基层士兵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对于基层士兵来说是真正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天祚帝兵将不分胡子眉毛一把抓,愚蠢的简直令人发指。

赏罚不分明极大的伤害了辽军的作战积极性,当时军中盛传,战则有死无功,退则有生无罪。就这士气这种氛围,谁还给大辽拼命,留着自己小命能活着就不错了。

可不管士兵怎么想,阿骨打不打不行,既然萧奉先的人不行,天祚帝就改派西北路招讨使萧敌里任主帅,萧兀纳再次任副将,统兵驻扎在斡邻泺(今吉林农安县西北),准备择机干掉阿骨打。

事实证明即使萧奉先不参与,天祚帝自己安排的将领照样不能打,萧敌里在斡邻泺驻军还没多久就被阿骨打派兵偷袭,全军死伤惨重,主帅萧敌里、副将萧兀纳双双被免职。

打了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这次斡邻泺之战期间辽军发现,女真军队居然在数量上头一次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派的出一万以上的兵力了。本来就士气低落,再加上连续打败仗,辽军中逐渐流传出一句可怕的预言: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接二连三的胜利给阿骨打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百姓和兵源,辽国东北的宾州(今吉林农安县)、咸州(今辽宁开原市)、祥州(今辽宁辽阳县)纷纷望风而降,阿骨打实力大增。

弱小的时候低调发育,强大起来之后必须高举高打,在手下人不断地劝谏下,阿骨打意识到机会来了。天庆五年正月初一,阿骨打正式称帝建国,以完颜部所处会宁州(今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为上京,改称上京会宁府。国号大金,改元收国,辽国天庆五年即位金国收国元年。

称帝当天阿骨打晓谕百官,辽国以镔铁为号,只因镔铁坚硬。但镔铁虽硬终将腐朽,唯有金不腐不坏。女真诸部世居之地盛产白金,族人崇尚白色,故取国号大金。

建国称帝,国号与辽国针锋相对,阿骨打抛弃了所有后路,誓要与辽国斗争到底。

建国后第一件事,是要拔掉辽国嵌到金国的一颗钉子,达鲁古城。

达鲁古城是黄龙府重要城池,辽军有重兵驻守,当时守军主帅耶律斡里朵、左都统萧伊苏和右都统耶律章奴共拥兵五万,金军打过来时并不惊慌,而是直接摆开架势迎敌。

阿骨打此次进攻倾巢而出。右军将领完颜宗雄率先进攻,打退辽军左军,接着左军进攻不力眼看着就要被辽军反推,阿骨打急令完颜宗雄回救左军,于是完颜宗雄绕道辽左军背后,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在正面率金军左军前后夹击,辽军左军也被打退。

辽军左右军全部败退,金军中军由完颜宗翰率领直奔辽军中军,完颜宗干率一支偏师在策应中军,辽中军再次不敌又被击败。

至此辽军左中右三军全部败退,金军此次战斗与以往数次战斗都不同,以往无论是偷袭还是借风还是怎么着,总有军队作战以外的因素,可这次与五万辽军完全是当面锣对面鼓的硬碰硬,金军占据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野战一举歼灭敌人,是真正的不可敌。

但是很有意思,拿下达鲁古城后,阿骨打并没有急着继续跟辽国开战,而是开始跟辽国议和。

牛逼的政治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能通过政治谈判争取来的利益就尽量通过谈判来争取,实在谈不下来的,也要用谈判来给自己争取时间和时机,换句话说就是忽悠对方麻痹大意,接着趁其不备打丫的。

天庆五年的金国虽然建国,可疆域仅有今天吉林省中部和辽宁北部一带,连当年的渤海国都远远不及,国力跟辽国相去甚远,战争打的就是国力,阿骨打深知硬拼还是打不过,当务之急他需要花时间消化国内新增的人口、整编新增的兵源。

于是在辽国不断的修书斥责阿骨打僭越之后,新生的金国回书一封,强调辽金平等,并且提出希望辽国交还战犯阿疏,并且把东北的军事重镇黄龙府迁走,这样两国才能和平发展。

阿骨打再提阿疏实在让人啼笑皆非,当年是完颜部把人家纥石烈部吞并了,结果人家首领跑都不准跑必须要回来向他臣服,在天祚帝看来这简直就是你们部落间小孩子打架,跟他堂堂大辽有什么关系,再说了,你们完颜部也好纥石烈部也好,归根到底都是大辽臣民,天子可不能拉偏架。

阿骨打把阿疏当作口袋罪给天祚帝往里套,天祚帝把阿骨打当作蝼蚁继续不当回事儿,引渡阿疏都谈不拢,更何况迁走黄龙府。

黄龙府总领辽国东北五州三县,金国领土都是原黄龙府下辖州县,有黄龙府在,东北的领土就有法理上的正统,黄龙府一旦迁走,也就意味着辽国正式承认金国政治地位,天祚帝就算再昏庸也不可能答应。

阿骨打打着谈判的旗号忽悠天祚帝,天祚帝就真跟阿骨打扯起来了,从天庆五年正月到八月整整八个月时间辽金两国罕见的不打了,来回派使者扯来扯去,愣是没扯出来一条和谈的结果。

天庆五年九月,辽国杀掉了金国的使者,宣布不再跟金国谈了。

这天祚帝不地道,两国交战向来不斩来使,你大辽也是号称天朝上国,咋就杀使者呢?

原因是阿骨打趁着和谈期间偷偷把黄龙府给打下来了。

辽金两国和谈期间,完颜宗翰和完颜宗弼俩人曾分别单独给天祚帝上疏,自称女真边陲小国不堪一击,求天朝速来惩戒。看似示弱实则挑衅的上疏让天祚帝非常愤怒,调兵遣将准备将金国彻底剿灭。

没想到阿骨打已经率金军先行一步,直奔守备空虚的黄龙府。由于达鲁古城之战后,辽军在黄龙府一带兵力已被金军几乎全歼,黄龙府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守军,金军一来没怎么攻打黄龙府便开城投降。

形势岌岌可危,天祚帝再也坐不住了,下诏御驾亲征,辽军两路合围金国。

其中一路天祚帝亲率,以枢密使萧奉先为先锋官,败将耶律章奴为先锋副将统领先锋两万人、围场使耶律张家奴为中军主将统领蕃汉军十万共十二万从骆驼口(今农安县南部)向东进军。

另一路由都点检萧胡睹姑任主将、枢密直学士柴谊为副将率汉军三万从宁江州南方向北进军。

按照正常行军计划,两路辽军应该一路打进宁江州会师,然后从宁江州再往深山老林里打,把阿骨打赶到混同江里摸鱼或者赶到山上挖人参,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辽军气势汹汹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辽国内乱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