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 第53章 堤坝修缮进行时

第53章 堤坝修缮进行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异世大明:我用一百条命成圣!

浊河地上河,南侧。

“各位同僚,父老乡亲们!”

“时间就是粮食,粮食就是性命!本官就不说什么场面话了。”

“本地的父老乡亲们就先听从本地父母官的指挥,立刻开始负责修补堤坝!”

“就近集合过来的衙役与卫所将士们,也辛苦你们,现在就可以开挖分流河道了!”

当下,浊河堤坝附近聚集了近万人。

而赵征这个浊河总督治理大臣,就站在他们的中央。

拿着当地几个府尹与布政司早就准备好的水患防范章程,宣布了防患工作的开始。

......

“侯爷,那我们干什么呢?”

跟着赵征一起来到浊河边的户部,及工部的人员们不甘无事可做,几个主事上前询问属于自己的差事。

“户部出身的人,去分配物资或协助当地官员管理,总之哪里缺人,就去哪里。”

“工部出身的人,马上去研制一种新的材料!”

赵征拿着附近堤坝图纸,正在研究着,哪些地方需要特别加固。

“什么材料?”

几个工部出来的主事眼睛一亮。

他们本来觉得,来到这浊河水患之地,肯定是来做苦差的,但是谁能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义侯能说出来的好东西,一定又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出世的要紧宝物!

什么苦差事!

这是美差!

妈妈,我要留名青史啦!

“一种新的建筑材料。“

”由石灰石、粘土、铁矿粉按比例磨细混合,再以高温煅烧后,加入石膏混合磨细。”

“具体比例我也不清楚,还需要你们自己去实验。”

赵征说完,收起图纸,紧接着又长呼了一口气。

因为他是真心感觉到为难了啊!

图纸上标注的那些堤坝修缮详细,就是他这半个门外汉都能看出,有多么不靠谱。

尤其浊河北侧的堤坝。

图纸上记录的最近的大规模修缮时间,居是在二十年前!

二十年前!

那前元还有两口气呢。

能撑住二十年,已经算是当时的河道治理官员能力非凡。

所以这北侧必须要修,且要大修!

可是,要大修北侧,就肯定需要大量人手。

那这南侧呢?

南侧可是京城所在之侧。

若是南侧堤坝溃坝,那后果只会更严重,到时候灾民向南,引起的动荡可是会给天下看到。

奈何啊,奈何。

多余的人力都到九边去修建铁路了。

赵征现在能调配的人手就这么多。

顾了北,就顾不了南。

所以他才想到了水泥这个东西。

可水泥,也不是那么好造的。

对于水泥,他只知道大体的原材料,不像蒸汽机,前世好歹学习过相关知识。

也不知道多久才能造好,希望赶得及水患爆发前......

“诶,你们怎么还没有去?”

在赵征感慨无果后,发现那一群工部的人员,还在原地,不禁发问。

几个工部主事也有些不好意思,他们本来刚才是准备去找个地方开始实验水泥这个东西的。

但他们不知道水泥到底有什么用,又怎么才研究成功。

所以,只好又倒了回来。

“水泥研制成功后,表现为灰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会慢慢变得和石头一样硬。”

“对了,变成石头的过程中,还会发出热量。”

赵征只好把水泥的性质,说了一遍。

几个工部随行主事,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毛祥同志,你和其他锦衣卫同志也别跟在我身边了。”

“正好交给你们一个对口的任务。”

“你们眼睛都尖,耳朵也灵,正合适巡护堤坝。”

“一旦察觉到堤坝毁坏处,立刻向我或者几个府尹报道!”

毛祥领命,立刻就吩咐了下去。

只剩他自己,还在原地站着。

“你怎么不动?”

“末将还要保护总督同志的安全!”

毛祥还时刻记着皇帝交给他的任务。

“行吧行吧,那你就去负责举起那面旗帜,跟在我身边,看我做事。”

赵征仔细看了他几眼,明白了自己是吩咐不动这个家伙了,打算自己也去出一份力。

说完,就往堤坝需修补处而去。

“总督同志!你要亲自去参与修缮工作啊!”

毛祥见状,急了,赶忙拉住了他。

故去农圣公,就是因为摔入稻田而亡。

所以无论赵征说什么理由,毛祥也不让开,让他接近堤坝。

“你啊你。”

“那我去运物资总行了吧。”

见赵征撸起了袖子,且已经退而求其次,毛祥这才让开。

......

“继续放,别看本侯身体单薄,但还有两把子力气!”

石土料运输点。

赵征说干就干,推了一个独轮车,就运起了石土。

可是他一身官服,那铲石土的百姓见了,根本就不敢给他装多了。

所以现在,又扯起了皮。

毛祥举着旗帜,最乐于见此,心里连夸这些百姓懂事。

“大人,这些重活苦活,还是交给我们这些草民吧。”

百姓畏官,看着赵征的官服,不敢再动。

“草民,什么草民?”

“本侯拿了朝廷俸禄,俸禄又是来自你们,那吃的百家饭,怎么就不能干百姓事。”

“你要是怕我这身官服,那我就脱了。”

赵征说着,就把直接的官府脱下,露出里面的内衬。

正好现在已到夏中,天气炎热,又宽大又色深的官服,他早就穿不惯了。

那负责铲土石的百姓,这才敢动。

“这就对了嘛。”

“多我一个人,就能多有一份力。”

毛祥傻眼,赶紧跟上了赵征的步伐。

......

日月轮转,又是新的一天。

“看什么,给本侯装啊!”

第二天,安排好各部工作后,赵征继续运送石土。

“毛祥同志,你还真别说。”

“昨天干了活儿,这晚上啊,睡得贼踏实。”

“就是久未干过力气活儿,手臂大腿,都生出了酸痛。”

干活儿的间隙,毛祥一直举着旗帜跟着赵征的身边,赵征自然也就时不时的和他拌拌嘴。

“总督同志你累啦,那咱还是歇歇吧。”

“反正这多您一个人不多,少您一个人不少。”

毛祥还以为赵征是感觉累了,但又不好意思停下,让百姓们以为他只是做做样子。

赶紧劝到。

按他的心意,赵征最好是找把椅子坐着,什么都不做。

“毛祥同志啊,这句话你就说错了。”

等赵征又在等待装料的间隙,他继续着自己的语言教育。

“怎么错了?”

“错在只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不知道当无数个人的有限力量聚集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无限的。”

“何况官因百姓生,那就更该能到百姓中去。”

毛祥听到赵征这样的话,顿时心有感触。

只不过没有感触多久,他就想到了自己的职业。

“我们锦衣卫的番子好像最能体现这句话。”

“而且我们不仅到百姓中去了,百官家中也经常去。”

“这次我又被错怪了。”

这句吐槽,毛祥自然是没敢说出的。

他只负责举旗帜。

这旗帜,分量也不小。

当然,这面旗帜也发挥出了它的作用。

只过了一天。

在浊河堤坝的修缮现场。

所有官员以及百姓都知道了。

旗帜下,他们中最大的官也在为修缮堤坝而身体力行着,没有坐在高台享受。

现场所有人的干劲,都更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