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烈歌 > 第三章 小考

第三章 小考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烈歌!

姜毅用完早餐回到自己的小院,让清荷自去忙碌,而自己坐在书房内开始发呆,盯着眼前的论语瞎想,“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如果是前世,面对各种课本,老师告诉你学习后经常复习,不是也很快乐吗?

很多小朋友包括以前的姜毅也是会真心想回答老师,宝宝真的不快乐,不想复习,想出去浪~~

而姜毅现在倒是挺快乐的,也不知道是穿越的福利,还是带着成年人思维的原因,姜毅如今记忆力超强,认真熟读一遍后不敢说倒背如流,但正着背还是可以的......

起先姜毅也不敢过多暴露自己的异常之处,而是随着年龄长大有计划的显示自己的天赋,二岁开始表达出对书本的爱好,四岁启蒙,不久就能熟读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表现出来的聪慧让姜父姜母尤为开心,毕竟父母都希望有个聪明的孩子。

尤其前两年开始,姜父见姜毅能读论语、大学等书,考察一番发现姜毅竟能记忆背诵全文,未经教授对书文也能有自己的理解,比自己小时候还要聪明。

所以之后这段时间就惨了,姜父经常为其讲解其中含义,试着将一些章句集注教授于他,就像前世体育课被数学老师占用了一样,挤占他的时间,而姜毅也是表现的可圈可点。

这让姜父喜不自胜,将来子承父业,祖孙三代一门三进士也不是没可能啊!

而姜父不知道的是,姜毅更多的时间是放在看一些杂书上,古本杂记,有什么看什么,毕竟这是明代,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手机,姜毅还小除了这些还能看些什么......

正午过后,顾宪成、顾允成兄弟与同乡高攀龙一同到姜府,高攀龙也是去年辞官归乡,目前与顾氏兄弟一样在乡中讲学。

“仲文兄,攀龙未请自至,望不吝茶水啊!”高攀龙笑道,

“存之贤弟哪里的话,愚兄家中别的不多,茶水管够,哈哈哈~~”姜父笑着迎三人入内。

姜父与三人前往内院茶室分宾主入座,便有侍女将准备好的糕点摆放齐整,开始煮水沏茶。

“仲文贤弟,愚兄与允成昨日在申府中不便于你叙旧,今日恰逢存之,便一同前来,实属叨扰。”顾宪成开口说道,

“叔时兄说的哪里话,二位兄长与存之贤弟能来看望,永盛感激不尽!”姜父回道。

“自去岁世亭公仙逝,攀龙与兄长一别年余,今观兄长眉间仍有忧色,二位兄长亦时长提及挂念兄长,万望保重身体!”高攀龙关心道。

“谢二位兄长与贤弟挂念,先父过世一年有余,然逝者已矣,先父亦常道,耄耋之龄,身无痛楚,儿孙在侧,乃世间幸事也,弥留之际劝永盛不要伤感,然念及先父往日教诲,难免有些神情外露,倒让诸位担心了!”

“仲文兄,世亭公乃仁慈长者,必不忍兄长如此伤神!”

顾允成平时沉默寡言,此时也在一旁劝道。

姜父和顾允成的互称有点绕,其实两人同岁,顾允成月份还早一些。

但姜父和顾允成的兄长顾宪成是同科进士,比他早两科,且很佩服姜父为人。

于是姜父和顾允成互称对方为兄长,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谢叔时兄挂念,近来永盛无事,在家教导犬子读书,倒也好些了。”姜父答道。

“呵呵,倒是很久没见到毅儿了,可还是那么小大人儿一样,稍后可得叫他前来,让为兄好好瞧瞧。”说起姜毅,顾宪成颇为开心。

“这小子倒是和往常一样,还是那么让人无奈!”说到儿子,姜父也是为之骄傲,说罢邀请三人饮茶,并让侍女带姜毅带到茶室来。

“仲文贤弟,昨日申大人邀请你,可是为了朝堂之事?”顾宪成率先问道,

“没错,申大人邀我丁忧之后,仍归户部任职,但愚弟已无心官场,婉拒了申大人的邀请!”姜父随意回道。

“申敬中贵为前首辅公子,如今不过四品太仆寺少卿,还未进六部入内阁,倒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如今就开始为将来筹谋了!”

高攀龙不屑道,对这个靠父亲权势得中进士的公子哥,高攀龙说起话来向来是不客气。

“存之,在外人面前切不可如此言语,传入他人耳中,申阁老颜面需不好看!”顾宪成劝道。

“可存之说的没错!”

顾允成在一旁补刀,顾宪成无奈的看着弟弟,心想你平时不说话,这时候非要来一句,恨不得立刻缝上这厮口无遮拦的嘴。

“叔时兄,申大人邀请二位也是如此打算?”姜父生怕兄弟二人吵起来,忙岔开话题,

“没错。”顾允成崩出俩字,喝口茶便不再言语。

“申敬中确有此意,然我二人复职又岂是他所能左右的!”

好吧,顾宪成其实也不是善茬,实际上也是满肚子的不屑。“况且,我兄弟二人,如今也是无心朝堂,唯讲学矣。”

“呵呵,看来只有愚弟是来苏州闲逛的,申敬中可从来没找过我!”高攀龙笑道。

“哈哈,存之说笑了,你多次对人言其不堪,他申敬中莫不是傻的,难道自己找上门的让你指着鼻子骂?”

顾允成忍不住了,姜父和顾宪成也是无奈的看着高攀龙,四人互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诸位兄长,如何看待近日与倭国议和之事?”高攀龙喝口茶问道,

“存之,汝有何看法?”顾宪成问道,

“自倭国侵占朝鲜以来,朝中议论纷纷,朝鲜历来我大明藩属,自当发兵讨之,然李如松先胜后败,石兵部亦是出尔反尔,先战后和,首辅大人竟也赞同议和,简直是丧权辱国!”高攀龙愤愤道。

“议和之事也实属无奈,顾某虽曾弹劾过首辅大人,但此事还是赞同的,如今国库空虚,不复万历初年情景,首辅大人与石兵部恐怕也是无以为继。”顾宪成道。

“石兵部为人刚毅,平定宁夏哱拜之乱有功,初始也坚定讨伐倭国,如今改弦易辙,与首辅大人商定议和,必定是朝廷不堪其负。”姜父也是劝道,顾允成则是沉默不语。

“这......攀龙还是咽不下这口气,我巍巍大明,何以如此地步,与宵小之国议和!”高攀龙拍腿长叹。

就在众人谈论间,姜毅随着侍从走到茶室之外,整理一下衣裳,让侍从入内禀告。

得到姜父许可,姜毅步入茶室,只见四人相对而坐,其中两人前几年也见过数次,日后鼎鼎有名的顾家兄弟,另一人年轻些却是印象不大了,只记得去年祖父过世时见过一面,但不知是谁。

“小侄姜毅见过诸位叔伯。”姜毅上前施礼道,

“毅儿,两位伯父你已见过多次,这位是为父好友高攀龙,亦是你顾伯父同乡,今后当以世叔待之!”姜父向自家孩子介绍道。

嚯,也是名人啊,现在和你们一样是失败者联盟啊,可人家后来又发达了,可惜结局不太好,姜毅心里想着,忙上前施礼,“侄儿姜毅见过高世叔”。

“贤侄免礼,叔父与汝初次见面,此乃叔父随身携带玉佩,如今赠与侄儿!”高攀龙解下随身玉佩道。

“侄儿谢过叔父!”姜毅施礼接过玉佩,心想又攒一玉佩,姜毅有些哭笑不得,自己获赠的玉佩都快塞满一个小箱子了。

“毅儿,最近读了些什么书?”顾宪成见叔侄二人见礼完毕,笑着问道。

“侄儿最近在读论语,大学等,还有一些杂书。”姜毅回道,

“学而时习之,此乃常理,吐故纳新亦可,然杂书需少费些精力。”顾宪成告诫道。

“是,侄儿晓得了!”姜毅表情严肃的随口回道,反正过后我读什么你也不知道。

“叔时兄,愚弟恰好有一事相求,万望兄长成全!”姜父趁机说道,

“哦?仲文尽管道来。”

“犬子如今已七岁有余,但至今未有名师教导,永盛望兄长能允许犬子拜你为师!”

“这......”顾宪成看了自己弟弟一眼,“愚兄知毅儿聪慧,贤弟所言,亦是吾所愿,就是允成前些日子与某闲话,欲收毅儿为徒,如今吾兄弟二人皆有此意,不过允成先和为兄开了口,倒是不好夺允成收徒之念......”顾宪成无奈道。

姜毅更无奈,老爹你这也没提前打招呼啊,拜师这么大的事情不先问问我的意见吗?

好吧,封建社会小孩子没有人权,不问也正常,您老开心就好。

“此番前来也是想毅儿的年纪该学习制艺了,仲文兄必定要选良师教导,允成虽不才,仅中榜末,但有信心教好毅儿!”顾允成诚恳道。

“季时兄严重了,永盛如何不晓得兄长的学识为人,犬子有幸拜师贤昆仲任何一人,都是他的福气,毅儿,还不快过来拜见师尊!”

姜父见顾允成收徒之念甚强,反正以他兄弟二人的学问,拜哪一个都可以,顾允成虽然科举名次不高,却有其他缘故,可不是学问不够,于是转头对姜毅说道。

“不,我兄弟二人各有所长,让他自己选。”顾允成回道。

“诸位兄长,莫不如这样,先让小弟考考贤侄如何?”高攀龙笑道,

“哈哈~~也好,让你也见识一下小神童的厉害!”顾家兄弟同声说道,

“那好,毅儿,既然你已熟读论语,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何解?出自哪一篇?”

“孔子说,君子通晓大义,小人只懂小利,出自论语里仁篇。”这也太简单了,姜毅轻松答道。

“上一句?”

嗯?姜毅被闪了一下腰......

擦......一般不是考下一句的吗?上一句什么鬼,这高攀龙不按套路出牌啊......

姜毅暗自腹诽,想了想答道,“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何解?”

“孔子之道以一个根本之道贯通,乃忠恕之道,忠,忠君爱国,更是强调内心的真诚,恕,将心比心,己之所欲,推之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嘶......”高攀龙拽下一根胡子,看向姜父,有点儿夸张的说道:“仲文兄厉害啊,攀龙此等年纪也就是习文练字而已!”

姜父看着自己儿子,也有点懵,这些好像我还没教啊!

顾家兄弟互视一眼,这高存之怕不是有想法啊!

收徒这事儿和你没关系,想抢可没门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