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战无歌 > 一百六十四,天恩浩荡

一百六十四,天恩浩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战无歌!

一百六十四,天恩浩荡

“很好。”袁祎之满意地点点头,赞许道:“我儿干得不错,辛苦了。”

袁良很少听到父亲这般直面夸奖,脸上微微动容。

他抬头看着父亲花白的须发,眼眶微微发红。

袁祎之盯着墙上的地图,背对着袁良问道:“阻船桩打了多长?”

袁良轻轻呼了口气说道:“二十余里。

他们想要将这些木桩拔完,将河道清理出来,起码需要两个月。

到那个时候,我们大局已定,再挥师西进,将它们围歼在巴陵境内。”

“如此便好。”袁祎之说道:“你出的这个主意确实不错,他林玄与司马卓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打造了那么多战船,此计一出,那些通通成了摆设。”

袁良哪里受过父亲这般夸赞,心脏咚咚狂跳,原本苍白的脸也变得红润起来。

袁祎之盯着地图,思索良久。

袁良站在他的身后,挺身而立。

袁祎之轻轻呼了口气,回身,坐在了胡床之上。

看着下手一帮将士,轻声说道:“到时候了,我们动手。”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一众将士激动不已,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深秋已至,整个江南陷入一片阴寒。

萧瑟的建康城内,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

阴冷的宫城,天上阴云密布,似晴非晴,似雨非雨。

昏暗的养心殿里,司马卓裹着胡毯,蜷缩在龙椅之上,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章。

在这些奏章里,他发现一本奇特的地方上书。

满篇不说一件正事,竟是些胡言乱语。

说大晋连年兵祸,天灾不断。

他夜观天象,荧惑守心,紫微隐于太微,这是天要易主的迹象。

请天子加封袁祎之为大将军,并加九锡,以顺天时。

司马卓将那封奏章合起来,轻轻放在一边。

喝多了写的奏章吧,等我回头再收拾你。

他继续批阅了一会儿,又从中找出一本,与之前那人说着同样的话。

司马卓皱起了眉头,感觉有些异样。

将这封奏章与前一封叠在一处,推向一旁。

他在奏章中继续搜寻,果不其然,一共发现了十八本,都说着一模一样的话。

这些奏章具有地方的,也有朝堂的,地方的大部分来自郢州,而朝堂的这些,大多出自廷尉府与吏部。

司马卓终于琢磨过味儿来。

袁祎之还真想要篡夺天子之位啊?

司马卓将那十几本周章看了一遍又一遍,脑袋嗡嗡作响。

又被林玄严中了,袁祎之不只要兵权,还要当天子。

他要篡夺我大晋江山。

司马卓立马吩咐传旨太监通知尚书令,召集群臣来养心殿,并嘱咐他,不要叫吏部尚书朱奔和廷尉府的人。

尚书令带着朝臣匆匆赶来。

司马卓将那一摞奏章通通扔给他们,“你们自己看。”

众人一眼便知什么情况,吩咐愣住了

常中书高声叫道:“袁祎之想要谋反,我大晋江山社稷已经多半毁于他手,他大权独揽拥兵自重还不知足,竟想谋逆篡位,大逆不道。”

他黑着脸,抬头看着天子,朗声叫道:“请陛下通令全国,发兵围攻江夏,缉拿袁氏父子,诛灭袁氏九族,铲除祸根,以正视听。”

身后响起稀稀拉拉的声音,“请陛下早作决断,下令诛灭袁氏。”

常中书回首看向众人。

只见附和者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沉默寡言,低头不语。

他身旁的尚书令眉头紧锁,眼中寒光四射,看着天子不说话。

司马卓站起身,走到了常中书的面前,轻声说道:“中书大人,你也知道,大晋兵士几乎全在袁祎之与常止的手里,可常将军被魏军压着,无法脱身,你让我去哪里调兵?”

说完他又扫视众人,高声说道:“大晋上下,我能调动的兵力就这京城这两万御林军,你们,说咱们怎么办?”

众人噤若寒蝉,没有一个人敢吱声。

他们甚至连呼吸都尽量压低,担心闹出响动,引来别人的注意。

常中书说道:“陛下,林玄离京的时候,提醒陛下封堵江面,防止袁祎之顺江而下,不知此事可有落实?”

司马卓摇摇头,“长江乃是我大晋朝的重要的粮道,若将它封堵,我建康岂不是变成了一座死城。”

“可这是延缓袁祎之东下健康的最好办法。”

司马卓叹了口气,仰着脖子看着房顶,无力地说:“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说完,他又看向一言不发的尚书令,“尚书令大人,你有何高见?”

尚书令胡须微微一抖,总算开口。

“荆州林玄与陛下相交莫逆,而且兵强马壮。

最近听人传言,林玄正在操练水军,陛下。”尚书令躬身,朗声说道:“我以为,可以加封林玄为骠骑将军,统领西府军。

然后令他率兵东进,攻击江夏。”

司马卓等的就是这句话。

尚书令这个老奸巨猾的老头,有洞察人心之能。

要不然他能在这个位置上稳坐十几年。

这种替皇上说话的本事,是任何人都学不来的。

天子感激地看他一眼,抬头看向众人,提高嗓门说道:“诸位爱卿,意下如何?这是唯一的办法了。”

有人轻声附和,“也只能如此了。”

说话的人三三两两,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

司马卓轻笑。

你不支持我可以,但你别反对我,我要的很简单。

他知道,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算盘,不可能所有朝丞都与常中书一样,明火执仗反对袁祎之。

他们只想明哲保身而已。

倘若袁祎之真的杀进京城,这种态度也算是投靠袁祎之的筹码。

司马卓并不责怪他们。

国力衰微如此,除了自己,能怨得了谁呢?

“好。”司马卓收回目光。

他看向常中书,“中书大人,你亲自起草敕令,加封林玄为骠骑将军,郢州刺史,持节都督荆,雍,郢三洲军事,令他即刻率军东进,斩杀袁氏父子。”

众人吃惊不小。

天子这是把大晋的一半家底都给了林玄啊。

如此恩宠,也就前朝的刘大将军了。

?

?

?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