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挽春娇 > 第43章 果子换鱼

第43章 果子换鱼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挽春娇!

“再不背后说人,说曹操曹操到。西邻不就是陈家那小郎君?”

宋姝笑了,命绿春去开门,索性会一会他,借机打听些余大郎的消息也好。

绿春极不情愿的走到门口,开了半扇门探出头张望,果然见那小子笑嘻嘻的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串炸油果子,“姐姐,我拿油果子换你的熏肉熏鱼。”

“你可真是个讨人嫌的。”

绿春拉开门叫他请来,她算是看得清楚,这孩子分明是在家闲的长毛,硬要凑别人家的热闹。

“你家是不是有一位哥哥带着小郎?我昨日听他们在院子里好生热闹,今日可还在?”

陈小郎君跟着迈步进来,打量几眼空荡荡的小院。

七弯巷每座小院格局都大致相同,这里同他住的那里并无二样。

绿春扯住他衣袖,低声威胁,“早晨井边之事,不许再提。”

“嘿嘿,你家扁担打青我的腿,确实该赔我一条熏鱼养伤。”

气的绿春直咬牙,刚要多说几句,宋姝梳好头走出来,指着屋檐下挂的熏肉熏鱼,“陈小郎君想吃熏肉还是熏鱼?”

陈小郎君忽见一美貌女子站在屋檐下,不觉有些羞意,两眼微弯,“一尾熏鱼足够。”

宋姝便命绿春取下一尾熏鱼给他,这时宋锦宽噔噔噔从屋里跑出来,张着两只澄净的眼睛问他,“你是谁?”

陈小郎君笑了,弯腰对着他,“我是你家隔壁邻居。”

“你来我家作甚?”

“我拿炸油果子换你家的熏鱼可好?”

陈小郎君说着从身后摸出一个小藤球,冲着宋锦宽摇了摇,“待吃了饭,你与我一起踢球可好?”

大概生的好看的人总是容易被人接受,宋锦宽初见他便很喜欢,转头看了看姐姐,眼里带着些许渴望。

宋姝看着大摇狐狸尾巴的陈小郎君,似笑非笑:“陈小郎君,你... ...无事可做?”

只差说你是不是闲得慌?

这个年纪不在家好好读书,一会儿要去寿安镇抓大虫,一会儿又来青桐书院踢球,可见是个没吃过人间疾苦的。

陈小郎君这小子也是个刁钻的,生的唇红齿白,白净面皮,相貌讨喜又极会哄人,拱手作揖道:“姐姐不必郎君长郎君短那般客气,我大名陈琏,在家行二,你唤我二郎便是。这次随家里长辈出门游学,来这里来住几天,过不多时日便要回去的。”

游学?

你口中的游学,莫不是去大岭山捉大虫?

宋姝面上不显,暗地里差点笑破肚皮,矜持的点了点头。

陈琏见她微笑不语,又道:“昨天实在是闲得无聊,听见府上人群熙攘,孩童欢笑,忍不住张望了几眼,若有得罪,还请姐姐见谅。想来姐姐人生的好,性格又温和可亲,是不会跟我计较的。”

一席话说的顺溜得体,倒叫宋姝无言以对,还能真跟个小孩子计较?

村户里的半大小子们上树爬墙什么不做?想来上京城的小儿郎们也是如此。

“既是邻里,想来串门便大大方方过来敲门。不过,我家兄长白日里去书院读书,只有五岁小弟能同你一起玩。”

“无妨无妨,我家里有个五岁的妹妹,也是日日缠磨我带她玩耍。”

陈琏得了主家允许,高高兴兴的把炸油果子递给绿春,“劳烦姐姐去火上蒸一蒸。”

说完把小藤球往宋锦宽面前一抛,“小郎,来与我大战三百回合!”

俩人嘻嘻哈哈满院子追赶,玩的欢乐。

绿春啼笑皆非,拎着一串炸油果子问宋姝,“姑娘,这小子的脸皮莫不是铜铁铸成?”

“拿去蒸了吧,再切一碟蒸鱼。”

伸手不打笑脸人,他终归是个半大孩子,又是房主,况且人家还颇懂礼节,手提礼物登门,难不成真的撵出门去?

一直没听见老爹宋明川的动静,她隔着窗户叫了几声无人作答,连清墨都不在家里,奇道:“一大清早去哪里了?”

绿春蹲在厨房烧火,“大爷带着清墨天刚亮就出去了,说是寻大郑郎君,今天不在家吃饭。”

大表兄衙门当值,每日出门很早,怪不得老爹要早起拦人。

他们应是为了秦家之事忙碌,有两位表兄帮着,宋明川处理起来自然顺手许多。

宋姝洗净手,去厨下给绿春帮忙,两人干活手快,不多时便把早饭端在桌上。

陈琏孩子脾气,只顾着引逗锦宽耍球,乍暖还寒的春日里,两个人却跑出一头汗。

宋姝系着粗布围裙站在厨房门口,喊他二人洗手吃饭,“二郎用过饭否?家里没什么好的,饭食粗陋,一起用些吧。”

陈琏吸了吸鼻子,未语先笑,“好香!姐姐好厨艺,闻着胃口大开。”

“我姐姐烧的一手好菜,陈二哥快尝一尝。”

宋锦宽与陈琏玩的熟了,巴不得他多留一会儿,急忙挽着他的手留客。

三人围桌坐好,宋姝递给他一碟子绿豆山药糕,一碗粟米粥,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他些家常话。

得知他今年十四岁,家里有一兄二姐,一弟一妹,再加上几十个堂房兄弟姐妹,真真的是个大家族。

“你正是读书的年纪,怎倒离家游学起来?”

“嘿嘿嘿,我爹嫌我在家淘气,总说让我看一看民生百态,吃些苦楚才能珍惜眼前的好日子。这次大哥出来办公务,我便随他到处走走。不过,他实在忙的紧,无暇管我,又把我送来四伯这里住几天。谁知四伯更忙,大白天人影都见不到,我一时无聊便寻到你家。”

什么送来四伯这里,分明是捆来。宋姝莞尔,忍不住揶揄,“你家大哥管不了你,四伯便管的了?他是在青桐学院... ...任教?”

她猜着陈四伯已过不惑之年,总不该是这里的学生。

“他是青桐书院山长。”陈琏说着,一口气喝完半碗粟米粥,咂了咂嘴,“还是人多吃饭香!”

宋姝愕然,“山长在书院里有偌大的院落,为何你不与他同住?”

青桐书院马上要举行春招,陈山长忙碌才是正常不过的事。

听二表兄说,山长家里的娘子女儿同在书院作陪,怎会让小侄子住到七弯巷?

陈琏漫不经心的咬下一点熏鱼,皱了皱眉,分明是躲避话题,“这熏蒸腊味香是香,就是有些咸。”

“老人家做的腊味,怕天暖放不住坏了,会多放些盐。”

宋姝顺着回答,她对陈家隐私没有好奇心,好奇的是余大郎的身份,只不好直接开口询问。

“天暖放冰屋、冰窖、冰鉴即可,我爹说吃太咸了对身体不好,会血压高。”

宋姝... ...

为了几挂咸鱼盖冰窖?

血压高又是什么?

……咱还是换个话题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