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 第2章

第2章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元兴补天录之丁令威!

据这位赖大师说:原来村口这七棵古柏,恰成一个北斗形状。

北斗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世世多有细微的变化,而这些古柏的位置,暗合了史上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的北斗星相。

更神奇的是,这夏柏村族祠所在,正是这个北斗勺柄所指向的北极星位。

不知是贵宗的哪一代先祖,延请了一位绝世高手,立族祠于此北极星位,布下一个巧借星斗之力的风水局。

按此布局,这一族之内,所出大富大贵之人,将会如同这七棵古柏的树叶,代代相继,难知其数。

那几个老叟听到这番说法,彼此对看了一眼,先是面面相觑,突然就一阵哈哈大笑。

赖氏见这些村民难知难信,也只一笑,不再多言,收拾好零什,长袂飘飘,走了。

这赖姓风水佬走后,村中人偶有说起此事,都只当个笑话来听,根本没人会把它当真。

世间的风水佬,就算再巧舌如簧,神乎其技,对生人生地,也不过只能骗上个十年八年。

而村民们祖居于此,对古柏树上的每一个枝桠,熟知得如同村中的每一个门阙,自然不会上这种当。

谁都知道:这整个夏柏村,哪里出过什么大富大贵之人!

举目四望,合村都是庄户人家,以鱼米为食,桑蚕为生,日子都过得捉襟见肘。

大富大贵?别说在本支族之内,从来未曾出过这般人物,从乡老耳口相传来看,就连这几株夏柏之下,也未曾有什么像样的大人物打马路过。

且不说杭城里的那些达官贵人、才子名士,就单单看这当地父母官,在一地生民眼里,他们自然也是些大人物。

立县几百年来,本县实任县令,任期短短长长,尽数算上,已有数百人。

往上细细数去,这些父母官们来来去去,都未曾有一人造访过这夏柏村。

村落之小,不但没有大人物造访,连绝大多数族人,辗转生死,他们一生的心力,也都只耗散在这方圆十几里地里。

他们所有的生老病死、悲喜苦痛,无人关心,无人在意,似乎连天地都漠然不知,怎么会和天上的星斗扯得上关系?

村民们说到这个,往往大笑,以示不信,但这个风水佬的话,却被他们代代相传下来,成为一个村庄的期许。

毕竟,在夏柏村人看来,自己虽然庸庸碌碌,但从合而为一族来看,自己这一族姓,却并非毫无可夸耀之处。

有些黄毛小子,每见村落鄙陋,生起妄自菲薄之心,老辈族人见了,不禁暗暗蹙眉。

蹙眉之下,自然是有一番触及灵魂的说教:

后生仔,往远里看,有家谱为证,明明白白,我们可都是西汉留侯张良的后人。宗祠门前,更是高悬着“清河衍派,百忍传芳”八个斗大的正楷颜字,端庄静穆,令人肃然起敬。一望即知,这绝非寻常门户。

从近里说,距离虎坼镇不远的南浔镇上,就世居着另一支张家,人称“张家的才子”。

当时的湖州,富豪家族众多,在巨富大族中,有一个公认的排称,所谓“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

南浔张家,正是这头号的“四象”,在江南八府一州里,都是数得上的响当当人家。

进入民国,这南浔张家的家势,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声惊海内,名动亚东,顺便也震了一下巴黎和伦敦,这无需赘言。

而这大名鼎鼎的南浔张家,细说起来,却与夏柏村这个张氏本出同宗。

原来,南浔张家,和夏柏村的这个张家,往上细数,都同出自一位老祖。这位老祖搬到湖州后,子孙开枝散叶,这才有了南浔、夏柏这两支。

这般说来,我们夏柏这一支张姓,自然也是小视不得,虽说今日垂翼耷首,低调犹如鹌鹑,但谁又敢说,他日就不能荣华富贵,璀璨犹如星汉呢?

这么一番教训,往往说得年轻人无言以对,讷讷而退,心里直道:这老爷叔真聒噪,一味卖老,下次可要离得远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