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 第93章 亩产惊人,超乎想象

第93章 亩产惊人,超乎想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明:开局就成了天赐之子!!

经过上次朱瞻离前往开垦的灵田之中调查过亩产量。

土豆的产量,确实达到了七千斤。

其实原本土豆的产量就非常恐怖,提高了四千斤,几乎翻了一整倍。

难道还不够恐怖吗?

“有一件事我想知道,请问我大明一亩田地,每年大概能够丰收多少粮食?”

朱瞻离对于大明的农业确实不太了解。

今天来问这个,主要也是为了搞清楚,田产量的问题。

别的方面,关于这一块,历史上的记载那是比较杂乱。

“小殿下,大明一年种植小麦和水稻,大概分别是三百五十斤和四百九十斤。”

杨士奇推算了一下,最后给出了答案。

“这个亩产量是经过大司农大人统计之后,所得出来的产量。”

“小殿下不知道准确的数据也是可以理解,这样解释,小殿下应该就能弄清楚了。

一亩地一年能够产出三百五十斤的水稻和四百九十斤的小麦,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这一亩地可以产出七千斤的粮食,那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小殿下就不要继续开玩笑了。”

显然他也不相信,一亩地能够产出这么多的粮食,因为实在是太过于匪夷所思。

七千斤啊!

相当于十几亩地!

如果天底下有这种农作物,天下百姓还会继续饿肚子吗?

“嗯,简单的亩产我已经知道了,另外就是如果遇到天灾之类的事情,这些农田亩产又是多少呢?”

朱瞻离深深的看向了杨士奇,毫不在意这位阁老刚刚说的有些放肆的话,然后又再度问道。

这才是他想要知道的事情。

大明的田地亩产,大概都是在这个范围之内。

“回小殿下,若是遇到严重的天灾,这粮食的亩产甚至是颗粒无收,若是轻的,每亩田地还可以收获个一百斤左右的粮食。”

仔细在脑海深处思索了一会儿,杨士奇这才说出了自己知道的亩产量。

作为大臣,对于民生,那是要求非常之大,每天政务繁忙到不行。

但还是要以天下百姓为主。

所以这些小类的事情,多少还是需要知晓。

“而且,即使是每年田地亩产量不高的情况下,天下百姓还是需要缴纳税收对吧?”

朱瞻离补充了一句:“这个时候,百姓的粮食就显得格外重要,每年下来,百姓们手里,除了要食用的粮食以外还需要留下一批种子,以供来年种植田地。”

这话,算是把杨士奇给惊讶到了。

因为说得完全正确。

以前他还以为朱瞻离就算是再聪明,可也还是有一定的限制。

比如有些方面肯定是不知道

朱棣嘴角也微微翘了起来。

得意呀。

有了这么一个聪明的孙儿,谁能够不高兴?

说出去可能谁都不会相信。

一个五六岁的孩童,居然还懂这些方面。

实在是太让人感到惊讶了。

别的方面,朱瞻离总能够拿出一些有意思的想法和工具出来。

但是朱棣真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儿对农业这一块,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敏锐感,能够一声不吭偷偷的把农业弄明白,真是太不容易了。

“小瞻离,这不会也是你偷偷看书学会的吧?”

朱棣整个人都愣住了,没想到,这孩子还知道这种事情。

大明还是有一些书籍里面,都写了农业方面的知识。

不得不说,这学识方面之宽广真是超乎想象。

简直是全能呀!

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一学就会,一看就懂。

“皇爷爷,上次你不是和几位大臣一起,看到了孙儿让纪纲弄的那一块农田?”

朱瞻离轻笑道。

为了给农作物土豆等食物推广,他也算是煞费功夫。

早就已经在铺路了。

这次灵田的事情,算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给推出来了。

另外的军练场,看来也需要早点布局了。

练出一支铁血军队,到时候无论是护卫家园,还是征战沙场,全部都有作用。

“小瞻离,朕真是没有想到,你居然是为了粮食产量,才让纪纲重新去开垦一批新的荒田……”

朱棣都不得不感叹。

这孩子太聪明了,什么事情早就已经想好,都在慢慢提上日程,一想到了点子,然后就立马去执行。

而不是永远都在计划。

计划是做不好一件事,只有实践才是真理。

底下的几个大臣看到这一幕。

也不禁感叹。

小殿下虽拥有五六岁的身子,可是在心智上面,那是完全不比一个成年要差。

他们也见过朱瞻基,可是比起朱瞻离,那是差的不止半点。

没法比。

无论是朱瞻离其中做的某一件事情,都是和之前那些个事情,没法做比较。

“况且,小瞻离你说的粮食产量,能够达到七千斤,如今适合种植粮食的气节已经过去,没有办法再进行更改,就算是要种植粮食,那也需要等到明年去!”

朱棣甩出了这个严重的问题,他想要看看这孩子的表现。

其余大臣也才意识到,是啊,如今适合种植粮食的时节已经过去了。

想要短期种植粮食,改善生活,目前而言无法做到……

哪有粮食能够在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季节种植?

很明显,这就是一个伪命题。

谁知,朱瞻离倒是不以为然,这个办法实在是太容易解决了。

“皇爷爷,可能你不知道,瞻离这里发现了一种可以在恶劣环境下种植的粮食,而且现在刚刚入秋,完全可以种植这新的粮食。”

朱瞻离轻笑道:“它的名字叫做土豆,只需要一个月就能成熟!”

土豆的种植季节一般在春天和秋天。

冬天和夏天不是不可以种植,但是会被季节所影响,得不偿失。

如今刚刚秋收,完全可以种植一个季节的土豆。

土豆目前的亩产量是在一亩七千斤。

到时候几十亩地,就足以供养那些个释放掉的几十万人吃喝。

原本需要几千千亩地才能解决的办法,现在只需要几百亩地就能解决掉,而且还不是所有的粮食产量。

这多好?

听到朱瞻离的话,底下的几名大臣还有朱棣,纷纷都愣住了。

亩产七千斤,秋天也可以种植,而且只需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收获!

这是神物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