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宋双龙传 > 第27章 守株待兔,海狗上门

第27章 守株待兔,海狗上门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宋双龙传!

李大郎情真意切的话语,让黑龙脸都涨的发紫(皮黑,红色看不出来),行走江湖图个啥,不就是大碗喝酒,啊!呸!不就是要个脸面吗?

“不必见外,某与大郎意气相投,好似兄弟一般,县城谁人不晓,某行事义气为先!理所应当!”

汪朋很是感慨,这兄弟不错,遇事真上!

无论古今,生活中想拥有这种朋友,那就跟沙里取金、石中觅玉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更多的是“老乡老乡背后一枪”,“防火防盗防闺蜜”之类,屡见不鲜的实例。

不管黑龙出于什么想法,包括他提的建议稳不稳妥,起码人家来了,示警了,还表态仗义援手,这可就太难得了。

“黑龙哥哥,一番好意,我和小舅心领!”

汪朋同样一抬手,霸气侧漏的止住黑龙想要说的话。

“区区十几个海狗子,我还真没放在眼里,黑龙兄弟稍安勿躁,烦劳你从县城一路赶来,今晚小院设宴,哥哥只管喝个痛快。

万事有我在,明天哥哥只管护着我小舅看个热闹,勿需出手,真不是客套,一会儿我徒弟们回来,你一看便知”。

满心疑惑的黑龙,见主人家如此托大,也不多勉强,有道是:

“良言难劝作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到时候自己拼着破些皮肉,护着他们便是,再说李大郎身手不错,这个外甥个大力不亏,就是拿根木棒胡乱挥舞,等闲三两人也近不了身。

既来之则安之!

打定主意的黑龙,那些许的矜持和自傲,在先后回到院子的一帮健壮汉子,给消磨的点滴不剩。

习武之人目光敏锐,练过和没练过的,会打和不会打的人,气质绝对不同。

(不信看一下死神方便、张伟丽的视频,就算穿着常服,也低调不起来)

天天打熬气力,每天训练有六成都是搏击对练,徒弟们对自己身手,都拥有强烈的自信心。

这由内而外的精神变化,所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徒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眼神犀利,在黑龙眼里,这特么全是练家子啊!

直娘贼!一定是走错地方了,这是谁家的“聚义堂”?

难怪朋哥儿有恃无恐,守株待兔,某要是有这帮手下,早就独霸县城四条街了。

必须的!

……

晚上欢迎来自县城的“黑龙哥哥”酒宴,很是热闹,没人提明天预期的血战,就是吃吃喝喝,说说笑笑。

心情放松之下,黑龙禁不住一桌好汉的热情,这些好兄弟喝酒爽利,说话也好听。

他一不留神喝多了,还是被秦容扶着回“宿舍”休息,就这还吆喝着要耍一套,传自太祖(赵匡胤)的“蟠龙棍法”,给弟兄们助助酒兴。

\\\一条棍等身起,打下四百郡州都姓赵哇……呕……\\\

黑龙离开后,院中热热闹闹的宴席,突然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汪朋身上,包括小舅李诚。

“来敌别杀光,留几个活口好拷问东山岛匪巢情况,劝降后敢持兵杖者!杀无赦!”

“杀!杀!杀!”

……

伟大教员教导我们: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防御战和突袭战不同,主动权虽然在敌,但是敌人对我方实力严重的错误预判,就是我方出奇制胜优势所在。

为了全歼这股上门送人头的海匪,汪朋做了详细的布置,力争关门打狗,不放走一个。

练兵千日用兵一时。

训练就是为了打仗,就是为了打赢,否则一切汗水都是白费,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天一大早,天麻麻亮,所有人(除了周秀儿)简单吃了顿早饭,小院里一片肃杀之气,汪朋带着徒弟们快速的做好战前准备。

模拟围歼方案,出击时间和路线,包括后期收尾的方案……

一支支精铁枪头装上枪杆,一把把长刀悬在腰间,一件件形制古怪,正面打着“补丁”的袍子披上身,看起来挺沉。

居然还有漆黑狰狞的铁面具,连戴在头上的竹笠内部都包了一圈铁皮。

在旁边默默观察的黑龙,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看到李诚过来,像是抓到救命稻草一般,赶紧跟在身旁。

他被吓住了!真的!

好家伙,昨天他还想着,有这十几个健壮汉子,哪怕拿着农具、棍棒,对了!院子里还架着几根大毛竹。

只要不怕死,大家并肩子挥舞一番,海狗子也绝对不敢上前。

真要火拼一场,凭自己的身手,打翻个把领头的,海狗子们讨不了巧,也只能捏着鼻谈盘子,最后灰溜溜退走。

如今看来,难怪朋哥儿对他的安排不以为然,别说打了,就这些“家伙事”一亮,海匪们要是敢往上冲,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他们只是些海狗子而已,不是传说中的大宋禁军!

自己还是看走眼了,李大郎和他外甥不是凡人啊!以前还觉得李大郎在粥铺打翻韩家恶仆,稍微有些莽撞。

现在想想,没把那三人当场弄残、弄死,李大郎估计忍得真辛苦。

韩家这回算是踢到铁板上了!

……

近午时分,一艘双桅快船出现在连岛外海,主桅上飘着一面黑色夜叉方旗,正是这一片海面上,穷凶极恶的海匪“夜叉队”。

听起来唬人,其实真正的骨干也就十四人,加上五六个操帆掌舵的水手小喽啰。

“二秃子,还有多远?”

敞着怀,露着胸毛的大头领“浪里鲨”,走到甲板上,甩起来就是一脚,把一个手搭凉棚远望的喽啰踹一激灵。

“快了快了!哥哥莫急,马上就到!”

“直娘贼!要是带错路,爷爷把这你撮鸟剁了喂鱼”。

“哥哥说笑,这边小的最熟,闭着眼也能摸到!”

这个满脸猥琐赔笑的领航喽啰,就是曾欺负过“海易风”三兄弟的海匪探子,是个连岛本地破落户。

因为当年偷人家鸡,被一棍打破头皮,没钱抓药,抓了把草木灰止了血,结果头皮没长好成了丑陋的疤,被乡亲们臭骂“二秃子”。

后来也不知怎么抱上了“夜叉队”的大腿,在连岛上算是个半公开的“坐地探”。

连岛和郁洲岛之间的海峡是天然的避风港,甘家码头也是这一片最安全的私港,所以也会有知情的海商会偶尔在这里停泊。

二秃子每月从海匪那边领些“常例”过活,立了功劳也有赏钱,所以整天四处晃荡,惹是生非。

一般人顾忌他背后的海狗子,平时能不得罪就不得罪,

就是臭狗屎一般的杂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