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 第16章 冒青烟了

第16章 冒青烟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陛下快退位,太子朱标反了!

学堂生活多苦啊,朱标可不想那么早就开始铁窗生活,更何况是给宋濂这种老夫子?

“爹,咱们这次来青田,是要请刘伯温指点江山的。我现在还是个四岁稚童,请授业师的事情,倒是可以先缓一缓。”

朱标不是嫌弃自己,宋濂的脸色稍微平缓下来,说道:“四岁已经不小了,开蒙越早越好!”

“小,四岁不是小孩,那多是小孩?”

“公子拜我为师,我定会劝说刘伯温老匹夫下山襄助朱大帅!”

都说刘伯温是张子房、诸葛亮一样的人物,老朱对招募刘基是志在必得。

见到事情有转机,就说道:“还不快跪下?”

朱标是老朱最为宠爱的儿子,平日溺爱之情溢于言表。

现在的语气却不容置疑,可以看出老朱对招募老刘志在必得。

为了老爹招贤,不得已跪下,给宋濂磕了三个头。

“弟子参见宋濂师!”

虽然远在浙江,宋濂却也知道朱标聪明伶俐,非一般孩童可比。

他不仅发明了珍妮纺织机,还写出脍炙人口的《渡情》,简直就是灵童啊。

为了抢在其他人之前抢了朱标做徒弟,宋濂老脸都不要了,不顾和刘基二十多年的交情,偷偷跑下山,投奔朱元璋。

看到朱标拜倒在自己脚下,他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良久,宋濂才颤颤巍巍的站起来,扶起朱标说道:“如此就礼成了,以后老朽就是大公子的老师了!”

拜了师之后,大家才开始说正事。

说起朱标在装逼石上写字,逼刘伯温下山。这是在学宋朝佛印和苏东坡的故事,宋濂博览群书,知道这个典故

朱标才四岁,老朱一家又是草莽出身,自然“不知道”这个故事。他能想出这个主意,可以看出公子是多么聪明。

“公子的想法是好,对刘伯温却未必顶用!”

“为什么?”朱标不解的问。

“刘伯温老贼···”

话说到一半,宋濂觉得这样叫自己的老朋友,似乎不合适,就改口道:“刘伯温此人,以前是元朝的小官,在镇压方国珍的时候,出了不少力。可惜朝中无人,不受重用,让方国珍做大。”

“所以他就心灰意冷,辞官归隐?”

“正是!不仅如此,伤了心的老刘,还在山上立下一个碑,名为立心石,碑文你们也都看见了,就是张载的那四句名言!老刘立誓,要做圣人说是修为突破修真境的时候,才下山来拯救天下苍生。”

朱元璋吃惊道:“这种修真只是传说,千百年来,根本就没有人达到这种境界啊!”

朱标也说道:“就算是达到了,他又怎么会知道?”

“这个容易,刘伯温说修为达到一定的境界,石头就会崩裂,还会冒青烟!”

“如此说来,就不能请伯温先生出山了?”刘伯温是大贤,不能请他出山,老朱感到非常遗憾。

“主公勿忧,容老朽回去,拉着叶琛、章溢一起去劝说那刘伯温。刘伯温愿意下山便罢,但说一个不字,就把他捆了来。只要下了山,就是破了他的戒,也就都好办了!”

“如此就有劳先生了,还请转告那伯温先生,改日元璋登门拜访!”

宋濂和朱元璋寒暄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他要去找章溢和叶琛,说服他们一起投奔朱元璋,然后去找刘伯温。

回去之后,宋濂果然找到了章溢和叶琛,让他们归顺朱元璋。宋濂把当前的局势和两人说了,只是对暗中收朱标为徒的事情,只字未提。

一开始,章溢和叶琛还是不同意。在宋濂的软磨硬泡下,最后是勉强同意了。

来游说刘伯温的时候,却犯了难。

“当初我们大家说好了,一起喝茶一起吹牛逼!你们现在却要下山赶赴功名?”

“我们不是碰上明主了吗?”

“什么明主?那朱元璋算是明主?”

朱元璋是宋濂新认的主子,面对刘伯温的质问,宋濂正想着给如何回复。

却听到有人说道:“朱元璋当然不算明主,咱只是小明王账下一个为民请命的将军。”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那朱元璋。

这次前来,老朱是下足了功课的。他先是派人穿着便衣把这立心石方圆十里。只许进不许出,所以就没有人给刘伯温通风报信。

刘伯温恼怒朱元璋骂他放屁,想找朱元璋理论下,也没有想躲着朱元璋。所以朱元璋上来的时候,正好听见刘伯温在骂她。

被骂了朱元璋也不恼怒,而是慨然道:“元璋见过伯温先生!”

看到朱元璋,宋濂脸红脖子粗的为他们辩护:“朱大帅难道不是明主吗?”

“那是你的明主!不然你怎么会投奔他?想要威逼利诱我刘某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岂敢,先生大才,元璋只有礼敬,哪有威逼利诱的道理?”

“我只是一介腐儒,有没有什么兴国安邦的学问,怎么敢称大才?”

朱元璋慨然道:“元廷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致使生灵涂炭。元璋不才,恳请先生出山襄助!”

章溢:“过了今天,我们可都要下山了,倒是就你一个人了,有什么意思?”

刘伯温面向那立心石,说道:“你们都忘了在立心石下的誓言了吗?”

宋濂道:“伯温啊,大帅够礼敬的了,你还不快拜见大帅?”

“是啊,伯温,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不要不识抬举!”

刘伯温却说:“敬重,敬重就是在我立心石上,写上放屁两个字?”

“原来伯温先生是因为这事放不下啊?”这次请伯温先生,朱元璋也是有备而来。

他叫来朱标,“逆子还不快来?”

以往一直都很听话的朱标,却没有过来,还在和蓝玉说着什么。

“标儿!”

“哎,你叫我爹?”朱标屁颠屁颠的跑过来。

“刚才叫你咋不答应?”

“你叫我了?我当你叫老二呢?”

逆子是朱元璋对朱樉的专用称呼,朱标可不想捡了来。

朱标一向乖巧懂事,朱元璋也不想把逆子这个称号给了朱标,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还不见过伯温先生!”

“见过伯温先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