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我是幽州少主我怕谁 > 第43章 简单一点

第43章 简单一点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我是幽州少主我怕谁!

见薛仁贵脸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郭嘉淡笑道:

“仁贵,可还有不解之处?”

“还有一点,我军现在一共有九万大军,奉孝,你觉得我军是否可以多线作战?”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仁贵你觉得我们可不可以分兵?”

闻言,薛仁贵知道自己典型的问了一个蠢问题,当即没有再说这个,而是转而说道:

“眼下计策已定,尚需一先锋,可有哪位将军愿意担此重任?”

薛仁贵此话一出,李存孝,宇文成都,同时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末将愿意!”

见状,薛仁贵有点犯难起来,李存孝是跟随刘和最早的将领,论资历还在自己之上。

而宇文成都,能够被刘和派来,作为援军的主将,显然在刘和心里的地位也不浅。

想了想,薛仁贵说道:

“成都,你此次所率有一万新军,眼下又是定鼎辽东的一战,不容有失。”

“所以你还是率军,随大军一同前进吧!”

闻言,宇文成都知道,薛仁贵这是担心新军的战斗力,当即没有再说,自己主动退了出去。

“存孝,此战对主公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我多说,记住一定要谨慎,万事以大局为重!”

“将军请放心,末将一定谨慎行军,不随意出击!”

“好,既是如此,存孝你现在就领本部大军出发,赶至昌黎郡城之下,为我军进攻,做好准备。”

“喏!”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成都,你可愿为我军,护送粮草!”

“末将愿意!”

“好,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出发,不得有误!”

阳乐离昌黎并不远,但大军辎重甚多,并不能如之前那般急行军,足足两日后,薛仁贵这才率领大军,赶到了昌黎郡城之下。

不过到时已是傍晚,薛仁贵便未再发动进攻,而是命士卒生火造饭,明日再战。

不过薛仁贵,也没忘记虎牢关的教训,暗地里,派了李存孝,在一旁警戒。

另一边,昌黎郡城之中,公孙度手下第一大将,庄锐,思及虎牢关时,联军大营也是这个时候,被吕布抓住机会,率军击破。

当即向公孙度请命,率军出城,突袭薛仁贵大营。

公孙度阳乐一战,已然认清了局势,心知自己军队野战,不是薛仁贵的对手,当即拒绝道:

“庄锐,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刘和军不是那些小国军队,此战我们尽量以防御为主,拖死他们到十一月就行了,你怎么就是不听呢?”

“主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眼下薛仁贵率军刚到,正是疲惫之际。”

“再加上此时其军已生火做饭,必然守卫松懈,正是我军的机会啊!”

“庄锐,虎牢关之战,刘和正是其中一路诸侯,你认为他吃了一回亏,还会吃第二回吗?”

“这……”庄锐还欲再说。

“行了,庄锐,与其说这个,你还不如想明日怎么应对,薛仁贵大军的攻击!”

“主公,这点你放心,薛仁贵虽然号称十五万大军,但末将观其,最多也就十万。”

“我军虽不如其势大,但也有八万之巨,并不逊其分毫。”

“再加上,我们是守城,他们是攻城,末将断定,他们必然无功而返!”

“如此最好,不过刘和军擅长夜袭,不能不防,记住夜间防御一定要到位,切不可出现士兵昏睡守城的事!”

“主公,你放心,夜班末将用的是三班倒,每班次一千人,必然万无一失。”

“那就好!”

……

次日清晨,薛仁贵发兵攻城。

虽说是做做样子,但井阑,工程车,云梯等攻城器械,一样不差,全部上场。

期间李存孝,宇文成都,阎柔等几将,更是先后上场,登上昌黎郡城大杀特杀。

但都装作不敌庄锐,退了下来!

如此一连三日后,薛仁贵见战死士兵达到一万五之多,心知可以开始下一步计划了。

接下来又是四日攻城,不过这四日,相比前三日,却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并未杀上多久,便撤退。

直让公孙度有些摸头脑不清。

第八日,薛仁贵率军撤退十里。

收到消息的公孙度,心想莫非他知难而退呢?

也就是这时,被候选的人贿赂的公孙度手下大臣王明,说道:

“主公,我料想敌军,可能是粮草见竭,先行撤退了。”

闻言,公孙度不相信的说道:

“不可能吧!刘和在天下广收粮草,他的军队,会粮草见竭!”

见公孙度不信,王明再次说道:

“主公,你有所不知,薛仁贵军,一开始只是来右北平布防的,并未带多少粮草,其后的李存孝,宇文成都,亦然如此。”

“这也是他们来的如此快的原因之一。”

听完王明的话,公孙度觉得也是这个道理,当即点了点头,示意其继续说下去。

王明会意,继续说道:

“主公你想,薛仁贵十万大军,又有半数以上的骑兵,每天不说多了,万石粮食,是需要的。”

“从他阳乐出征到现在,一共十天,就是十万石。”

“他们出征的时候,又并未带多少粮食,那这粮食,就只能从右北平,辽西输送!”

“可右北平,经过公孙瓒率军讨董,郡城之内早已无甚存粮,甚至还向辽西借了粮。”

“再反观辽西,候选这次邀主公一同出征右北平,必然也是将存粮消耗一空。”

“虽然说此时,正逢秋收,但今年收成并不好,再加上辽西,右北平不可能将粮食,全部输送给薛仁贵。”

“所以臣才说,薛仁贵军,已缺粮!”

听见王明说的有条有理,公孙度当即命人,前去薛仁贵大军先前驻扎之处,查看灶台起来。

与此同时,薛仁贵大营,薛仁贵望着临时提出此计的郭嘉问道:

“奉孝,不是已经定好计策了吗?你怎么又临阵改了?”

“我只是觉得,这样可能会来的更简单一点!”

“那公孙度要是不信呢?我们先前的计策,还能用吗?”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