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木匠皇帝之崛起 > 第235章 大明贤达

第235章 大明贤达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木匠皇帝之崛起!

第二天,天启皇帝召见顾秉谦和朱延禧,商议设立大明贤绅称号之事。

昨天晚上,帝后二人除了交流感情外,又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比大明贤绅更高一级的,就是捐助金额在五万两银子以上的,授予大明贤达的荣誉称号,除了拥有大明贤绅的待遇,还增加了参政议政的权力。

每年春节过后,省一级官府将召开官府工作报告会议,由省布政使向会议代表报告去年全省的全面工作,并且对今年的工作作出工作计划。

而每一名大明贤达,可以成为会议代表,对官府工作作出评论,还可以对官府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至于官府是否接受采纳他们的建议,则另当别论。

但是,每一名大明贤达具有直接给内阁和皇帝上书的权力,任何地方官员不得阻拦或阻止。

从另一层面上看,这些大明贤达对省级官府也有监督作用。

这样一来,大明贤绅、大明贤达可以监督县、府、省三级地方官府,只要商人们肯花银子捐款,社会地位可以直接提升到相当于官员的高度。

他们虽然没有施政权,却有议政权,对于官员就是一种制约,他们以后完全不必依附官员了,这些商人也就没有了做大做强的制约,这对他们的商业事业是绝对重要的。

可以想象,若干年后,大明将会产生一批巨商豪富,这些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各地都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地方官员再也无法拿捏他们了。

以前有句话叫做“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天启皇帝深知这句话的真实性,在地方上,县令和知府确实拥有对普通百姓的生杀大权,因为这些地方官员缺乏监督制约,至于朝廷的监督机构,都察院,那些御史们长期呆在京师,怎么可能深入了解地方上的不法之事。

有的即使知道,但官官相护你知道不?

顾秉谦和朱延禧听了皇帝的设想,一时不知如何作答,两人互相看了对方一眼,皆是苦笑以对。

皇帝的做事方式越来越出格了,这种打破千年传承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等级制度的事,大明之前的皇帝从来没做过,甚至是从来没提过。

他们两人是官,屁股决定脑袋,天然的偏向官员的一方,这种监督制约官员的政策制度,他们打心眼里是抵触的。

可皇帝找他俩来商议,议的就是治国方针,政治制度,实乃国之大计,二人身为内阁首辅、次辅,肩上扛着国计民生、朝廷职责,不得不慎重对待。

顾秉谦担任内阁首辅一年多来,成了皇帝施政的最佳执行者,其机敏果敢的施政风格,不但将内阁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地方上官员的那些小伎俩他也一清二楚,赏罚分明,大明官场原本的腐朽之风也收敛了许多。

因为他这个内阁首辅还兼任着吏部尚书,没有哪个官员敢于跟他作对,除非你辞职不干,只要你还想做官,吏部尚书就能管着你。

虽然顾秉谦是靠着拍魏公公的马屁上位的,但现在已经没人敢小看这位首辅大人了,现在的大明官场,顾秉谦已经拥有相当的威望了。

朱延禧能屹立不倒,深得圣宠,一是借了皇帝半个老师的光,二是他老谋深算,经常为皇帝施政拾遗补缺,确实为朝廷施政更为完善更为全面作出了贡献。

而且自从皇帝对他以老师相称后,他的立场完全倒向皇帝这边,客观上改变了朝中的政治势力,反对派的实力大减。

上次皇帝离京,委托他主持朝政,也让他的视野和格局进一步提高,以他现在的能力,其实当个内阁首辅绝对合格。

只是时也命也,现在的天启皇帝已经用惯了顾秉谦。

首辅之位对朱延禧来说,就象是挂在牵磨驴子前方的胡萝卜,就在嘴边,差一点就能吃到,可就是吃不到。

他跟那只驴子一样,胡萝卜就是他的动力源泉。

顾秉谦和朱延禧从最初身处不同阵营,是竞争对手,到现在是同一阵营,还是竞争对手,但两人逐渐互相适应,有点惺惺相惜了。

两人最终发现,彼此都深受圣宠,却又不可替代,一旦两人互相拆台,必将被皇帝嫌弃,时势把两人逼着合作共存。

今天这个场面,站在国家和朝廷的角度,皇帝的设想确实是一项伟大的创举,官员的权力受到更多的约束,肯定有助于国家的良性发展。

但是站在官员的角度,这项制度就象紧箍咒一样,令人讨厌。

皇帝说完话后,静静地看着他们,等待他们的回应,脸色也是非常沉稳,不急不躁,也没有催促他们。

可越是如此,顾秉谦和朱延禧感受到的无形压力扑面而来,仿佛就是皇帝在逼着他们站队,逼着他们表态。

顾秉谦只沉思了片刻,就表态了。

“臣觉得可行,此举既可减少资金压力,又可对地方官府有所监督,一举两得的好事,吾皇圣明,臣不及也!”

朱延禧横了他一眼,说话就说话,还要拍马屁,做了首辅还这么无底线,真不要脸!

“臣赞成!但臣觉得大明贤绅一万两银子的捐赠额度偏低了,可适当提高。”

这种说话方式堪称朱延禧模式,每次他都要提出点自己的看法,还真就能说到点子上。

“那你们觉得可以提高多少?”

“臣觉得两万两差不多,花两万两银子就能获得许多特权和社会地位,相信会有很多富商愿意掏这笔银子的·”,顾秉谦抢答了。

朱延禧狠狠地瞪了一眼,老贼不讲武德,居然抢我的话!

天启皇帝看着两个暗中较劲的老头,强忍着笑意,假装咳嗽两声。

“嗯,那就依两位爱卿所言,内阁发文,朕会立即批准,尽快执行,希望能筹集更多的资金,教育总局要督促地方,学校的校舍要建得宽敞牢固,校园要设计得漂亮一点,朕以后会去各地查看的,慈善基金会的报纸也会逐个点评的。”

“臣遵旨!”

这是朱延禧的回答,教育总局归他管,顾秉谦插不上手,朱延禧瞬间觉得这一回是自己赢了。

君臣三人说话间就定下了这条对大明影响堪称巨大深远的制度。

皇帝不想把此事放到早朝上讨论,这么一个监督约束官员的制度,绝大多数官员会抵触和反对,在早朝上的通过率极低。

现在借着大明慈善基金会的操作,执行此项制度,巧妙的避开了朝会的讨论,这个擦边球的属于强行擦边,角度刁钻,无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