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我本明月仙 > 第29章 殿试

第29章 殿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我本明月仙!

孙朝东和曹继臣将前十名的答题送进了皇官,让天启皇帝观看,十人的文章写的都很好,尤其是第一名和第二名的答题很令天启皇帝满意。

这第一名柳庆荷的文章用词华丽、字体工整、辩辞精辟。第二名吴仁杰的文章用词严谨、文笔流畅、思路开阔、可以说、两人的答题都可做第一,只是柳庆荷的字写的更好一点而已。

天启皇帝看后定第二天前十名到大殿殿试,点谁状元就看明天的了。

天启让黄门官去通知这十人第二天殿试。

到了晚上时黄门回报说十人中九人都通知到了,只是第十名来不了了,这人是湖南的举人,连考了五次都没中进士,这次中了第十名后他一高兴激动过度回到客栈居然疯了,天启皇帝道:

“那就让第十一点补了第十多吧!”

皇帝一句话,那黄门官连夜到高升客栈找到郝仁,要他明早五更就到皇宫外等候,早上要参加殿试。

这郝仁被吓的不轻、那上了金殿皇上殿试岂能造假,谁也帮不了自己、万一皇上要自己做篇八股文自己弄不成该怎么办,别弄的露了底可麻烦大了,他正愁时,这曹德财道:

“贤弟到大殿上你可别怕,皇上出什么题你如果会就答,不会就少说话,皇上问你什么你答什么,别紧张,往年殿试时也有考生答不上题的、必定我们是人,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总知你别怕就不会被皇上怪罪,十个人中能点状元的必定只有一个,加上那榜眼探花共三人可成为天子门生,其余七个人只是做一下绿叶而以,所以你答不上来也没什么损失、安心的早些睡觉,明早四更就起到殿门外等着、进皇官看看必定也是一种福气、放心胆大的去吧!明天我们几个也陪你去,就在午门外等你,以壮声势。”

郝仁道:“那就多谢各位哥哥啦!”

就这样郝仁先睡,备着早上殿考。这曹德财四人一夜没睡,喝酒说话等一早一起去午门守候。

到了第二天四更天曹德财叫醒了郝仁,五人一起去了皇城,到那里时其它几名学子也以到达,那些文武大臣们陆续也到了皇城外,这些个学子们都是心事重重的、谁也不和谁打招呼,必定是竞争关系,谁都想做状元,现在做朋友还为时过早,到殿试后再相互走动也不迟。

快到五更时那两位主考官也到了城门外,这曹继臣先看一下这十个人到齐没有,他叫着名字点了一下只有九个人,第十名不在,他在寻找中看到了郝仁,他上前问郝仁怎么在这里,郝仁道:

“回大人,昨晚宫中的人传我今天到这里殿试,说是那第十名疯了,来不了,把我这十一名顶了上来”

曹继臣一听脸色大变,赶快告诉了孙朝东,孙朝东也没办法,只说一切静观其变吧!你告诉郝仁在殿试中如不会答题千万别胡乱写答案。这曹继臣把郝仁叫到一边交待了一下,郝仁点头答是、一切听大人的话。

就在这时城门已打开,文武大臣开始进皇城,门口的侍卫指挥十个学子按名次跟在大臣的后边上朝,到宫中的大殿后一个太监让十名学子先在殿外等候,然后教给他们见皇上的礼节。

十人在门外等待时郝仁看到第一名柳庆荷是个二十多岁的英俊男子,往殿外一站在十人中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气势。

那第二名吴仁杰大约有三十一二岁、少须、国字脸,身上透着一种沉稳。

剩下的七人大部是三十到四十岁之间。只有自己不到二十岁是个十九岁的美少年。

十个人都站在殿外等候只是相互看着谁也不说话,过了半个时辰,一个传令官出来让十人进殿,这十人依序进入,进殿后低头向前走了十几步便停止跪下三呼万岁、郝仁跪在地上听到一个年青青纯的声音道:“平身吧!”

十个人站起,郝仁又听到那声音又道:“抬起头让朕看看各位才子们的样貌,”

这时十人才敢抬起头,郝仁看到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男子头戴金冠身穿黄龙袍坐在一个金光闪闪的龙椅上。

郝仁想这就是万圣之尊的皇帝、不穿龙袍的话和我差不多吗?

那皇上又道“朕闻十年寒窗读,只为金榜名,朕看几位才子大该苦读圣贤书不至十年了吧!朕又闻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其实要我说这帝王家便是天下,是天下苍生、是大明朝的黎民百姓,今天殿试无论是中的状元也好,还是一甲进士也罢,都要不忘记为国效力、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做好事,你们能忠于国家,忠于百姓才不负你们读这多少年的圣贤书。”

十个人马上跪下道:“皇上圣明,学生一定牢记于心。”

皇上道“平身看坐”,

一个太监示意众人起身坐在了大殿中摆着的十张椅子上,郝仁这时才注意到大殿两旁的文武大臣大约有二百多人,而那考官曹继臣正在无时无刻的望着自己。

其实这天启皇帝在大殿上严肃,下了殿后还是很随意的,他是个聪明的皇帝,只是他把聪明劲更多的用在了创造上,比如创造一个新式的大木床,制造一个会动的木偶,再做一个木制的皇城模形什么的、是那木匠活他都喜欢,这些简单的家具他做好后还偷偷的让人拿去市场上卖,这货一上场便被抢购一空。

因为天启皇帝天生就是做木工的料、做的活是太好了,不管是材料还是手工,最后到上漆都是自己亲手做的、质量相当好。他的手艺后来传成了鲁班转世,可见是当代无人能比的好木匠,用现在活说就是匠人精神。

现在天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这十位考生,印象深的当然是第一名的柳庆荷和第十名的郝仁,因为两人都年青,一个英俊,一个俊美、看着那个都像自己。

他是皇上、早学会了不露声色,人长的好顾然看着悦心,但现在是大考,才华才是第一。

他见十人入座后便现场出题。那十人的纸墨早已备好,学子们也正在等待着这一刻。

天启皇帝想依着自己的性子出道题难难这些学子们。于是他把早准备好的题目写了下来,写好后让太监往下传。

这时大太监魏忠贤上场了,他拿着考题依次让学生们看,传到郝仁这里时郝仁看到纸上写着“鲁墨法、胜乎”五个字,

魏忠贤装作不认识郝仁让他看了题后便将字条收走了。

郝仁想,这鲁墨法是什么意思,是鲁国的墨子吗?也不对,这法是啥意思,后边写着胜乎,是问谁赢了,那这是在打仗吗!

他想了又想想不明白也就只是研墨不曾动笔、过了一会郝仁偷着看了一眼其它的考生、原来只有柳庆荷和吴仁杰开始动笔在写。其它的考生也都是只磨墨不动笔,他心里平静了些。

其实这不怨考生们笨,而是天启皇帝出的这题超出了他们所学的范围,这道题的起因是因为天启皇帝最崇拜的人是鲁班,他对鲁班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他知道鲁班和墨子有一场关系一个国家存亡的论道,也就是比谁更厉害。

当时鲁班因与一个小国有仇,就帮助另一国要灭掉这个国家。墨子听说后就去找鲁班,他说他的弟子们在那小国以做好了防御准备、你们要攻打的话也打不赢,不如别打了。

墨子的理论是止战非攻、不愿看到国与国之间相互攻击,造成百姓生灵涂炭,当时鲁班就与墨子斗法、相当于模拟演习。

他们在斗法的过程中只用木棒做道具、鲁班说用什么攻城墨子就说出用什么方法防御,结果鲁班的攻城机械和方法全部用上后墨子全部能破解,最终鲁班放弃了攻城。

墨子用他的智慧平息了一场战争,这个故事在典籍里也有,但不属于历代王朝的考试项目,所以多数学子不会关心此事,现在他们遇到了这个喜欢做木工活的皇帝出了这么一道奇怪的题,他们答不上来属于正常,因为谁也不知道皇帝崇拜鲁班,天启做木匠活可是密秘的,只有官里人知道、大臣们也不知道。

天启皇帝看到只有两人动笔,心里多少有点不快,他后悔自己是不是没写清题目,自己应该写“鲁墨斗法,胜乎”才对。上边少了一个斗字使这些才子们都审不清题,他这样想了一会又觉不怨自己没写清,那柳庆荷和吴仁杰怎么就审懂了题呢!

天启皇帝一边想着心事,一边静静观察着这些个才子们,那两位考官也看到了考题,他们也没弄懂“鲁墨法胜乎”是什么意思,心想着这个少年皇帝不知在那弄出道这么难懂的题。

两旁的文武大臣也都静静的在观察着考生们,他们知道这题是难住了多数的人、也为这个皇帝出这么怪的题有些疑惑,不知皇上想干什么。

不一会柳庆荷放下了手中的笔,那吴仁杰也放下笔文章做完了,这时其余八位考生依然是没动笔交了白卷,

天启皇帝问道:“你们八位才子为何不作题,”

这些人马上从桌后走到大厅中跪下回道:

“启禀皇上,学生愚味,这题我们答不上来,不知这“鲁墨法”出自何典,”

天启皇帝道:“你们八个人都不知此题出于何典,说明我出的题偏离了你们的所学,不怪你们,你们还坐下吧!”

八人又都回到了坐位上,天启皇帝问柳庆荷道:

“柳庆荷、你讲一下这题出自那个典籍,”

柳庆荷站起身前:“回皇上,此题出自墨子的非攻,是墨子同鲁班的一场斗法,”

天启道:“把两人的答卷拿上来让朕看一下”

魏忠贤收了两人的卷纸拿给了皇上,天启看后只是点头称好,看完后把卷纸放下问道:

“吴仁杰你先说一下鲁班为何会败,”

吴仁杰站起回到:“鲁班以攻城云梯,架车等器械为优势攻城,墨子以城高放御严密为守,并守城心齐、以攻城所变自所变,终得胜。此墨家思想与实际相结合的守城术,是为墨守,所以鲁班与墨子斗法鲁班不胜败之。”

天启皇帝点点头道:“你答的不错,当时确实鲁班承认自己败了,”

说完后又问柳庆荷道:“柳庆荷,你为什么说鲁班胜之,墨子也亦胜之,你和大家讲一下,”

柳庆荷道:“鲁墨斗法表面上看是墨子胜了,实则是双赢、因为战争是残酷的、会死很多人,鲁班帮助一国攻另一国本就非仁胜之术,鲁班当时是有仇恨在身,所以想攻之,但通过两人斗法鲁班看到了守城人意智坚锐,众志成城、知道攻城不易,所以他知难而退,此乃大智、并且鲁班所造攻城器械后人多用于劳作。所以造福一方的是鲁班,为天下所用的也是鲁班所为,故鲁班是胜者、墨子也是赢家,两人各得千秋、是双赢、”

天启皇帝的脸上明显透出了笑容。他道:

“两位才子坐下吧!你们所答都有道理,但柳庆荷更胜一筹,现在这题只有两人能答,我当再加一题可定出一甲三人。”

此时大臣们才开始小声议论道:

“这皇上真是博学、这样的典籍也看过、柳庆荷回答的确实比吴仁杰的好,这两名才子不简单,这题也能答的出来,看样子柳庆荷连中三元要成定局了,”

有的说道:“这柳庆荷当是状元,吴仁杰为榜眼,只是这探花不知何人能得,皇上要再加一题当是要定探花啦。”

左光斗站文臣的首位一言不发,他知道现在说谁是状无还为时过早、那三合党的三个大人倒是一直在说皇上锐智,能出这么好的考题。

魏忠贤立在皇帝身边也一言不发,他现在对柳庆荷和吴仁杰的兴趣不大,而是在想这郝仁还真是不简单,居然能考前十名、也上这金殿面见一回皇上、也算是那卦应验了,自己也没白做一次包青天,这郝仁看样子和自己有缘、这人可发展成自己人。

他在这样想着,觉得自己挽救了一个才子,他也一定会感激自己的。

这时天启皇帝说话了,他道:“我现在再出一道题,我就不写题目了,大家听我口述就可了,谁能答题便写出答案,我看谁的答案写的好,谁就是状元”

说完后他从龙椅上站了起来,目光注视着满朝的文武大臣缓缓道:

“古时有一农夫上山砍柴,被一猛虎扑倒、他当时晕了过去,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山洞中,那只扑倒他的猛虎正躺在地上喂两只小老虎吃奶、两只小老虎爬在母虎的肚前咬着奶子吸奶喝,这人醒后这只母虎居然说话了,它对樵夫道:你别想逃跑,你跑不掉的,就等着我喂完奶后吃你吧!”

这人见老虎会说话便求饶道:虎大人你行行好放了我吧!我家上有七十岁的老母,下有两个还吃乳的孩子,一家人就靠我一人养活,若吃了我我的一家人都得饿死,你也是有孩子的人,难道你就忍心我一家人都饿死吗?”

这老虎听后道“我也不是不通情理,但我把你从山下背上来就是要吃你,吃了你才可以有奶水养活我的两个儿子,如果不吃你岂不是要饿死我的两个儿子吗?”

这人听后又求老虎道:“放我一人就是放过我一家五口人,你吃我一人我一家五口都的死,不如你放我回家,我把家中的猪羊都给你让你吃了养活你一家三口怎样,这老虎道:你说的话我不能相信、这样吧!我给你出道题、你若能破解你就可以回去,我不吃你,如果你破解不了,你也有一半的逃生机会,你看怎样?这樵夫道:谢谢虎大人,你出题吧!我破题就是,就按你说的我破题后你可要守信让我回去?老虎道:“你放心吧!我这山中大王说话从来都是算数的,”说完后老虎伸了一下腰道:“你面前有两个洞口你可看到了!那人道:“我看到了,两个洞口一摸一样”老虎道:“我的两个儿子一个只说真话,一个只说假活,你可以问我的两个儿子,那个洞口可以出去是生洞,那个洞口进入后是死洞,也就是说这两个洞口有一个是我背你进来时的洞,另一个是个死洞,是出不了山洞的,你只可以问一句话也就是一个问题,你无论问那个小老虎都可以,也可以同时问两只小老虎,我不会告诉你那个说真话那个说假话,这得凭你的运气,你若问对就直接走出去,你若问错就进到死洞里等我吃你吧!现在你问吧!?”

天启皇帝说到这里大声道:“各位才子们,这樵夫该怎么问才能万无一失的出这山洞,现在你们就是那农夫你们该怎样用一句话问出可以逃生的洞口,你们把这句话写出来,我来为你们评评谁问的更好。”

皇上的话一停、下边的大臣们便底声议论道:

“无解啊!此题无解,这话没法问”

天启皇帝又坐到龙椅上等着考生们答题。

魏忠贤道:“肃静”

那些大臣们不再说话了,大家都知道这是天启皇帝几个月前做的一个梦,当时让朝中几个最聪明的人帮他解答这个难题,这几个号称大明朝最聪明的智馕都没找到答案,何状这几个考生了;大家都认为不会有人能拿出答案,于是都等着考生们交白卷。

这题也真把考生们难住了,既便是连中两元的柳庆荷和吴仁杰也答不上来,他们假设着各种问话的可能,但都不能是满意的答案。

他们知道要想问出真话得问最少两个问题,一个确定那只小老虎说真话或说假话,另一个才能问出逃生的洞口,现在老虎大人只让问一句话,也就是问一个问题,那就不可能了,你无论怎么问都不能得到准确答案。大家都在苦思敏想着,时间过的很快一个时辰快过去了还没有人动笔;

天启皇帝心中有数,那些大臣们一天都没想出答案,何况几个考生,时间就多给些吧;今天只要能有人找出答案将是解了这八九个月来自己的困惑。

天启皇帝觉得干坐着等也不行,就问道:“各位考生还没找出答案吗?”

他问后望着这十人、柳庆荷是第一名先站起道:“回皇上,学生找不到答案”

第二名吴仁杰也跟着站起回道:“学生找不到答案”

一直往下都是这么回的话、最后到郝仁了、郝仁站起回到:“回禀皇上,我找到答案了,只是不知对不对。”

天启一听还真有答案便道:“你写下来,让朕先看看,如果答案准确你当是状元及第”

这一句话让大臣们又议论起来、都说郝仁不自量力,这题无解、他怎么会有答案。也有人说这状元可不能因一道题答对就中第的、大家小声议论着。

那曹继臣和孙朝车现在是惊的一身大汗,他们生怕郝仁弄出个不成答案的一句话让大家笑,也使皇上生气、他俩现在是真后悔把郝仁定为十一名,早知道这样把他定为十二名也算没事了、偏偏遇偏偏,这第十名偏偏要疯,现在皇上偏偏出这么个题、郝仁偏偏又是个二百五,这题也敢答,真是多事之秋,到倒霉时候了,这两人这样想着。

这郝仁可不觉得自己要闯祸了,他就是觉的自己想到了答案就要告诉皇上,至于答案是不是皇上心中的答案他就不知道了。

他不知道的是他是全天下唯一找到答案的人,郝仁拿笔很快在纸上写了几个字、魏公公马上去拿着送到了皇上的龙桌上。

天启皇帝只见纸上写着:“可任意找一小虎问“你爸是从那个洞口把我背进山洞的即可,”

天启反复读了几遍,又思想了一会一拍龙桌道:

“找到了、终于找到答案了,这位考生你叫什么名字”

郝仁道:“回皇上,学生叫郝仁”

这时大家都炸了,都议论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这题没有答案的,”

天启皇帝道:“郝仁,你把答案说于大家听,”

郝仁道:“这题从表面看得有两个问题才能得出准确逃生洞口,但如果仔细想一下只用一个问题也是可以得到两个答案的,如果任意找一小虎问或同时问两只小虎只需问:你爸是从那个洞口把我背进山洞的既可,因为在问话时自己先编了一个谎,那就是明知老虎是只母虎,自己把它说成公虎,这说真话的小老虎一定会改正你的错误、因为它只说真话。

说假活的小老虎一定不会纠正你的错误,因为它只说假话,没有正确的意识。所以它回答你提的问题时无形中会先建立在告诉你它是说真话的小虎还是说假活的小老虎的基础上。这以后就不难了,你知道它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那它告诉你的答案你就好分析答出正确的结论了,”

郝仁这一席话整个金殿上是一片哗然声,大家都在说:“对啊!这样是能问出结果的,我们怎么想不到、太厉害了,这郝仁太不得了了,这题都能破解。”

大家都为郝仁喝彩,这时曹继臣和孙朝东长长出了一吃气,擦了擦头上的汗笑了起来、其实现在最高兴的是皇上和魏忠贤。

皇上高兴是郝仁解了他这几个月的迷惑,这几个月中他一闲下来就想这个问题、可总解不了这题;时间一久在心中成了阴影。

现在终于有答案了,就如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一样。所以他会喊着如答案正确郝仁可做状元。

那这魏忠贤高兴大家都知道,他觉的郝仁同自己有缘,自己又对郝仁有恩,如果郝仁中了状元那自己脸上可有光了,自己能把郝仁招到身边做个好帮手,那可就天下无敌了。

他心中这样美滋滋的想着。

这时天启皇帝又说话了,他问道:

“你的答案完全正确,你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答案的,”

郝仁道:“回皇上,郝仁三年前曾在云雾山悟道,在一片雪地的脚印中终于悟得于真正的道,这道题和我悟的道是一个道理;当年我悟道时,发现人在雪地上走过后留下的脚印是一左一右的向前走,左脚迈出时偏左半步向前一步;右脚迈出时偏右半步向前一步,这样可不停的走下去,若是两脚并行向前走的话,蹦不了几步便跳不动了。由此我悟出向左半步是一个错误,向有右半步又是一个错误,但两个错误同时出现就纠正为一个正确,从这里我悟出人生若向前走,左右同行才可长远。

这道题他难就难在有一个小老虎专说谎话,那我就用另一个谎话验正它的谎话,就可知它是不是说真话的老虎,这题就不难解了,这叫用谎话验正谎话,得出正确的结果,我说完了,皇上”

郝仁话音一落皇上拍着手道:“精彩、精彩:你当是大明朝的第一聪明人。”

皇上一拍掌,下边的大臣也拍起了掌,那些才子也在拍掌,魏忠贤笑的脸上开了花,连声道:“好好,好”也拍掌不停。

过了一会皇上抬手示意大家停下来,皇上道:

“郝仁当为天下最聪明的才子,可为状元。各位大臣可有异议,”

这时那东林党的左光斗出列说话了,左光斗道:

“皇上圣明,郝仁能答出皇上所出之题可见是当的天下最聪明人之称号,可这状元不能只看答一题而定。历朝历代的状元都是经过多方面论题所选出的精英、是全面优秀的人才,所以臣以为郝仁还得再考一项科目,如任能表现良好、才可点为状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