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12章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

第12章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如果按照三郎君的算法,他绝对是赚大了。

为啥?盖院子的钱也不是他出的,虽然在自己名下,但是他一去州城的话,起码几年不会来住。

如果几年后能混到县主簿的位置,这宅子他更看不上,配不上他的身份。

家里不可能让这宅子就空着招灰,包括赵老实租的十五亩旱地,二哥肯定会想办法收回去,任谁也说不出话来。

喔霍!这次直接抵扣成了买货款,自己的钱才是钱,家里的钱再多,多少人盯着,也不是他想动就动。

公是公,私是私,越是大户人家分的越清楚。

对于穿越二人组来说,更是绝对的满意,虽然那十几亩旱田不值钱,收回来的租子交完各项杂税,都不够舅甥两人糊口的。

解决户籍问题,如果指望他们自己跑,那叫一个千难万难,对三少爷来说就是举手之劳。

这一处海边宅院更是让穿越二人组惊喜到爆,开玩笑,后世独家独院的“海景房”你说值多少钱?

两个刚穿越两天的舅甥,还是习惯性的思维,这特么太划算了。

至于什么“文房四宝”卖便宜了,两人连想都没想过,不然呢?自己跑去县城找当铺?

两个奇装异服,口音古怪的人,即使路上没被打劫,顺利的找到城门,估计立马就被抓进大牢。

如果拷问出不是大宋人,绝对死的无声无息,抛尸荒野。

汪朋和李诚都觉得,穿越第二天,就初步解决了身份问题和相当不错的住所。

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可不敢奢求太多,要啥自行车啊!

整个院子转一遍,大体有了规划,三个小兄弟勤快的忙里忙外,钱袋子搬进李叔屋里,在柜子里装好。

寻了些抹布,找到盆桶,打上水,擦擦浮灰,院子里也要洒扫一番,事情多呢。

李诚和汪鹏在书房写写画画,计算要购置的物品。

手头还有二十六贯铜钱,暂时没有收入,还是要精打细算,还要不时询问三个当地人,实时物价。

“逸哥儿,今早吃的糙米多少钱一石?”

“甘家粮库就有陈米卖,两贯一石就能买到”。

“麦子呢?”

“一陌一斗,渔村就能买到”。

(一陌就是一百文,石、斗、升、合是十进制,一斗等于十斤,一斤十六两)

汪朋别扭的用毛笔演算,一石小麦一千二百文,就是一贯四百五十文,真麻烦啊!

“盐一斤多少文?”

“盐村那边好盐十文一斤”。

“鸡蛋一个几文?”

“一文!”

……

根据实时物价,李诚把需要采购的物资计算好,汪朋拿着单子把三人集中起来,分派任务,领出相应的铜钱。

由远至近,徐大海和林风两人先回渔村找二叔借小舟,到对岸郁洲岛上分类采购。

秦易推着独轮手推车,跟汪朋先去他家,把舅甥俩东西都转移过来,然后秦易再去盐村那边采购。

安排妥当后,四人各自去忙,李诚守家,拿着抹布到处擦擦。

“郎君可在家?”

“在的,请进!”

原来是赵老实千思万谢的送走甘富贵,喜忧参半的回家告知浑家(老婆)现状后,赵老实一家五口全部出动。

一是和新东家见个面,再一个是立马来做事,给东家留个好印象。

进了院子,赵老实领着一家人就要磕头,李诚赶紧扶起,好言宽慰几句。

看到新东家很和善,让赵家人忐忑的心情稍稍缓解。

李诚是心知肚明,这就像是公司毫无征兆的换了新老板,大伙儿不紧张才怪?

赵老实的浑家是个会来事的,一看东家手里还拿着抹布,立马接过来,一个劲的道歉。

转过脸来,老妇就指挥若定。

“官人(老公)、大哥(儿子)去把家里备的柴火拖一车,放到柴房码整齐,巧姐(儿媳)你先去正房洒扫,华哥儿扫院子”。

有了这些熟手操持,李诚就成了甩手大掌柜了,看着正在认认真真扫地的少年,随口问了起来。

“小哥儿你今年多大了?”

“十六。”

赵家第三代唯一的独苗叫赵华,上面两个姐姐都嫁了出去。

一个在盐村,一个在渔村,其中一个还是兼职木匠、船匠赵二叔的三儿媳妇,林风要喊三姐的。

华哥儿眼神灵动,很有些机灵劲,但是问答之间,望向李诚时,很是有些胆怯和莫名的惊惧,这就很奇怪。

李诚转念一想,不由笑出声来。

如果没猜错的话,三少爷和那个娘炮书童的龌龊事,让少年很是担心,新东家别也是个喜好兔儿爷的。

“跟大海三兄弟熟吗?”

“熟”。

“明天起,天亮之后,到这里和他们三兄弟一起学武艺”。

华哥儿眼神一亮,又暗淡下来,平时他最羡慕大海哥他们三人,天天能驶着渔船出海。

他连凫水(游泳)都不会,没少被小伙伴们取笑。

没法子,家里看的太严岂奈何?别说出海了,海边都不准他乱跑。

“没事,我跟你爷说,呃,跟你大母(奶奶)说,关键是你自己愿不愿意?”

“愿意!”

“行,那就这么定了!”

……

跟赵老实夫妇的一说,老两口立马满口答应,原因很简单,这是一个“欲求为奴而不得”的时代。

如果是原来的三郎君提出来,老两口还发自内心的不乐意,就这一个宝贝孙子,被弄成兔儿爷可就毁了。

一方面是新东家舅甥俩,看起来不像是好这一口的人,为啥?这都是像三郎君那样的秀才们,才会把这事当成是个乐趣。

再说当家也讲明了,还有徐哥儿他们在一起有个照应,更何况还供饭。

华哥儿如今正是吃“壮饭”的岁数,平时家里四口人都刻意省出来让他吃饱……

汪朋跟秦易推着独轮车回来的时候,看到这么多人很是诧异,一口一个“小郎君”,让他也是哭笑不得。

人多好办事,车上的物品很快就搬到屋内,李诚也跟汪朋说了华哥儿的事。

“一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安排!”

这是忙碌的一天,也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夜色阑珊,海边小院里红灯笼高挂,推杯换盏、酒肉飘香,欢声笑语不断……

席尽人散、小院里再次回归寂静。

李诚送人离开,回来后关好院门,绕过影壁,不禁哑然失笑。

轻踩着大宋宣和元年正月十八的月光,他移步到并列摆放,空着的那张交椅旁,如释重负,一屁股坐下,顺手手接过身边外甥递过来的烟。

“叮!嘶!”

深深吸了一口来自九百零四年后的“华子”,李诚有些上头般的眩晕。

身旁汪朋哼着荒腔走板的死亡摇滚,在他耳中愈发显得时空错乱。

“……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本是天上逍遥的仙儿……”

……

(是啊!没点神经病,谁听二手月季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