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大佬不按炮灰套路走 > 第215章 养成:童养夫金榜题名(2)

第215章 养成:童养夫金榜题名(2)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大佬不按炮灰套路走!

元初将隔壁的卧房收拾出来,铺上柔软的被褥,将买来的新衣服放入衣柜。

做好这一切,元初拉着莫谦进入卧房。

“阿谦,这就是你的卧房。”

莫谦看着宽敞舒适的卧房,心被触动。

来勺家前,他晚上只能睡在废弃不堪的宅子内,时常有蛇鼠蚊蝇出没,每当下雨,潮湿而寒冷。

“你一个人睡觉害怕吗?”元初看着莫谦的小身板,询问道,“晚上要不要我陪你?”

莫谦脸一红,连忙拒绝:“不……用。”

男女七岁不同席,莫谦可不想损害元初的声誉。

元初没有勉强,离开卧房的时候提醒道:“若需要什么可以对我说,我就住你隔壁。”

翌日,鸡鸣声响起,天还未亮,勺椿阳就敲响了莫谦的房门。

“现在已是五更天,赶快起床。”

被褥实在太暖和舒服,莫谦有些睡过了头,听到敲门声,立即穿好衣服起床。

莫谦梳洗完,被勺椿阳安排烧水做饭。

莫谦一声不吭,面上没有一丝怨言,利落地干着活。

勺椿阳摸了摸胡须,这小子手脚还挺麻利,不过……想留下来当童养夫没那么容易。

没一会,元初也起床了。

勺椿阳面对元初,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温声道:

“柯儿怎么起这么早?你可以多睡一会,是不是莫谦那小子干活声太响把你吵醒了?”

元初扶额,都是嫌弃子女不勤快的父母,哪有纵容女儿睡懒觉的?

吃完早饭后,莫谦被勺椿阳唤到院前的回春堂。

指使他干各种事,擦桌椅药柜、辨别草药、核对草药等等,总之就是不让他闲下来。

“你把刚收入的药材记在账本上。”

莫谦沉默了很久,犹豫道:“我不识字。”

勺椿阳一愣,这小子干活利索,学习能力强,都忘记他不识字了。

就在此时,元初从后门走入,出声道:

“爹,我们送阿谦到私塾念书怎么样?”

勺椿阳想也不想,直接拒绝:“不行。”

他只想让莫谦受不了勺家的生活,自己离开,哪有心思送他到私塾念书。

勺椿阳的回答,在元初的意料之中。

“爹,抛开偏见,你觉得阿谦怎么样,聪不聪慧?”元初不急不缓地问道。

勺椿阳眉毛一挑,还别说,这小子确实不错。

元初见他面色松动,再加一把火。

“爹,你就送阿谦去私塾念书吧,以后他若金榜题名,学费可以从他俸禄里扣,若是他考不中,就让他在医馆打杂工。”

元初又补了一句:“若爹同意,我就学医。”

勺椿阳眸光一亮,他一直希望女儿可以传承他的医术,以后继承回春堂。

回春堂虽只是个小医馆,却是勺椿阳爷爷辈传下来的,到了他这一代,没有儿子,只能传给女儿。

勺柯不喜欢医术,勺椿阳一直头疼回春堂的传承问题。

不过是花几两银子送莫谦到私塾念书,就能让女儿学医,很划算!

勺椿阳生怕元初反悔,立即道:

“一言为定,柯儿不许反悔。”

元初微微一笑:“决不反悔。”

翌日,勺椿阳、元初和莫谦三人来到私塾。

让元初意外的是,赵匡也在!

赵氏夫妇从回春堂离开后,实在舍不得将赵匡卖给富贵人家做下人。

找上一户姓王的商贾之家,王家有两个儿子,但都不是读书的料。

赵母把赵匡夸的天花乱坠。

王阔本想拒绝,转念一想,投资货物不如投资人,反正王家也不缺念书的那点银子。

王阔不傻,不相信赵母口中童养夫那套。

直接签了契约,若王匡能通过明年的县试,就继续供养他念书考科举。

若不能,就赔偿念书的学费或卖身给王家一辈子为奴。

王家的管家为赵匡报完名后,提醒道:“争取通过县试,别让老爷失望。”

赵匡无奈地点点头。

赵匡今年八岁,以前上过一年私塾,后来赵家没钱,只能在家学习。

他是有学习天赋,却不到天才的地步,想要在九岁时,通过县试,何其之难。

正压抑时,他看到元初三人。

赵匡的视线最后落在莫谦身上,他是勺大夫的女儿从街上带回来的小乞丐。

想不到他真的成为了勺家的童养夫。

不过是小乞丐,勺大夫为何选他,不选自己?

赵匡嫉妒之心油然而起。

元初瞥了一眼赵匡,拉着莫谦站在一旁等待勺椿阳报名。

报好名后,周夫子为莫谦安排了座位。

元初看向莫谦,鼓励道:“好好念书,若有不懂可以询问夫子,回家后也可以问我。”

元初笑意盈盈,如出水芙蓉,一颦一笑间,可窥见长大后的倾城之姿。

私塾十四五岁的少年,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她的身上。

莫谦见状,连忙催促道:“阿柯,你和勺大夫快回去吧。”

元初和勺椿阳回到回春堂。

元初履行了承诺,跟着勺椿阳一起学医术。

“柯儿,你把回春堂所有的药材认一遍,再记下其药性。”

勺椿阳丢给元初一本医书,上面是各种药材的图谱和药性的介绍。

元初本来就会医术,为了不让自己的医术显得突兀,认认真真地看起了医书。

勺椿阳见元初一副专心的模样,摸着胡须,点了点头。

三个小时后。

“爹,我已经记下所有药材的药性。”

勺椿阳挑眉,一脸狐疑地看着元初,回春堂少说也有上千种药材,别说三个小时,就三年都不一定能记下。

元初知道勺椿阳不信,于是道:“你可以考考我。”

“好。”勺椿阳随意说了一种常用药材的名称,“甘草。”

元初从一个药柜中取出一片甘草,放到勺椿阳的手中,侃侃道:

“甘草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外皮褐色,里面淡黄色,取根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益气补脾等功效……”

勺椿阳点了点头,觉得甘草这种药材太常见,不足为奇,又报了一个别的药材名,“虎杖。”

元初微微一笑,再次从药柜中找出虎杖,不急不缓道:

“虎杖叶宽卵形,茎直立,性微寒,有利湿退黄、散瘀止痛等功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