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王小C神游记 > 第七十一回 黉堂岭范仲淹苦读 醴泉寺黄鼠狼报恩

第七十一回 黉堂岭范仲淹苦读 醴泉寺黄鼠狼报恩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王小C神游记!

只见这位老者身材瘦小,头细脖子长,耳朵短而宽,眼睛不大,全是黑眼仁,满脸棕黄的毛发,活脱脱就是一只直立行走穿着衣服的黄鼠狼。

老者对五胆臣说道:“三儿,赶紧把人解开绳索。”他的语气不容置疑,五胆臣亲自解开了绑在王小c身上的绳子。老者接着说道:“你们说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绑人?今天你们要是不说清楚,我跟你们没完!”

三人面面相觑,小文正是最小的兄弟,也是最受宠爱的一个,他说道:“大哥,这都是误会,我们解释清楚就好了,您别生气!”

“误会?有什么误会要把人绑起来啊,连日来我看你们鬼鬼祟祟,你们到底在忙些什么啊?”

“大哥,我们哪敢行不义之事啊,您对我们的教诲时刻谨记于心,您就放心吧。”

王小c一听,看来这个黄鼠狼还是非常正派的,而且说话很有权威,让三个寨主十分信服。老者转头对王小c说道:“请您不要见怪,我的三个兄弟多有冒犯,他们不懂事。你们三个还不赔礼道歉!”先忧将三人一听,也不做任何辩解,给王小c身鞠一躬,说了声“抱歉“。王小c有点儿不好意思,也回了个礼。老者继续说道:“他们三个做了什么错事您就直接告诉我,我来收拾他们。别看我一把老骨头了,对付他们我还是有力气的,咳咳!”

王小c正要说出他们盗取莲花山金莲一事,只见三寨主在老者身后挤眉弄眼,一个劲儿地摆手,老者感觉身后有动静,缓缓回头看了一眼,三寨主立刻恢复如常,不敢造次。老者说道:“您说就行。”

“其实也没什么,都是误会,您一来这不就把误会解开了吗?没事了。”王小c心想恐怕内有什么隐情,我一个人深陷险境,说出实情也未必能够安然下山,还不如卖他们一个人情,替寨主们瞒着。“老人家,敢问您是哪位?”

老者哈哈一笑,让先忧将搬来一把椅子给王小c,自己坐在了中厅之上中间的那把椅子上,先忧将三人一直站在身侧随时侍候。老者说道:“我姓范,这帮兄弟们都叫我范老大,这三位都是我的小兄弟。”

原来,范老大虽是大哥,却不是寨主,先忧将排行老二却是大寨主,老三五胆臣是二寨主,老四小文正坐的山寨第三把交椅,所以才出现了寨主之位和他们之间的称呼不一致。而且这位范老大在罴子窝不光声望大,岁数也最为年长,已经一千多岁了。

王小c“哦”了一声,报了自己的名号,突然又想到了什么,问道:“范老大,我还有一事不明。三位寨主的名字很有特点,我听着好像都跟一个人有关系。”

“你说的不错,他们三人的名字都是我给起的,用的都是一位故人的名号,他就是北宋时期的范文正公......”

范老大所提到的范文正公乃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他本是官宦世家,可是造化弄人,范仲淹出生第二年,父亲就不幸去世了,范家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孤苦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官绅朱文翰为妾,也就是现在和章丘接壤的滨州邹平。

范仲淹和章丘也有着不解之缘,他20岁那年听说章丘境内长白山的黉堂岭有座醴泉寺,寺里的长老很有学问,便萌生了去那里读书的愿望。经过和母亲反复商量,母亲同意了他的想法。于是,年轻的范仲淹离家来到长白山,进了醴泉寺。

醴泉寺住持法号慧通,学问极为精深,见范仲淹志向远大、求学心切,便对之惜爱有加,倾心向他传授《易经》《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诗词歌赋知识,在生活上也处处照顾他。可是这却引起了寺内一些小和尚的嫉妒,他们常常故意吵吵嚷嚷扰乱环境,还想出各种恶作剧的方法来戏弄范仲淹。为逃避寺内喧嚣,范仲淹在醴泉寺南边山坡上找到一个僻静山洞,经常一个人来到洞内读书。

当时醴泉寺内僧人的生活也很贫寒,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僧人们要四处化缘才得基本温饱。但这些生活上的窘迫和困苦对一心求学求知的范仲淹没有造成丝毫影响,他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下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己的乐趣。这就是民间流传的“划粥断齑”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范仲淹一个人在月下静静地读书,慧通长老见了,就拿出一块面饼悄悄地放在石桌上,然后走开了。时间过了很久,专心读书的他竟然没有发现。等他起身的时候,那块面饼被他的衣袖扫落到地上,他弯腰拾起,又把它放回原处。尽管他的肚子饿得直叫,可他咽了咽口水忍了忍,想着先把刚才没有看完的书继续看下去。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一阵“吱吱”的叫声,一只黄鼠狼蹿过来,它一会儿看看桌上的面饼,一会儿看看读书的范仲淹,不敢动弹。它已经三天没有进食了,饿得两眼直冒金星,站都站不稳了。范仲淹听见旁边的动静,看到摇晃的黄鼠狼,立刻就明白了,他把面饼拿在手中,给黄鼠狼递了过去。黄鼠狼欣喜莫名,叼起那块面饼钻到了一棵紫荆树下。

以后,每逢范仲淹在此读书,黄鼠狼都会陪在一旁,范仲淹也会分享食物给它。就这样过了几天,黄鼠狼突然“吱吱”叫个不停,用嘴撕扯范仲淹的衣服,意思是要他起来。范仲淹不解,但也由着它来。黄鼠狼把范仲淹引到那棵紫荆树下,一边叫,一边用爪子抓地上的那个洞口。好奇心起的范仲淹拿来一把铁锹,照着洞就挖了下去,刚挖了一尺多深,碰到一块青石板“咚咚”作响。等他掀开石板,被眼前出现的景象惊呆了,只见石板下面满满当当放的全是白花花亮闪闪的银子。

范仲淹心想这是怎么回事,是谁放到这儿的?他看了看神情骄傲的黄鼠狼,心里又想,难道是它为了报恩,嗨,我读我的书,怎能为金银所动。于是,他又把石板原封不动地盖回原处,黄鼠狼似乎也明白他的想法,便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范仲淹在长白山醴泉寺这样过了差不多三年,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渐渐地,醴泉寺和长白山上的书籍已不能满足他的阅读需求,他已经做好了走向广阔天地的一切准备,果然日后凭借着自己的才学功成名就。

有一年,长白山的醴泉寺大殿突遇火灾,殿宇毁坏严重,住持欲修寺院却苦于没有足够的银两,僧人们想起了官居高位的范仲淹,希望他能帮上一点忙。老和尚派人到京城找到范仲淹,没想到他虽然热情款待,但并没有赠与银两,也没有给地方官写信,只是送了茶叶一包。来人悻悻而归,众人皆言范仲淹位高心疏,甚至还有人说他忘恩负义。数日之后,住持拿出范仲淹所赠的茶叶来招待客人,结果却发现从茶盒中掉出一个纸条,上写:东院有地穴,中藏一匣银。半数修寺庙,半数施孤贫。

僧人们半信半疑,忙取来工具,按照条文所示,在紫荆树下挖地几尺,没想到竟然真得挖出数百两白银,众人大惊且喜。待到庙宇修成之后,余下的银两则救济了穷苦的百姓。

黉堂岭上的黄鼠狼经常陪伴在范仲淹苦读,就是在这些通宵达旦的日子里,它也得以在经史子集和文化经典中徜徉,一颗心逐步丰实起来,渐通人性。在范仲淹走后,黄鼠狼进入深山老林潜心修炼,直至修成精怪。有一次在一个山谷之中,捡到三只被弃的小罴子,并把他们抚养长大,因感念当年范仲淹的一饼之恩,于是给自己起了姓氏便是范。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有一句叫人荡气回肠的千古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因他心怀社稷,廉洁奉公,以天下为己任,世人称他为“五胆忠臣”,死后谥号“文正”。所以范老大便给三个小罴子分别起名先忧将、五胆臣和小文正。

后来三个罴子在长白山上认识了一位师父,学会了一些本领,在罴子窝占山为王,自立为山寨之主。他们在范老大的教化之下,一心向善,从不做为祸乡邻的勾当,若有村民求助,他们还会替人解围。

范老大把前因后果讲述了一遍,王小c不住点头回应,想不到一个小小的罴子窝竟然还跟千年前的范文正有关系,真是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啊。范老大猛地咳嗽了几口,先忧将说道:“大哥,您今天说了太多话了,赶快回去休息吧。”范老大点点头,离开了。

五胆臣看着大哥身影消失,转头看着王小c,怒目而视,大喊一声:“来人呐,再把他给我绑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