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 第17章 安全帽(下)

第17章 安全帽(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曲大哥被惊的不轻,顺着她跑来的方向看:没被狗撵啊?

“麻花妹子?咋了?”

麻苏月摆手,喘气儿,半天才说出第一句话:“找你——”

憨实的小伙儿,第一反应就是麻苏月那天那句“换救命钱”的话,这是——没救过来?

“是,家里人,那啥了……”他放低嗓门一脸沉痛地问。

“啥那啥……”麻苏月怔了一下才明白,哭笑不得地爬起来帮他把没卖完的东西一通收拾。

大收拾,因为他根本就没卖出去几个。

“这笆斗和筐子是你编的?”麻苏月问。

“筐子是,笆斗是俺爹编的,这个难,兜不好会散架,俺爹手艺好,十里八乡没有比得上的——”曲大哥说起他爹与有荣焉。

“带我去你家,我想让你爹帮我编个东西。”麻苏月直奔主题。

“啥东西?”

“到家再说。”

曲大哥不再问,将东西左一下右一下地往独轮车上挂,然后拍拍车架上左边的一小块空余处叫麻苏月:“上来!”

麻苏月摇头,“不用,我走着!”

好家伙,不知怎么地,她竟然想起了后世某些影视题材里展现的,某汉子推着小车娶了个媳妇回家的场景:

汉子嘴角飞扬,媳妇小脚翘翘,轻风刮过树梢,汉子中音开唱,媳妇抿唇一笑……

妈啊,不行不行,坚决不行!

关键这车架子也挺玄乎,本来就居中一个轱辘,侧面再坐上一个人,如何保持平衡?莫非这就是平衡车的原型?

“我走着走。”麻苏月又强调一遍,开始转移话题,问他家编东西除了紫穗槐条和柳条还用什么,问这周围会编东西的人多不多。

“还有桑条、荆条、红荆条……”

曲大哥一样一样的讲,特点、优缺点面面俱到,麻苏月借此判断用什么材质的最好。

他家就在集镇北面不远的曲家庄,篱笆墙围起的院子不小,屋子不大。

三间和了麦糠的黄泥堂屋,裂缝自窗户一气儿蔓延到屋檐,塞了茅草抹了黄泥,依旧如蜈蚣一样。靠墙放的,全是一捆一捆的各种枝条。

一间秫秸为墙茅草苫顶的灶房,两人到家时上头正缭绕着轻飘飘的白烟。

曲家老爹是个瘦削还有点驼背的男人,面观有小六十岁,可从曲大哥的年纪上判断他应该不过五十。

看见儿子带了个不男不女的来家,有些不自然地从小板凳上起身打招呼,手里还拿着他的活计。

在厨房里做饭的曲家老娘听见动静也出来,听儿子介绍了麻苏月就是那个在集上帮忙卖东西的麻花妹子后,两口子一起和善地笑起来。一个招呼着递凳子,一个忙慌着去厨房舀水。

麻苏月拦了这个再拦那个,几句闲话后赶紧进入正题,用手比划着描述:

“……类似于草帽,但比草帽大,草帽贴着头皮,这个要大出来一圈,回头里面再用布条或者麻绳做里衬……带帽檐,一寸来宽就行,不能挡视线……要圆顶的,越圆越好,那样灰土和石子落上去会自动往下滑……材料越结实越好,石头砸不烂的最好……密实一些,尽量不透灰土……”

她尽可能地说的简洁通俗,怕人不明白又拿了截枝条在地上画。

曲老爹是个老把式,略想想就懂了,指挥着儿子将所用的东西一一挑了出来开始动手。

曲大娘端了七八个青黑色的菜团子,并几碗勉强不照人影的稀粥出来,邀请麻苏月一起吃饭。

这是同人搞好关系的时候,客气归客气,但不能拒绝,麻苏月吃了一个菜团子喝了一碗粥,夸了几句大娘的手艺好,又乐呵呵地学着当地人的话说下次来时给他们带馍馍。

被人认可,谁都高兴,不大会儿就都有说有笑起来,麻苏月现在才知道曲大哥的名字叫曲长顺。

心里默念:曲里拐弯,又长又顺,好名字!

一家三口放下碗一起动手:爷俩动手编,大娘从旁递,那边一伸手这边就知道该递多粗多长的枝条,从默契度上看,一眼就知道是做习惯了的。

两个小时,两个圆溜溜的安全帽显了雏形,接上帽檐,用篾条缠边,曲老爹编的明显比他儿子的好上几分。

然后不等麻苏月说里衬的事,曲大娘就又用篾条勾勾缠缠地在里头编出了一层网状的里衬,又道:“闺女别小瞧这篾条,打了菱花的格,结实的很,嫌硌头皮就再衬一层布,就是这大小……”

“这个好办!”麻苏月拿起剪刀将自己的两个裤腿各剪下来一截,一半做衬布,一半剪成布带,“贴里圈儿缝上,留活口,根据头围大小自己调节,下面再加个帽带……”

大功告成!

麻苏月把帽子放到地上,想坐上去试试结实程度,曲老爹却直接拿了根木棒过来,一棒砸下去,“梆”的一声,帽子完好无损!

“哈哈……太好了,这么结实!”

“红荆条,十年八年都不烂!”曲老爹很自豪。

麻苏月给钱,一家三口死活不要,只得再三道谢。

临走前悄咪咪跟曲老爹说话:“大伯,这两个我拿回去给我们领导看,若不出意外,过几天他们应该会亲自来您家一趟。

所以,这两天您再琢磨着编几个,可以换换样式,换换材料,但一定要保证结实……

另外,别透出风声去,有人问,就说我找您编了两个小篮子,

大伯,您的福气可能要来了——”

曲老爹领会,激动地红了脸,取了个篮子将两个帽子装了,让媳妇抓了青菜盖上,又叮嘱儿子一定要将人送到铁路工地再回。

开启了一段安全帽历史的两个藤编安全帽,就这样被呈现在了两位领导面前。

物品不起眼,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成本更低廉,材料就是这当地沟畔随处可见的植物藤条,却在保护工人的人身安全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其功用及价值可车载斗量!

捧着圆溜溜的安全帽,邓队长大喊了三声好,关连长也噙着笑很认真地冲麻苏月点头夸赞,待看到她那短了一截的裤腿时眼皮抖了抖。

麻苏月的金箍棒被请了出来,邓队长亲自戴上安全帽,让关连长抡棒子敲,一下,两下,三下……

邓队长又连喊了三声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