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渊天 > 第1442章 一号卫星

第1442章 一号卫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渊天!

十七世纪,华夏徐光启明朝出版《崇祯历》,其中的星录是当时华夏较完备的全天恒星图。

十七世纪,华夏徐光启在明末第一次使用望远镜观测天象。

1645年,华夏采用西方的数据,修订《时宪历》,即夏历。这是我国历法的第五次改革。

1647年,德国赫维留刊布第一幅比较详细的月面图和每月每天的月相图。

1655年,荷兰惠更斯发现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这也是太阳系迄今所知的第二大卫星。

1659年,荷兰惠更斯发现土星的光环。

1666年,法国卡西尼发现火星和木星的自转。

1667年,法国建立巴黎天文台。

1671年,法国卡西尼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八。

1672年,法国卡西尼发现土星的一个卫星——土卫五,并首次测定太阳和地球的精确距离。

1675年,法国卡西尼发现土星光环里有一个环形狭缝。

1675年,英国建立格林尼治天文台。

1678年,英国哈雷编成第一个南天星表。

1684年,法国卡西尼发现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三和土卫四。

1692年,英国牛顿从机械力学体系出发,提出“经典宇宙学说”。

1693年,英国哈雷发现月球运动的长期加速现象。

1705年,英国哈雷发现第一颗周期彗星,并预言其周期为七十六年左右,后得到证实。

1712年,英国弗兰斯提德编制了一个大型星表。

1716年,英国哈雷提出观测金星凌日测定太阳视差的方法。

1718年,英国哈雷发现恒星的自行,证明恒星不“恒”。

1725年,英国布拉德雷发现光行差,这也是地球公转运动的一个明证。

1729年,法国布盖发明光度计,用以比较天体的亮度。

1745年,提出太阳系由彗星碰撞而产生的灾变学说。

1747年,发现地轴的章动现象。

1749年,建立岁差和章动的力学理论。

1750年,首次提出银河是天上所有星体组成的一个扁平系统,形如车轮。

1752年,第一次用三角方法测量月球和地球间距离。

1753-1772年,编制详细的月球运行表,首次创立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精确理论。

1754年,提出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变慢和太阳系毁灭的假说。

1755年,发明用观察月亮和恒星的角距来测定海上经度的方法。

1755年,《宇宙发展史概论》问世,提出星云的凝聚形成太阳和行星的假说。

1760年,提出光度学的基本原则,开始诞生“光度学”。

1761年,提出无穷等级的宇宙结构,用以说明宇宙在空间上的无限性。

1767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开始出版航海历书。

1772年,发表行星排列距离的定则。

1781年,发现天王星。

1781年,刊布第一个星云表。

1782年,编制第一个双星表。

1782年,测定大陵五变星的光变周期,认为光变原因是有一颗暗伴星围绕着它运转而周期地遮掩它造成的。同时还发现两颗新变星。

1783年,发现太阳系整体在空间的运动,并首次定出向点和速度,证实太阳也有自行。

1785年,用统计方法研究恒星的空间分布和运动等,得到第一个银河系结构的图形,产生了恒星天文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