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 第33章 进门先叫妈

第33章 进门先叫妈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六零女人也能干基建!

麻苏月忍住笑,侧头冲身旁这个面无表情的木头人挑了挑眉,又咕噜了两下眼珠子,然后跟宁宁说话:“小孩子家家的,你知道什么叫喜欢?”

“知道啊,音乐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曲子叫梁祝,那首曲子说的就是喜欢,”小丫头说的有理有据,然后摇摇头,学着大人的样子发表感慨:

“她也不想想人家祝英台什么样子,她是什么样子,上到高六才考上个专科,我妈妈像她那么大时大学都毕业了,反正我不喜欢她!”

高六?麻苏月差点笑出声来,掩饰性的咳了一声,紧了紧她的手说话: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不喜欢一个人,就避免跟他接触,但记住,一定不要在背后论人长短。”

“哎呀,我知道的,这不是跟你才说的嘛,要是别人我肯定不说。小月姐姐,你教育人的样子,怎么跟我妈妈一样?我都觉得真该叫你小月阿姨了。”

这孩子!

还跟你妈妈一样?能不一样吗,你妈妈原本就是这么教育我的!

木头人全程当木头,跟这俩人说的不是他似的。

一路慢慢悠悠回家,隔着栅栏,看见了停放在院子里的自行车。

“我爸我妈来了!妈妈——”小丫头大蝴蝶似的边喊边往里冲,冲到门厅看到他爸爸,接着喊:“爸,我妈呢?”

麻苏月这下直接笑出了声,原来,不论哪个年月的孩子,进门都是先喊妈,万一喊了爸,那也一准是问妈妈在哪。

“见到大姐这么高兴?”关大木头人终于说出第一句话,却还是会错了意。

麻苏月将错就错,“是啊!”

又戏谑他:“得见佳人,你不高兴?”

关豫:“三份试卷,带你去江边。”

麻苏月:当老师就是有特权,我要不要考虑考虑此生再当老师?

门厅里,她看清了这位昨晚只看见了个模糊的影子,匆匆打了声招呼的陆家姐夫的模样:比关豫略矮两分,漫长脸、平头,戴一副黑框眼镜,干净斯文,温和儒雅。

没等麻苏月先跟他就落户的事道谢,对方就先说话:“你发明的藤编安全帽,铁路工人受益,我们采矿工人更受益,该是我们谢你——”

麻苏月不好意思,慌忙摆手,“我只是胡乱想了想,真正将它变成现实的是那些篾匠,也是关大哥和工程队的人将它推广开的。”

“古有一剑定乾坤者,你是一个想法帮助了万千工人,当谢!落户只是小事,有人问就说是我乡下的表妹。”

“那我真要叫小月阿姨吗?可我还是想叫小月姐姐怎么办?”宁宁拉着她妈妈和姥姥从楼上下来,出声打断他们。

“随便啊,你想叫什么都行,叫姐姐还显得我年轻呢。”麻苏月赶在梅老师开口教育女儿前说话。

“老气横秋的,你几岁?做卷子去——”关豫瞥过来一眼开口。

“对,去吧,离吃饭还有两个多小时,快的话能做完两份。”梅老师也说话。

麻苏月想说她想去做饭,但对上一众认真的脸只好改口:“数学,一个小时,三份,伯母,您别做饭,等我做完卷子,我做。”

一个小时,三份?

除了关豫,谁都不信。

于是,考试地点选在了餐桌上,所有人围坐监考,关伯父还让宁宁帮他把老花镜拿了出来。

挑了三份高三的数学卷子,麻苏月示意宁宁开始计时。

这题目的难度连前世高一的水平都不到,题目出的也直接,简直连个弯儿都不拐,题量也小,还不到当年高考题量的一半,麻苏月基本不用草稿纸,一边读题一边出答案,解题思路简洁清晰,书写更是干净工整。

第一份做完,用时十七分钟。

梅老师有备而来,去包里取准备好的答案,然后在刚将第一份批完时,麻苏月的第二份已经做到了一半。

陆家姐夫接过批阅好的卷子去看,看了两眼就吃惊地看关豫,关豫认真点头。

这是一份高考水平的试卷,这孩子仅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做了满分。

然后第二份满分,

第三份也满分!

总用时五十五分钟!

梅老师定定地看了她两三分钟,然后激动地一把将人搂住,连声道:“了不起!天才啊!”

“我明天就把这三份卷子拿给校长看!”她又说。

“再带一份语文和外语,那个她做不了满分——”关豫敲了下桌子插嘴。

这是想让人知道她有优势,又有缺点,关营长就是关营长,绝对的谨慎周全。

陆家姐夫也点头认同:“小豫说的对,不能全拿满分的,即使这样,依然还是要参加中考。”

“要不然第一眼我就觉得这闺女灵巧呢,蓝蓝、小陆,你们是不知道这孩子有多会做饭,同样的东西,她做出的又好看还好吃!”关伯母也跟上夸人:“人也好看,怎么就不是咱家闺女呢!”

“这还不简单,留下,留下当闺女!哈哈……我昨天就说过这话!”关伯父放下这张拿起那张,“字写得更好!”

麻苏月脸红,快速逃离现场,去厨房做饭。

“爸、妈,大姐、姐夫,你们坐着,我去帮忙——”关豫跟上。

“不用我帮忙?”梅蓝问他。

“你学生说要请你吃饭!”关豫答得认真。

“包饺子吧行不行?”看着那点碎成了麻将的猪肉,麻苏月问,却是不等人回答就自己做主:“关大哥,你去拿白菜切白菜,我和面——”

厨房的门开着,又有人监督,她没办法作弊,用掺了那点精粉的杂面包饺子,开水一滚就得成一锅烂粥,不能煮,只能上屉蒸,然后蒸出来的又很硬。

关豫有意无意地看了她两眼,应声出去,麻苏月趁机添了些精粉,还是怕散架就又往里加了一勺盐和两个鸡蛋清。

杂面硬,天又冷,用温水和。

趁醒面的空档剁肉,就这么点肉,几分钟就切了个细碎。

“我用手调馅儿,你介不介意?”麻苏月伸出手在人面前上下翻转。

关豫所答非所问:“和面用的不是手?”

“哈哈,也是,感谢理解!用手调馅,不仅快、均匀,关键还能通过手感判断出馅儿的软硬程度——”

麻苏月看着对方的脸现场解说,手伸到冰凉冰凉的白菜沫沫里,瞒天过海地偷渡出了一点肉馅出来。

“还以为你神通的能通过手感判断咸淡。”

“手感当然不行,但我能通过嗅觉判断,你能吗?”

“不能,凉不凉?”

“带冰渣的白菜,你试试——”

……

两人背对着餐厅,你一言我一语,说说笑笑,梅蓝偏头看了他们好几眼,然后趴她妈耳边小声说话:“妈,您没看出来什么?”

关伯母偷笑,“看出来了,要不然你当我为啥不去帮忙?哪儿都好,就是太小了,才比咱宁宁大六岁。”

“您以为您儿子三年五年的能找到对象?”

“那倒也是!就你弟弟这脑子不开窍的,多一句话都不肯跟个姑娘说!跟小月不一样,下厨房、辅导作业,还话多,你看呢?”

“我也觉得哪儿都好,您别管,也别问……”

“知道,知道……”

母女俩悄咪咪,

厨房里俩人在说什么?说混凝土的配合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