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启一九八七 > 第355章 道别

第355章 道别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启一九八七!

十分钟后,丁志远见到了考察团的团长倪洪斌。

既然从一开始就装香江人,那就来个一镜到底。

“倪先生,雷猴。”丁志远站在走廊里,也算是出来迎接了。

倪洪斌握着他的手用力摇了摇:“丁先生,你好你好!上午让你受惊了!”

丁志远笑着道:“好在有惊无险,倪先生,这位是我夫人,我也是昨天才知道她和许小姐是同学,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是啊,有缘千里来相会,丁夫人,你好!”倪洪斌跟尹爽握了握手,然后看向文质彬彬的陈鸣,“这位是……。”

不等丁志远开口,陈鸣笑着道:“倪司长,你好,我是丁总的秘书,陈鸣。”

倪洪斌惊讶道:“陈先生普通话蛮好的嘛。”

丁志远道:“陈先生之前是南京大学的教授,也是通过我夫人才有幸认识的。

我和陈先生一见如故,三顾茅庐,邀请他担任我公司旗下政策研究室的主任。”

“原来是陈教授,失敬失敬!”倪洪斌按捺住内心的震惊,跟陈鸣我了握手,“陈教授以后还回南大吗?”

陈鸣摇摇头道:“不了,年初的时候我就辞职了。”

“陈教授真是好气魄!”倪洪斌更加震惊,南大的教授说放弃就放弃,这位丁先生的政策研究室就那么有吸引力?

“倪先生,请!”丁志远做了个请的手势。

“丁先生,请!”倪洪斌连忙谦让道。

来到客厅,又是一番谦让落了座。

寒暄了一会儿,倪洪斌问道:“丁先生这次来莫斯科有何贵干?”

丁志远看了一眼富态端庄的尹爽,道:“我夫人是学俄语的,正好闲着没事儿,就陪她来莫斯科游玩。

没想到这么不巧,昨天刚到,今天就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倪洪斌苦笑道:“小许是知道的,我们一行人本来想今天在莫斯科休息一天,明天回国,没想到……,唉!”

丁志远好奇问道:“倪先生这次来苏联考察,都去哪了?考察什么?”

倪洪斌道:“我们先后考察了新西伯利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车里雅宾斯克、伏尔加格勒四个州,后来又去了圣彼得堡、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走访了几十家基层工厂和企业。”

陈鸣道:“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我上个月刚从伏尔加格勒州回来。

在伏尔加格勒铝厂考察了三天,倪司长有没有去铝厂看看?”

“去了。”倪洪斌缓缓地点点头,“伏尔加格勒铝厂的形势不容乐观,工人流失严重,生产停滞,浪费严重,实在是触目惊心。”

丁志远和陈鸣对视一眼,道:“倪先生,陈教授说起这家铝厂,也给出了‘触目惊心’的评价。”

“哦?是吗?”倪洪斌大笑,“陈教授,咱们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陈鸣趁机询问了倪洪斌他们考察的情况,后者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两相对照,陈鸣对苏联工业的现状以及目标企业的困难了解更深了一层。

不过,现在还不是摘桃子的好时机,一定要有耐心。

看看时间,丁志远道:“倪先生,不嫌弃的话,一起吃个便饭吧。”

“我请我请。”倪洪斌大包大揽道,然后给许琳使了个眼色,“小许,你去通知王秘书,让他安排一下。”

丁志远道:“倪先生,来者是客,只是一顿便饭而已,你就不要客气了。”

倪洪斌也不矫情:“好吧,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说是便饭,可丁志远请客,怎么会简单了呢。

加上许琳,一共五个人,却准备了满满一桌子菜,都是苏联名菜。

“哎呀,丁先生,太让你破费了!”倪洪斌是见过世面的人,自然看得出丁志远这顿饭都是满满的诚意。

丁志远笑道:“倪先生,不要客气啦,出门在外,都是朋友的啦。

来来来,倪先生,许小姐,请!”

第二天上午,天空下着小雨。

陈世亮从大使馆出发,驱车来到市中心采访、了解最新动向。

当车子行驶到库图佐夫大街尽头,通往白宫的桥头已经被路障挡死。

白宫上空飘着一只炸弹形的硕大气球,气球下悬挂着俄罗斯联邦国旗。

路障外停着7辆塔曼摩托化步兵师的t-72坦克。

陈世亮看着坦克上插着“白蓝红”三色旗,不禁困惑不已。

这种旗帜是原先俄罗斯资产阶级掌权时候的国旗,怎么插在了坦克上?

还有,坦克炮怎么不对着叶利钦的大本营白宫,反而对着白宫外?

陈世亮用两瓶二锅头买通了一个坦克手和一个守街垒的士兵,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两人的回答大同小异,这些坦克已经投入到了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麾下,加入了保卫白宫的队伍。

陈世亮一听这话,心里仿佛一万头草泥马奔涌而过。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他娘的连枪杆子都倒戈了,紧急状态委员会的那些人恐怕凶多吉少!

他告别两位苏联小伙子,开着车从第一道街垒缝里钻过去,过桥来到白宫。

白宫四周有五六辆坦克、几十辆步兵战车、装甲车和军用卡车。

然而,这些大杀器却没有一丝杀气腾腾的样子,战车炮口上插满了鲜花。

几个姑娘披着军大衣坐在坦克炮塔上,同坦克兵勾肩搭背,甚是亲热。

不断有外国人和小企业主给军人送“万宝路”香烟、冰淇淋和稀罕品罐装的进口啤酒。

“达瓦里希,现在什么情况?”陈世亮艺高人胆大,来到坦克前询问车上的人。

一个中年女教师从坦克上跳下来道:“昨晚10点左右,阿嘉耶夫少校率领5辆坦克投到了叶利钦一边。

今天早晨6点,塔曼师又有50辆坦克战车倒戈。

而且列别德少将的空降兵团也站在我们这边。”

陈世亮找了一圈没找到军官,于是又问了几名坦克兵,他们都证实了女教师的话。

他感到形势不妙,赶紧找了部公用电话,把这一最新情况传回大使馆的新华分社。

挂了电话,陈世亮想了想,又拨通了陈鸣的电话,把刚才的情况简单说了一遍。

“老陈,谢了!回头请伱喝酒!”陈鸣暗自庆幸,昨天分别时,以车费的名义塞给陈世亮一千美元,这不今天就起大作用了!

陈世亮道:“我打算再去红场看看,有消息再联系。”

“好的,老陈,注意安全!”陈鸣挂了电话,转身对丁志远道,“丁总,已经有三股势力倒戈向叶利钦效忠了。”

“越来越有意思了。”丁志远举着望远镜,透过雨幕望着红场方向,“老陈,你说紧急状态委员会能坚持多久?”

陈鸣扭头看着他:“你觉得他们会失败?”

“民心向背,叶利钦虽然是个酒鬼,但掌握了人心,对面想翻盘,难!”

“是啊,民心向背,这四个字看似简单,可有多少英雄豪杰栽在了这上面?”

混乱一直持续到22日,戈地图从克里米亚度假地返回莫斯科,史称“八一九”事件以失败而告终。

紧急状态委员会的成员,被捕的被捕,自杀的自杀,相当惨烈。

丁志远看着报纸上一个个陌生的名字,似乎能感受到他们这些天的挣扎、愤怒、无助和绝望。

崇祯皇帝当年站在煤山上,应该也是这种感觉吧?

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

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

“丁先生,忙呢?”许琳现在已经成了这里的常客,保镖们知道她是夫人的朋友,所以她是唯一一个可以在四楼畅通无阻的外人。

“许小姐来了。”丁志远从报纸上抬起头,“忙什么?随便看看报纸。”

许琳走近后发现他看的竟然是俄文报纸,不禁纳闷道:“丁先生看得懂?”

丁志远笑道:“许小姐忘了?我夫人就会俄语,耳濡目染之下,我多少也学了点。”

“丁先生真是尹爽的好学生,她人呢?”许琳无意中的一句玩笑话,却瞎猫碰着死耗子,猜中了丁志远跟尹爽的关系。

丁志远往卧室里看了一眼道:“这几天担惊受怕,没睡好,补觉呢。”

“哦。”许琳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丁先生,我明天就要去回国了。”

“哦?”丁志远挑了挑眉,“许小姐是专程来向我夫人道别的吗?”

许琳用力抿了抿嘴唇,犹豫了一下,鼓足勇气道:“不,我是专程向你道别。”

丁志远笑了笑道:“许小姐,你的好意我心领了。”

许琳觉得自己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他居然如此不解风情,不禁又羞又急。

明天一早她就要启程离开莫斯科,如果不抓住这次机会,还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见,甚至可能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往前一步是天堂,今后她将会像尹爽一样,过上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

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别墅、小轿车、佣人等等应有尽有。

所以,来之前她就下定决心,今天无论如何也要拿下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