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9章 各取所需,双赢交易

第9章 各取所需,双赢交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对甘文来说,一下让家里掏出上千贯,老不死的肯定舍不得。

就算能让他松口,下面两个哥哥也绝对不乐意,割他们肉一样。

爷儿三人对他的要求,就是自己想办法考上州学,家里才会拿出一大笔款子,给他活动一个县主簿的位置。

好比现代创业者想拿到投资,必须要先证明自己真的值钱,不是拿着ppt狂吹一气,人家就掏真金白银一个道理。

甘文能考上?做梦一样!

自己几斤几两,甘文心知肚明,再清楚不过。

他也没奢望再去东京太学走一遭,能在州学厮混几年,家里出钱弄个县主簿,他就很是心满意足了。

今天碰到李诚登门献宝,绝对是他的意外惊喜,拿这稀罕的宝贝打通教喻的关节,他相信一定能得偿所愿。

实话实说,笔和纸虽然不错,但也不算稀奇,砚台雕工可称精巧,墨锭确属佳品,田黄石印更是价格不菲。

但这些东西都能找到参照物,大体价格能估算出来。

唯有那套青花瓷物件,色彩蓝白鲜明,纹饰精美,反正甘文是从没见过。

(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因为炉温不够,成品胎体厚重,质地疏松,不是纯白,明清时青花瓷工艺才达到巅峰)

县教喻毕竟是文人出身,这一套“稀世珍品”的文房四宝到手,绝对戳中心头好,可比直接送成筐的铜钱文雅百倍。

对甘文来说,眼下最大的愿景就是挤进州学,一百二十贯虽然不少,让他有些肉疼,但和前程相比,这算个鸟!

再说了,七八百斤的铜钱,看这姓李的这么处置,也不看看这是谁家地盘,甘家的钱是这么好拿的?

至于直接在甘家庄强夺此宝,他倒是真的没想过,为了百二十贯的交易,这样做吃相太难看。

真这么干了,让他处置这事的父亲和二哥,还不知道会说出什么话来。

再说了,庄门口还有个徐大郎,连岛那边渔村里还有个小海商,外头知晓此事的可不是一两人。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这个“秀才”是要脸面的人,真传到县城里,反而坏了他的事,孰轻孰重?

交易谈成,甘文正准备端茶送客,谁知道李诚又开了口。

“三郎君,某还有个不情之请”。

“嗯?”

甘文闻言很是不快,心说你可别蹬鼻子上脸啊!爷可不是好脾气的人。

“某和外甥二人原本就是要返乡置业,在海外多年也习惯住在海边,连岛那边虽然地贫田少,但某二人很是欢喜。

可否用八十贯钱从贵府购得些许近海田宅,入籍落户之事,还请郎君相助”。

“田宅倒是好办,但是这入籍之事,需要打点关节,不是旦夕可成,这样吧,玉昆?”

“在呢!”

伪娘书童叫玉昆,这个名字来历,李诚倒是熟,“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千字文他就记得前面几段,那啥“韩大锤”也叫这个。

“到吾房里取三十贯好钱给他”。

“是!”

甘文用折扇遥指了一下,一直站在李诚身后侧的年轻家仆立马上前。

“你领他去划地,文书之类让管事的办,连岛上那处书宅和田,连同赵老实家一并转给他们”。

“是!”

甘文心情不错,这姓李的有些眼色,知道三爷的钱烫手,舍了大头,破财消灾,也是个懂事的。

至于办个入籍,这事对他来说不要太简单,回县城时,连做“乡司”的大哥本人,都不用麻烦,直接安排他手下书办操作一下就行。

至于卖的田和宅子都是他个人名下,海边那处小书宅空了许久,旁边十几亩旱地,又不是郁洲岛上的水浇地好田,一年也收不了几石租粮。

“客户”赵老实一家,主要是看顾书宅,负责日常洒扫。

眼看马上能去州学了,离得更远,空着也空着,更没甚么值钱物件,就都转给姓李的,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安排。

算起来,甘文就是拿自己无用之物,加上区区三十贯好钱,换了最少值上千贯的好货,这买卖做的那叫一个爽利。

三少爷一高兴,指缝松一松,可就省了穿越二人组的大事。

李诚再三致谢后,扛着八十多斤一大袋子“哗哗”作响的三十串铜钱,美滋滋的出了甘家庄大院。

一点都不觉得重!真的!

……

蹲在庄门外避风处晒太阳的徐大海,打李先生进庄后就患得患失,坐立不安。

来的路上,李诚就让他改了口,喊叔显得亲热一些,小徐也欣然接受。

他自己揣摩着,一定是老天爷大发善心,给派下来两个救星。

三兄弟的吃喝,可都指望他家那艘小渔船。

如果没有这次奇遇,不提修船花费的沉重负担,就是修船期间耽误了出海捕鱼,三兄弟都要勒紧裤腰带苦熬了。

李叔答应给他们修船,还出三贯好钱,一下子解决了迫在眉睫的两个大麻烦,甘家庄大门他都没进去,只能在外面默默祈祷。

“大海!”

“李叔,事情办妥了?”

小徐一看李诚出了庄门,赶紧迎上前去,利索的从李诚肩上接过麻袋,好家伙,挺沉!

哗哗作响的声音,那是铜钱的味道,徐大海咧着嘴笑的见牙不见眼。

负责去办事的家仆名叫甘富贵,算是家生子,爷爷辈就在甘家为仆,他爹也是,如今轮到他在庄里做事。

今儿个亲眼看着这个衣着古怪的“海商”,拿着一套笔墨纸砚,就从三郎君手里换了一个宅子十几亩地,还有一麻袋“足陌肉好”的铜钱,心里煞是羡慕。

这种好事怎么自己就轮不到呢?

三人一路走到海边甘家宽敞的码头,上了徐大海借的小舟上,解了缆绳,小舟在他操弄下轻盈的滑向二三里外对岸。

连岛和郁州大岛中间海峡很窄,目视都能看到对面渔村和码头。

小徐在舟后摇橹,这舟很小,连顶棚都没有,李诚和甘富贵面对面坐着,随意的搭着话。

旁侧敲击之后,李诚才知道自己赚了“大便宜”。

甘文在海边的书宅不大,名义上用来静心苦读之所,其实就是他不想在家被唠叨,躲在外面偷懒之处。

虽然只是个小院,但为了抗风,一圈外墙可是石头砌的,正房厢房都是木屋瓦顶,家具锅灶一应俱全。

当然,换洗被褥、盐粮肉蛋之类生活物资,是去的时候再从庄园里运过去,不住时一股脑带回庄子。

也就是说,李诚和汪朋只要添置些床上用品,买点米面油盐,就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一个在异时空的家!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