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之咸鱼她躺赢了 > 第647章 女皇子23

第647章 女皇子23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之咸鱼她躺赢了!

当然了,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了,人口的事暂时还不用担心,至于套套就更不用想,因为,这个世界的工业连个萌芽都没有,她现在需要开设新式学校,转变科举的方法,要不然没这方面的人才,工业也搞不起来啊。

好在她现在在朝中能说得上话了,所以开办新式学校,为自己办的各个厂子输送人才,在朝上还没引起太大波动。

当然了,主要是,她没一刀切,让科举马上停下,而只是说,自己的银行、水泥厂、皇庄等地方,都需要人才,光靠宫女太监不够用,需要开设皇家学校,另培养一批人才,那些大臣们根本不知道琳琅这样做,会对科举造成什么影响,自然不会反对,反正那些人读了书,进的是皇家的厂子,跟科举不一样,那就随琳琅弄呗。

这个新开设的学校,老师也是现成的——这些年琳琅在宫里开设学校,教宫女太监识字,学习她需要的知识,不少人通过考核,是能做老师的,所以当下在皇家学校建成后,便派到这个学校里,教授各科知识。

皇家学校跟后世的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不一样,为了尽快有人才可用,当然了,主要也是现在的知识体系还不多,没那么多可学的,所以只设了小学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大学三年(大专两年),一共十年。

一般学了五年,也就是初中毕业后,就能被琳琅招去一些地方做事了,高中大专大学等,自然就能胜任更多岗位了。

目前皇家学校只在京城和周围几个州城有,之所以这样,倒不是琳琅钱不够,琳琅现在钱够,但人手不够,能供应京城和周围几个州,算不错了,所以琳琅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老师,等老师够了,就能在大燕所有地方开设学校了。

等所有地方都有学校了,人才也就够了,到时就能推动工业发展了。

学生数量倒是不用担心,还是有人送孩子过来读书的。

虽然稍微有点钱的人家,还是送孩子去科举,但那些供不起科举的人家,就会供孩子来皇家学校,读个五年,就能去皇家银行等地方上班了,收入相当不错,所以大家都是愿意的。

皇家银行等地方,存在了这么多年,大家已经了解它了,知道在那儿工作,收入不错,所以谁不想去呢。

读书也是读得起的,这些年,琳琅在不停地基建,不知道多少人,因为琳琅的基建,存了些钱,不少人除了开支,甚至在银行有十万以上的宝钞,一年光利息就有六千——不少人都是存三年以上的,利息较高。

一年什么都不用做,光利息就有六千,这是以前的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要知道之前,一年哪里存得下六千文(宝钞跟之前的铜钱,差不多是一文一元),每年除掉开支,不借债,能存一点点,都算不错了。

现在呢,不提每年赚的钱了,光是利息也能给他们发六千块,比以前辛苦做一年,存的钱还要多,大家都觉得,这几年的日子,过的像做梦一般,不少人就会给琳琅上香,让菩萨保佑琳琅这个皇帝多活一点时间,让大家的好日子能久一点,古代人就是这样,碰到好皇帝,他们就觉得是烧高香,所以自然盼着好皇帝要活的久一点,免得换上了不好的皇帝,日子要不好过了。

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要是路和城墙全修好了怎么办,到时可就要没地方赚钱了啊。

其实老百姓根本不用担心,现在琳琅修的,是连接京城到各州、州与州、州与府、府与府、府与县之间的路,等这些全修好了,那就修县到县、县到镇、镇到村的路呗。

全修好了也不怕,最开始修的路应该坏了吧,重新修更大更好的路呗,有的是事情让大家做。

更何况,到时可能工厂也要出现了,让大家进工厂赚钱呗。

总会有事情做的。

倒是大燕这边这些新的变化,对周围一些邻国,产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影响。

不提其他地方,便是对北边的胡人,也产生了一些奇怪的影响。

却说北边胡人,一直以来,都是有派探子,在还没攻破的城池里打听消息的。

这些探子,当然是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因为看到了大燕这边繁华就会沉沦,毕竟只要攻破了大燕,到时这边所有的人财物,都是他们的,所以他们怎么会沉沦呢。

看大燕这边繁华他们的确不会沉沦,因为大燕那些有钱人过的好,普通人又不会过的好。

他们可是看的清清楚楚的,那些普通人过的可苦了,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吃都吃不饱,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要不是他们那边是苦寒之地,比大燕这些人还更可怜,要不然,真看不出来这些人比他们好到哪儿去。

而他们是普通人,所以就算来了大燕这边,他们这样的人,也不会过上多好的日子的,所以他们有什么沉沦的,还不如将大燕打下来,那么多财物,他们胡人人少,分一分的话,大家才能发达呢。

但……最近几年,大燕这边似乎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变化。

几年前,大燕朝廷从北方这些还没被破的城池里招人去前边建棱堡,还有修水泥路。

一开始人们不敢去,怕被拉到了前头当了炮灰,但等第一批人赚了很多钱回了来,之后再招,报名的人就成堆了。

这些奸细,得到了命令,让他们去了解棱堡和水泥路,也跑去报名了。

大燕的人不知道是不是傻,竟然也不怎么调查他们的来历,只要报名,看样子不是胡人的样子,而是像大燕的人那样打扮,就同意他们过去参加建设了。

这些奸细抱着要搞清楚棱堡是怎么建的,水泥是怎么做的想法,跑去参加建设。

但……几年下来,这些奸细,除了银行里存了二三十万宝钞——银行也开到了边城,而他们之所以有这么多钱,是因为工地上包吃包住,根本不用花钱,所以这钱可不是存了下来——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这棱堡是怎么建的,水泥是怎么做的更不可能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