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保洁阿姨带麻将穿越后 > 第64章 秋收

第64章 秋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保洁阿姨带麻将穿越后!

“娘,那王掌柜的跟咱们家有亲戚吗?”,回去的路上,林北媳妇疑惑的问林老太太。

“他跟咱们哪有什么亲戚啊,就是见过几回!”,林来太太答道。

“那您刚才对他的事儿怎么那么上心啊?”,林北媳妇壮着胆子问道,没敢抬眼看林老太太。

“你个傻孩子,我还不是为了你们呐,更为了我早点抱上孙子,哼!”,说完转身走了。

惊得林北媳妇赶紧追上:“娘,您再着急也不能找外人呐!再说林北他也没毛病,我明天就去敦煌,不怀上绝不回来,您看行吗?”,说着都带上了哭腔。

逗得林老太太哈哈大笑,冲着她额头轻轻的弹了一下,说道:“想什么龌龌龊龊的呢,傻孩子!我是打算让他把林北换回来,要不抱孙子不得等到猴年马月啊!”。

“啊,这么回事儿啊!吓了我一大跳,还以为您要那什么呢!只是娘,我姐能同意吗?”,林北媳妇松了一口气说道。

“她有什么不同意的,事在人为吗!等娘去说去,那王掌柜的到敦煌一样开糕点铺,他们商人家,也不守着一亩三分地,哪赚钱到哪,放心吧!”,听完这话,林北媳妇破涕为笑,扯着老太太的胳膊回家了。

秋收是古代农民最期盼的时刻,一年的口粮、税粮,或者能不能有点富余都指着秋收了。

年成好的时候,粮食打的也多,除去交税的,再留够下一年的口粮和种粮,剩下的还能卖一些添置家用,置办点衣服年货好过冬;

年成不好的时候,交税都未必够,更别提人吃家用了,还得借贷着周转度日,那就艰难了。

今年的年成显然不太好,自打林南穿越过来,一共就赶上两三场雨,春天种的第一茬粟米,也因为干旱长的不好,被林南拔了。

这不,林老太太一家种的粟米,收成就不怎么样。

林老爷子、林老太太、林北媳妇儿和林南四人是主力,柳月和柳阳负责捡没收起来的。

几人忙活了两三天,就收完了,显然是收成太低,产量连丰年的两成都不到,看的林老爷子唉声叹气的。

“我说老头子,这年成就这样,谁也没办法,你可得放宽心啊!现如今我们都是月月挣工钱的人,没了粮食咱就花钱买,你姑娘还能看着你挨饿不是?”,林老太太宽慰着。

“哎,我没事儿!姑娘儿子都有出息,老汉我心里不慌,种了一辈子地,荒年也挺过多少回了!只是辛苦一年,就打这么点儿粮食,心里难受啊!”,林老爷子说着,默默的抽着嘴里的旱烟。

自家的收成就这样了,别人家的也一定都不乐观,林南打算去看看她种的白叠子和芋头,因为都种的晚,估计现在收还不到时候。

有喷粪式飞机的灌溉,白叠子长势不错,看来明年林南浇水的时候,要把林北家和四个老头种的都带上,今年是她疏漏了,压根没往那想。

此时的白叠子,已经显出它即将要成熟的样子,林南也认出它是什么了,在楼兰见那些羌人穿的棉布衣服,林南就心中一动,有了些猜测,如今证实了,没错,是棉花。

摸着那毛茸茸的白絮,林南很感慨,这是柳大卖了几年命换的,还真是物有所值,这时代冬天最难熬,每年都有冻死的,荒年的冬天,一定既有冻死的又有饿死的。

有了棉花就不怕冻死人了,不知道这些棉花的产量会有多少,但不管多少,林南都打算明年大量种植。

三百亩荒地只开出十几亩,用来建养鸭场和种芋头了,要是都能开垦出来,种上棉花和芋头,林南有把握,不光能挣不少钱,还能养活不少人。

羽林村的秋收基本结束了,只有林南家的六亩白叠子和两亩芋头,还在地里长着。

收税的大部队,也准时的开进了村子,领头的正是关内侯贯家的公子,两侧跟着五六十人,有他自家侯府养的护卫,也有官府的士兵。

原来贯侯爷因军功封侯,食邑三百户,包括羽林村和附近的几个村子,每年秋收交的税,都是交给他家的,并不交给官府。

这关内侯府,是玉门县最大的势力,县衙的二把手钱县丞还是他女婿,所以即使是县令杨仁,也要给几分面子。

每年收税的时候,县衙都会派些捕快协同办理,因为他自家收税可能人手不足,即使是关内侯,也不允许豢养多少私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