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大佬不按炮灰套路走 > 第213章 仙界:纯阴之体,不当炉鼎(10)

第213章 仙界:纯阴之体,不当炉鼎(10)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大佬不按炮灰套路走!

流云仙帝伸手环抱住元初,将她按倒在床榻上,轻轻吻过她的眉眼,鼻尖,唇……

本以为可以按双修功法所述,一步步循序渐进。

谁知,元初反手将他按在身下。

流云仙帝不解道:“花菱,这是?”

未等他反应过来,元初的攻势如惊涛骇浪般袭来,一阵强过一阵,逼得他无力反抗。

流云仙帝的眸中渐渐染上欲色,声音克制而低沉:“停……别……”

元初攻势不停,再次吻上他的唇。

寝殿内压抑的喘息不断,衣物散落一地。

好在流云仙帝记得双修的事,运行双修功法,两道神魂在空气中亲密相贴,那种亲近的感觉比肉体的欢愉更让人心圆意满。

不知道过了多久,神魂才慢慢分开,回到各自的身体中。

还别说,元初的纯阴之体对修为进展很有帮助,双修完后,流云仙帝的修为有了明显的提升。

元初在位面待了一千多年,离开时,忍着撕裂神魂的巨痛,分裂出一道神魂,投放入原主的身体之中。

分出神魂会削弱她的实力,元初在任务休息空间休息了较长的时间。

待休息得差不多后,对系统道:“统子,将下个任务的剧情传给我。”

【好的,宿主。】

勺柯的母亲患有不治之症,即使身为大夫的父亲也无法医治。

母亲死后,父亲勺椿阳很愧疚,一心钻研医术,没有另娶。

一日,有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上门拜访。

表示家中的第三子赵匡很有读书天赋,但委实没钱供养,希望他成为勺家的童养夫。

让勺家供养他读书。

勺椿阳只有勺柯一个女儿,对她十分宠爱,自然不愿意她嫁人后受苦。

想着以后总要招婿,从小培养一个也好,少些隔阂。

至此,赵匡借住在勺家。

勺椿阳是个善良之人,把赵匡当成儿子一样,供养他上私塾,生活上也从未亏待过他。

或许赵家父母便是看重勺椿阳的善良,才千方百计地将儿子送到他家。

赵匡果然很有读书天赋,不负众望,考中了进士,在京城得到了官职。

按照当年的约定,他应该迎娶勺柯。

可已经官职在身的赵匡哪能看到上小县城一个大夫的女儿,朝中有大臣表示想将女儿许配给他。

为了前程和私心,赵匡不打算娶勺柯。

但是……不娶又怕被人诟病。

最后,赵匡心一狠,对勺椿阳出手。

找人污蔑回春堂卖假药害人,勺椿阳锒铛入狱。

勺柯为了能让父亲早日出狱,家里的钱全部用来疏通关系,最后连回春堂都卖给了同行。

待勺椿阳几年后出狱,已是物是人非,回春堂没有了,名声也毁了。

没几年,勺椿阳郁郁而终。

元初此次任务便是完成勺柯的心愿,不供养赵匡参加科举,让他不得好死,保住回春堂,让勺椿阳安享晚年。

接收完剧情后,元初对系统道:“统子,传送位面。”

【好的,位面传送中……】

宁安县,回春堂。

勺椿阳正在为患者诊脉,门外进来两大一小、衣衫褴褛的人。

勺椿阳不是一个势利之人,对于来回春堂买药看诊之人,无论富贵,都会认真对待。

他伸手示意衣衫褴褛的三人坐在一旁等候片刻。

赵氏夫妇带着八岁的赵匡乖乖地在一旁等候。

勺椿阳将眼前的患者诊断完,开好药,示意赵氏夫妇上前。

“你们谁要看诊?”

赵母带着赵匡走上前,扯了扯赵匡的衣服,示意道:

“还不快见过叔父。”

勺椿阳有些摸不着头脑,想了一圈,确定自己并不认识此人。

心想,或许对方没有钱看病,套个关系,好减免一些诊费。

勺椿阳是个心善之人,面对生活贫困的人,他只要拿回药材的本钱就行,于是道:

“这位嫂子玩笑了,我哪有这么大的侄子?你放心,我这回春堂一向公道,收费合理。”

赵母露出一个讪笑,解释道:

“我是勺大夫妹夫的表亲,孩子可不得唤你为一声叔父。”

赵母话音一转,面露愁容:“我来此并不是为了看诊,而是有一事相求。”

勺椿阳虽然心善,但也不是谁来求他,他都答应,连忙推辞道:

“嫂子的事,我不一定能帮得上忙。”

“勺大夫莫要急着拒绝,不妨听听我的请求。”

赵母来此的目的没有达到,哪能轻易放弃,真诚道:

“匡儿聪慧过人,颇具读书天赋,但……我们赵家连饭都吃不起,哪有银钱供他到私塾读书?”

“勺大夫只有一个女儿,想来以后要招夫婿,招的夫婿哪有从小培养的相处融洽?”

“匡儿心地善良,是个知道感恩的人,若以后学有所成,金榜题名,定不会辜负勺姑娘……”

元初刚进入位面,知道今日是赵氏夫妇送赵匡当童养夫的时间。

急忙从后院来到回春堂,刚好听到赵母在推销赵匡。

元初从后门走到勺椿阳的身旁,对赵母道:

“你的儿子又矮又丑,哪能配得上我?你不过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我们勺家凭什么供养一个不相关的人读书考科举?能不能考中另说,若是侥幸中榜,他能看得上我这个平民女?”

赵母被元初这么一打岔,心里有些急,暗骂勺大夫女儿被宠坏了,没点教养,大人说话小姑娘插什么嘴?

当然,她也只是想想,面上没有表现出一点对元初的不喜。

赵家已经揭不开锅很久,如果勺椿阳不收下赵匡,只能卖到富贵人家当小厮。

若那样赵匡的一生就真的毁了。

赵母咬了咬牙,对勺椿阳道:“勺大夫,请你收下匡儿,我们家连锅都揭不开,真的没有能力供他读书,如果勺大夫不放心,我们可以签契约。”

勺椿阳有些动容,可怜天下父母心,若非万不得已,谁会将孩子送离身边?

正好回春堂缺一个学徒,不如收下?

元初见勺椿阳面上有些动容,出声道:

“爹,世间可怜之人多得去了,你帮不过来!如若你真的缺人,在街上随便拉一个乞丐,都比赵匡好上一万倍。”

元初说着,直接走出回春堂的大门,朝一个小乞丐的方向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