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古代种田记 > 第18章 重造茅房

第18章 重造茅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古代种田记!

赵氏回家就把茅房打扫个干净,看秋月的眼神又复杂起来,秋月只装鹌鹑。

尽管茅房被赵氏打扫的很干净,可秋月只要一靠近茅房,便忍不住想吐,应激反应很强烈。

她也不想这样,重新做好思想建设,可只要一走近,就是忍不住,没法!

赵氏发愁,难不成还要再建个茅房,李有田一听说重建,当即就决定那就重建吧。

“那万一重建了秋月还是想吐怎么办”,秋山弱弱的开口道。

赵氏,李有田齐皱了眉,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那就建个她想要的茅房,这样可行”?秋雨想破脑袋,也只想到这个法子。

这主意得到全家人赞同,然后秋月就得到一个任务——茅房重建设计。

抽水马桶不可能,那就蹲坑,没有瓷砖那就石头,地上全部铺石板,坑位斜切角向下,方便冲水,外面挖个大的化粪池,里面放水桶水瓢,用完直接冲掉。

秋月说完大概样子,就见赵氏瞪大的眼睛,再看其它人,表情都一模一样。

人还住着土坏茅草房,一个茅房地上都要铺石板,这不扯蛋吗?

最扯蛋的是,还不得不同意!!!

赵氏回屋从床底拿出钱匣子,眉头能夹死蚊子,秋月闪进屋,往赵氏手里塞个小银元宝。

这下可真吓坏赵氏了,五两一个的银子,她只看到过,可没摸过呢,尖着声音小声说“哪里来的”。

秋月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如果我说仙人给的,你信吗”,说完拿眼瞅赵氏。

“我信,我信你个鬼呀”,赵氏扶着脑袋往床上一躺,这会想死的心都有了。

秋月站在床头,手足无措,她老早就知道自己不是个聪明人,想瞒的瞒不了,也不会找借口。

其实这事哪里有那么好瞒的,赵氏不笨,自个闺女自己知道,稍微有一丝不对,都能感觉得出来。

赵氏在床上躺着,见秋月这个样子,不由心疼,起身拉过秋月抱在怀里,在秋月耳边说“娘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娘是又惊又怕,若让别人发现该如何是好”。

“那就不让别人发现”,秋月反抱了赵氏轻轻说。

“只要娘不怕我就好”

“你是我闺女,娘怎么会怕你”

在赵氏有限的见识里,实在也想不出秋月为何会有这样的能力,或许天上真的有神仙吧,看不过他们这些受苦受难的人,派个仙童下来解救,但秋月就是自己的闺女,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纵使别人害怕,但做娘的,是绝不会害怕,只会担忧会被人发现这种能力。

李有田等好久都不见赵氏拿钱出来,就进了屋,见两人抱在一起,取笑秋月“多大了还要你娘抱,羞不羞的”。

“你比我大,不也抱娘”

李有田没想到会被闺女取笑,涨红了脸。

“没大没小,你这样和你爹说话的”,赵氏用手点了点秋月的额头,然后从钱匣子里拿出两吊钱递给李有田。

“石匠就找春旺兄弟,样子要说清楚,可别弄错了,先给一吊钱订金,剩下一吊钱买青砖,请人挖什么化粪池,不够再找我拿”,赵氏对李有田交代道。

“晓得,请人就请李安李勇两兄弟吧,他们闲时经常帮人建房子,建个茅房应该没问题”,赵氏自是没意见,李有田拿着钱就找人去了。

这会不是农忙,虽也不是农闲,但有钱赚,是人都不会拒绝。

春旺听李有田说完要的样式,有些意外,问了两句又见李有田答的含糊便不再问,只问建多大,他好挑石头,两人商议好,李有田又急忙去忙别的,还要买砖请人呢。

李安李勇两兄弟也是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又听说要买砖,还让李勇陪着一起去。

李有田借了大哥家牛板车,就跟李勇一道去了镇上,一点都没耽搁,当天就把砖拉回家里。

隔天一大早,两兄弟就提着工具过来,先画好位置,就开始建茅房,半天功夫,茅房雏样就建了出来。

“顶上再盖层薄石板,做斜顶好排水”,李安收拾着工具,又道“下晌化粪池能挖好,等春旺凿好茅坑装在挖好的位置就能用了”。

“辛苦两个兄弟了,在家里吃饭吧,秋雨把饭做好了”

李安摆手拿了钱再吃饭就不合适,再说就两脚路的距离,哪好留饭,不顾李有田的挽留,收拾好工具就走。

兄弟两个是实诚人,吃完饭也没多做休息就拎着个木把大石夯,还有两把铁锹过来。

先照着画好的位置挖坑,挖到四尺来深,兄弟就用大石夯把四边还有地上夯平。

打夯是个力气活,再加上天气热,两兄弟的衣服都湿得透透的。

秋月往后院送第两趟水时,就见池子夯得平平的,李有田往里面撒草木灰,这下就算完成了。

“等春旺兄弟凿好坑位,我俩再过来一趟”,说完拎着收拾好的工具,两兄弟就走了。

没过两天,一大早石匠春旺就推着木板车来了,上面装着凿好的坑位,还有铺在地上的石板,以及一个大顶板。

昨个已经打过招呼,李有田这会在家里等着没下地,见石板送过来,遣了秋山去李安兄弟来。

两兄弟到的很快,手里拎着工具锤子之类的。

当即就动手叮叮当当装起来,春旺送了石板也没立马就走,在旁边围着看,顺便帮把手,他可好奇这茅房装好是个什么样子的。

坑位是挖好砸实的,石坑直接放进去就可以,地上石板铺上砸实,没过多久就完事了。

李安拎了桶水,舀一瓢冲下去,这石坑干净又实用。

春旺搓着手说:“今个可是长见识了,镇上有钱人家的茅房也不过如此了吧”。

李安点着说“那可不是”。

要不是造价有点贵,真想自个家也换成这样式的,宽敞明亮又干净。

人工价一天二十文,这不到半天的也算半天,李有田付了六十文,李安两兄弟只要了五十文,为了十文钱双方还拉扯半天。

付春旺石板钱,李有田也不知道价,作了难,还是赵氏做主拿一贯钱,虽说石头不值钱,但人家要从山上弄下来,还要凿,这可是力气活。

春旺推了两下,就顺势收下,这两天耽误的可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夫,还有自家兄弟秋旺也跟着上山凿石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