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荒年之民妇种田惊呆了朝野 > 第395章 前期投入预算

第395章 前期投入预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荒年之民妇种田惊呆了朝野!

李婶子这么说棚子里的人眼神不由都看向摆在角落里的火盆,这么一算确实是这样,那菜还没长大银钱可没少花。

李盼山盘算了一会说道,“照你这么说,那这笔钱确实是该好好算一下,也好让村民心里有个数。看来这菜也不是人人都能种,到时候这菜种出来那村民可别一腔热火涌进来,家产都投进去才发现这种菜远是个无底洞,那到时候村民肯定会有意见。”

李婶子这话确实也提醒了沈珍珠,种菜虽说不是李婶子口中说的两三个月,那一个月肯定是要的。前期投入那是肯定的,那这种时候必然是要做一个规划风险出来告诉村民。

菜可以种,但不是人人都有底气去种。

那中途一个没弄好导致这菜最后长不出来,她沈珍珠可不担这个责任。

“李婶子这话说的不错,那种菜前肯定是要有些投入的,比如这买炭火那是肯定要买的。至于你说这菜两三个月那是不用,一个月左右就能长成。且前期也就前半个月每天炭火烧着,等半个月过后那幼苗长出来炭火定然是用不了这么多,可以适量减半。

按照现在这一筐子炭二十文钱来算,前期一天最少是4筐炭火那就是八十文钱,半个月差不多一千两百文,幼苗长出来以后炭火不必烧的那么旺。”

沈珍珠和李盼山盘算了一下,异口同声道,“一个月差不多准备二两银子买炭火足以,加上前期砍伐木头搭建棚子,买遮布,买火盆等,若是想着菜养的好家里起码要准备三两银子左右。”

“当然这只是根据李婶子你家这地积算的,若是别家地方小些那定然是不需要这么多银钱,若是地方大些那三两银子肯定是不够的。”

沈珍珠和李盼山都给出一个大概数字,至于大家是怎么盘算,那就是各家的事情了。

李婶子听完心里也有了些成算,三两银子虽不是太多,她家还是有这个底气的。

“行了,这账是算明白了,这种子也该种下去了。”周老根端着已经泡好的种子打岔道。

“这种子我瞧着有些见都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品种。”

沈珍珠笑笑,“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这不认识的就种在角落好了,日后也好辨认。”

其实沈珍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买了些什么种子,刚才在马车上急匆匆的她也没来得及细看。

“一个坑两粒就行。”

顺子娘端着种子招呼着这群大老爷们,生怕他们一个坑丢上四五粒那可就白费种子了。这种子虽说不是什么金贵玩意,好歹也是花钱买的不是。

“李婶儿,你家这地够肥的啊。”顺子娘撒着种子嘴里调笑说道。

现在不缺农家肥了,周家村基本每家每户养的兔子鸭子那都能产肥,加上沈珍珠之前又教给他们怎么沤肥,有些家里有点小钱的还养了猪,还有农家肥,即便是周家村的地不少那废料也是够的,现在家家户户这地都养的不错。

说起这个李婶子那是一脸自豪,“那是,这年前我特意把这地给松松土,顺便把这肥给拌拌这大雪一盖肥在土里发酵,开春了这地就不用施肥,那就是一块上等地。”

顺子娘点头,确实如此,以前没肥的时候那家家户户看的很紧,偷肥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

种完种子周老根等人松了口气,说起种地那周老根还是颇有心得,那要是种菜这种事他还真是头一遭。没想到这种菜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和讲究,以前在他看来那种菜就是一件很轻省的活计,把种子一撒施点肥,天热的时候浇点水就没啥事了。

“李婶子这块地可就交给你了,你可以千万仔细些,这菜芽芽长出来不容易,你可得上点心。”周老根不放心一个劲的叮嘱着。

“村长,你说啥呢。这些我还能不晓得,现在这块地不止是周家村的命根子也是我李家的命根子。”

周老根沉思一会,这种菜周家出钱出力,这种事情周沈氏不好开口,那周瑾作为一家之长子更不好说这事,这种事还得是他周老根说更为妥当,随即他开口道,“种菜这事儿现在大部分人都知道了,你们也别怪我老头子丑话说在前头,这菜虽种在此处但这菜的归属还是周家说了算。这无论是种子还是炭火那都是周家出的,没有周家就算给你们一把种子你们也种不出个花样来。”

周老根眯着眼睛看向棚子里的人,“老李家的,这事儿你可有意见?”

李婶子忙走过来,“村长这事儿我还是明事理的,没有周沈氏我这菜也种不出来。我也知道要不是周家要修房子,那菜种在那边不安全,哪能轮的到我?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李婶子说完周老根点头,“这种菜是个稀罕事儿,这才一个下午只怕大半个村子的人都知道。李司会今晚还得劳你赶个工,你回去以后得跟村民说说这菜怎么种,有那些注意事项,给他们说清楚说明白。”

周老根说着顿了顿,想到刚才的事,那群老娘们一个比一个能算计,这样的人即便得到好处也不见得能多感激,要是得不到好处那嘴巴可能叭叭了,周老根想到此处又补充几句。

“当然这菜也不是人人都能种,这家里要是有些个不明事理的这样的人,别到时候菜没种好还怪在周家头上,这样的人就不用安排了。”

李盼山点头,是这么个理儿。瞧刚才外面乱成那样,可不就是其中有些个不明事理的人。

想了一下李盼山又开始说道,“村长,今年咱们村扩大不少。有些晚进来的人倒是分配了房子,我瞧着不少人家要不是起了新房子要不就是又买了地。三两银子对他们来说是不多,可不一定每个周家村的村民都能拿的出这笔银钱。”

作为一个村的司会脸上还是很清楚有些村民基本有点钱不是屯粮就是买地希望来年能获得更多粮食,还有就是原本的周家村也是别人不要的废弃村子,那以前的房屋有些不能破破烂烂到了年底可不得花点钱缝缝补补的。这一年到头挣的钱又花进去了,再说这种菜可是得前期投入的一个活儿。

没钱还真干不成这事儿,说是说三两,但三两也只是个预算。就拿李婶儿家这块儿来说,周家村谁家没留出点种菜的地来?那肯定是只大不小的。

说不定这三两银子还真不够,这要是有些人家种了卖了大价钱,有些人家只能眼巴巴看着。

这换谁谁心里乐意,日子一长可不就得生出事端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