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回到南宋做皇帝 > 第96章 医药监管司

第96章 医药监管司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回到南宋做皇帝!

当晚,太医院。赵盏等在东厢的医书馆内,医官奉了茶。他已心知肚明。从第一次见面,就看出了些端倪。随便开个玩笑,惹得赵婉大哭,哄都哄不好。这姑娘太脆弱,可不敢多说了。那既然两情相悦,何不成人之美?我才不在乎自己妹夫身份的高低贵贱,只要德行好,便是良缘。何况,身份不就是自己一句话的事吗?若赵婉愿意,想父母不会反对。一杯茶喝完,吴印还是没来见他。洪昶说:“臣去找他。太子驾到,竟还拖沓。”赵盏说:“高宗病逝,孝宗悲痛欲绝,也患了重病。最近太医院为了孝宗的疾病忙里忙外,咱们等着吧,不必打扰。”洪昶说:“太子想要见吴印,何必要亲自来太医院,直接让人召他来就是了。”赵盏说:“我与他算是旧相识,共患过难。见这一面本以家事为主,用不着摆太子架子。”洪昶让侍卫去门外提了水壶,为赵盏续上水。“既然他们没有心思管咱们,咱们就自己管自己。”赵盏说:“不错,既来之则安之。你安心的坐着,不用着急。”洪昶说:“太子都不急,臣急什么?”

两杯茶后,吴印才急匆匆的来见赵盏。吴印进到屋里,躬身下拜。赵盏说:“不必多礼,过来坐下。”洪昶将吴印让到赵盏对面,带着其他人到门口守卫。吴印擦了擦汗,不敢先开口。赵盏说:“你我首次见面,你也是这般紧张。那时我是景王府小王爷,如今是大宋太子,架子比以前大得多了吧。”吴印忙道:“不,太子是大宋未来的皇帝,太子的安危是天大的事,护卫必要严密,这不是架子。”赵盏说:“有人跟我说,皇家必然要有皇家的脸面,这架子就是脸面。保证安全是一方面,脸面威严是一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吴印站起:“是微臣思虑不周,请太子恕罪。”赵盏说:“你坐下。”吴印犹豫了下,只得坐下了。赵盏说:“我以为像你们这些医术高超的医者,见惯了生死,就不在乎什么身份地位了。”吴印的鼻尖冒出了汗水。从听说太子来太医院,许多年轻医官就慌了。高宗皇帝中风,太医院治疗多日,用了许多名贵药材,换了几次方子,高宗皇帝仍是殡天了。按理说,高宗年事已高,生老病死实属正常,怪不着谁。甚至有传言说高宗见了太子后,不几日就患了病。加之太子清算了秦桧等人,高宗根本就是被太子气死的,怪也要怪太子。可皇家之事,怎能按照常理思度?天子一怒,尸横遍地。真就是让太医院定罪,也没有什么好说,只得认命。又听说太子点名见吴印,便放下了心。吴印主要负责太医院与太平惠民局的联系,并未参与高宗的救治,铁定不是要追究高宗皇帝的死亡的事了。而吴印忙起来的确是进了某种忘我境界,什么重要的事都不在乎。听了通报,仍是将手头工作忙完才来。待到忙完了,见了赵盏,立刻慌张起来,心惊肉跳。听赵盏的话似有责怪之意,更加不知所措。手脚开始微微颤抖。

赵盏不与他玩笑:“你年纪轻轻,医术高超。江西防疫做的极好。江西的事,该杀的要杀,该罚的要罚,该奖赏的也该奖赏。”吴印忙道:“臣职责所在,岂敢居功?”赵盏说:“职责是职责,在职责之内将工作做好便是功劳。”吴印见赵盏说起自己的功劳,舒了口气,答道:“臣不敢要赏赐。江西防疫,惠民局局长柳华,和剂局局长辛夷与臣协作,太平惠民局医官出力最多。太子若要赏赐,请赏赐太平惠民局。”赵盏说:“太平惠民局与太医院不同,太医院只负责治疗皇家宗室的疾病。太平惠民局则是为了整个大宋百姓治病。他们该当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他问吴印:“你认为现在的太平惠民局能承担得起为大宋百姓治病的责任吗?”吴印说:“远远不够。太平惠民和剂局规模太小,人手不足。莫说整个大宋,连京畿周围的百姓都顾不过来。”赵盏皱眉。“大宋百姓患了病,该怎么治疗?全都去私人的医馆吗?”吴印说:“少数百姓去私人的医馆治病。更多的百姓患了病,都是硬捱着。捱过来便活着,捱不过来便死了。”赵盏问:“全是因为太穷了吗?”吴印说:“很多百姓吃穿尚且难以满足,哪还有钱去治病?就是因为百姓穷苦。”赵盏心说:“都说大宋富足,不过史书上的富足。绝大多数底层百姓依然是为了生存奔波劳碌,连病都看不起。”他想了想。“百姓穷苦,除了吃穿,没钱看病是不错。看病的花费太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吴印道:“太子所言不错。偶感风寒的几副药材,通常抵得上一户农家一月的口粮。重些的病,花费更是巨大。稍有家资的人还能负担,穷苦百姓便只能听天由命。若是碰上疑难杂症,则无法预计花费了。成百上千两也有可能,岂是寻常人家能够承担?”赵盏点点头。“所以让百姓能够看得起病,不至于面对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丢了性命。仅仅增加百姓收入还不够,更要降低看病的花费。两种条件缺一不可。”吴印说:“太子明鉴。若能实现,必定能救活许多人命。”赵盏问:“有什么具体的办法吗?”吴印说:“臣如今负责太医院和太平惠民局之间的日常联系,也与和剂局买卖过药材。详细的办法臣还没想出来,但降低百姓看病的花费,必定要大幅增加国库支出。扩大太平惠民局的规模,增加医师药师人数,增加药材的产量,价格便能降下来。”

赵盏摸摸下巴的胡茬。国库始终赤字,各方面都需很多支出。要想在全国范围内降低诊疗花费,每年投入的金银怕是要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两还不止。硬着头皮问:“你粗略估算,需要多少银子?”吴印说:“臣不好估算。各路的情况不明,药草在各地的价格也不同。若太子想要详细的结论,臣明天就启程,去全国各地调查,整理出一个结果。”赵盏说:“此事眼下还办不了。国库拿不出许多银子。你调查完了,我拿不出钱,岂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吴印眼中刚刚闪耀的光芒消散了。他作为医者,不求富贵,只求世人无病无灾,安泰享天年。可实际上,疾病无可避免,患病死亡比比皆是。救不活的是寿岁到了,明明救得活,却放弃治疗,眼睁睁的捱到死。不该这样,什么时候人命分了贵贱?穷人患病,难道就该死吗?佛家不是说,众生平等!唉,众生平等。什么是众生平等?众生平等,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虫子都有生存的权力。可,生存的权力不可能平等。穷人和富人,百姓和贵族,生存的权力可能平等吗?人和动物,人和虫子生存的权力可能平等吗?君王一句话,可以要千百人命。寻常百姓也可以随随便便踩死一只虫子。这世道本就没有公平可言。只求世间人都能仁慈善良。君王仁慈些,能少杀,尽量少杀些人。普通百姓仁慈些,如果不是必要,抬抬脚,放那只虫子一条生路。在这有时黑白颠倒的尘世间,学着稍稍仁慈一些,或许也是对自己的仁慈。当然,吴印可以这么想,他不用将整个王朝扛在肩上。此刻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足够了。假如有一天发达了,再想着兼济天下。而这些话可是万万不能与赵盏讲的,赵盏必定听不进去。

吴印留在太医院潜心钻研医术,不出意外,运气极好。过三四十年,在太医院做到顶天,也仅是正五品太医令。他绝不敢擅议朝政。人力渺小,救不下万千性命。他只想进一言,让赵盏能注意得到百姓就医瞧病的难处。赵盏一句话,足以顶得他奋斗一生。只是他实在想的有些过于简单了。赵盏看得到他的失落。“你以为我说一不二,无法无天,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吗?”吴印忙道:“臣不是这个意思。”赵盏说:“你不是外人,跟你交个底。国库没有多余银子,每年还要倒贴。经常拆东墙补西墙。我早已焦头烂额。每年我要筹措白银上百万两补贴国库,根本无力再从自己腰包里出钱了。大宋虽然丢了半壁江山,眼下的国土仍然很大,仍然有很多百姓。扩大太平惠民局规模,要新建衙门,征召医师药师。必定是一笔巨资,我变不出银子。”他接着说:“还有,要说服农户放弃种粮食,改种药材,又要教农户如何种药材。安排更多人去山中和荒野采药,药材的炮制,储存,分发。医师药师的地区分配,技能培训等等。不只是银子的问题,做起来非常复杂麻烦。”吴印点点头。“臣没想到这许多。”赵盏说:“我坐着这个位子,必然要想的多些。你说的,我记在心上。如果事情是对的,定要去做,不能因为麻烦便放弃了。现在没有银子,以后一定会有。我需要时间,待到时机成熟,一切自会水到渠成。”吴印沉默片刻。“今天的话,臣会替太子记着。”

赵盏说:“替我记着还不够,你得帮我。”吴印神色微动。赵盏说:“民间私人的医馆中,是否有庸医,甚至是滥竽充数的假郎中?”吴印答:“必定有,说不定不是少数。臣与惠民局在民间行走见过些。庸医医术不高,不敢乱用药,进而耽搁了病情。最可恨的是假郎中根本不会瞧病,竟敢乱用药草,乱下针,小病却给治死了。京畿周围的医馆此种情况屡见不鲜,其余各路只会更加严重。臣看在眼中,无能为力。”赵盏说:“我若是给你这样的权利,让你监督那些民间医师药师,你愿意不愿意接下?”吴印盯着赵盏的眼睛,他以为赵盏在玩笑。赵盏的眼中没有丝毫戏谑的神色,手握国家大权的太子怎会随便开玩笑?赵盏每天忙于国事,为何忽然来太医院?定是国家大事,这便是国家大事了。吴印克制住激动的心情:“臣现在不过是正八品太医师。如何监督民间医师药师?”赵盏说:“你不用在意品轶。该有的品轶,自会给你。最高正五品,再往上属于重臣,我自己不能做主。需要与宰执共同商定。我打算先行一步,等有成效再放在桌面商议。”正五品已是年轻太医不敢想的高位了。毕竟整个太医院只有一位正五品。从正八品直接提拔到正五品,飞黄腾达。吴印难掩脸上的激动。赵盏问:“你愿意不愿意?”吴印擦擦汗水。“太子但有差遣,臣定当竭尽全力。”赵盏说:“这是大宋的新衙门。还不能在全国设立,只在京畿设立一处,作为试行。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最终推行全国。刚说太平惠民局的两位局长做的不错,交给你做副手。太平惠民和剂局主官重新提拔。”吴印说:“谢太子恩典。新衙门做些什么,还请太子示下。”赵盏说:“京畿内所有民间的医馆都由新衙门监督管理。制定行医规范,对医师药师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发放医师证和药师证,持证上岗。没有证的不许营业。将证件装裱挂在门口或者大厅内,不定期检查。无证擅自营业的医馆重罚。有证件的,违反了行医规范,按照规范惩处。因为行诊用药导致病人死亡,由你们进行核查。若属实,吊销证件,查封医馆,相关人员交给当地衙门审判。新衙门主要的目的,规范民间医师药师,不允许滥竽充数。朝廷还没能力降低治疗花费,退一步定要保证百姓的就医安全。”吴印的额头又冒出汗,忽然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赵盏说:“暂定新衙门名称为医药督管司。主官医药监,正五品。副官医药副监,从五品。其余的由吏部协调安排。医药督管司的人员,由你们三人在太平惠民局和太医院选用。”吴印起身行礼:“臣定不负太子期望。”赵盏将茶杯放下。“医师药师的证件,不能白给,得收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