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叶落离木生 > 第63章 颜锦书认祖归宗

第63章 颜锦书认祖归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叶落离木生!

早有王府侍从去给颜府递了信,等他们在颜府正门下车时,颜将军亲自在大门台阶上等着。一看见他们便笑脸相迎,有些谄媚的味道。

叶黎安慢悠悠的下来,在后面磨蹭。晋王便放慢了脚步等着她跟上来,颜将军也不得不慢慢的走。

认祖归宗也是要讲究吉时的。这俩人不仅迟到,还这么磨蹭,真是快急死颜正廷了。

颜正廷的眼睛前后左右快速扫了一圈,微微贴近晋王,对他说:“待会儿还请晋王殿下帮衬一二,颜某提前谢过。”又咬字清晰却低声道:“待他日,颜某及犬子必将鞍前马后,至死效忠。”

晋王侧头看着颜正廷神色莫名的笑了笑,没说可,也没说不可。

他又回头看向叶黎安,站定等她走上来后,牵住她的手,一起在众人的各种目光中入座。

晋王早就跟叶黎安商量好,此次来颜府,不管颜正廷想做什么,叶黎安不仅要跟颜府断的干净,还要替颜瑾淑出出气才行。

晋王夫妇迟到倒没什么可挑理的。但见到颜如玉这个太子侧妃,颜正廷夫妇见到晋王夫妇,都该互相见礼。

但晋王夫妇像没看见一样入了席,颜如玉和颜夫人也像是没见到他们一般。除了她们二人,其他人无论老少都起来见了礼。颜如月看着父亲和母亲的脸色,行得十分纠结。

颜正廷在门口亲迎时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常礼,只好打着哈哈调和气氛说,今日是家宴,大家都随意些。

叶黎安坐下后才好好打量了一圈,发现这是会客厅的偏房,本是放着一大张圆桌,供节假日吃团圆饭用的。只是颜瑾淑从来没有在这圆桌上吃过饭罢了。

今日却在这偏房放了十张案几。东面连着正厅,如今用大幅的屏风拦了,屏风内侧放了四张案几。中间两张是颜正廷夫妇,颜夫人身侧是颜如玉,颜正廷身侧有一个长相俊美的年轻人正襟危坐。

叶黎安一看到这个年轻人就猜出是谁了。嘴角不自觉就挂了点坏笑,眼神飘向颜夫人。没想到颜夫人正巧看着她似笑非笑。叶黎安微一思索便知道她以为今天只是要将颜瑾淑除族,一下没忍住,笑容张扬了些,忙用手挡住。颜夫人跟颜如玉碰了下眼神,也心照不宣地掩唇轻笑起来。

北侧中间坐着一个胖老头,脸颊红扑扑的,一直笑眯眯的,显得眼睛更小了些。其左后侧坐着个婢女频频伸过手来给他擦汗。右手边的案几后坐着颜如月,左手是一个浓眉大眼的中年人,跟老人的五官并不相似,神情却一般无二。

西侧则是晋王夫妇。没想到的是晋王左手侧是左丞相段家的二公子段青云。许是因为跟颜如兰有婚约才受邀而来。

南侧左手起是颜如兰。中间是一个瘦弱干瘪的老头,喘气时的嘶嘶声在正厅都听得到。长相酷似老头的中年人,眼中似是只有父亲,脸色关切,尽心的照顾着老人,并不假手于人。

这么一圈看下来,倒真是家宴。

颜正廷等人都落座以后拍手上席。屏风两侧婢女鱼贯而入,放下了东西便出去了。等菜上齐后,颜将军给管家使了个眼色,管家出去时将屏风后的门关严了。没有多久,又听到了关了正厅大门的声音。院中窸窸窣窣的声音响了一阵,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

叶黎安觉得院中至少该有各府的亲信,其他府上过来的是要护着主子的安全。颜府的是要等着主子使唤的。可现在一点声音都听不到,显然是他们离得远,而且一步都没动,一声都没吭。

啧啧啧……怪不得能成为亲信呢,职业素养在这儿呢。

颜将军显然也在等人清退完毕。这会儿才举杯说,这是家宴,请大家随意之类的。开了席又不直接说正题,反而开始闲聊起来。

先向着南侧的老头大声问:“七叔公,冷吗?用不用叫人再给您拿个褥子毯子?”

叶黎安这才注意到那老头案几下厚厚的绒毯。此刻还是夏末,现在正值午间,外头可是酷热的很,这老头却冷成这样。

那老头喘了几下,摇摇手,费劲地大声喊道:“不……不用!够了,够用了。好着呢。”

那中年人对着颜正廷笑了笑,摇摇头。

颜正廷又回头向那北侧的老人以正常声音说道:“五叔,正廷记着您爱喝酒,给您备了几种上好的陈酿。您品一品。”

那老头桌边还真多放着两坛酒。

那老头笑得更开心了,点点头:“好好好!这才是好孩子。不像他们,天天管着我,不让我喝不让我吃,我都烦死了。”

说着自斟自饮喝了一杯,咂巴咂巴嘴,小眼放光,又喝了一杯。

旁边的中年人侧头皱眉,使了使眼色,那老头装看不见,完全不为所动。

那人没办法,轻声说道:“爹~”

胖老头才不情不愿的放下了酒杯,十分拒绝地夹了一棵青菜。

叶黎安虽然对这俩老头不太熟悉,但也算认识。这俩是颜家仅剩的两个族老。其实离着嫡系有些远了,都快出五服了,奈何颜府凋零,每逢大事必得请两位老人过来商议见证。

颜正廷再看向晋王夫妇,举杯招呼道:“晋王殿下鲜少来府中,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海涵。”

晋王举杯一饮而尽,微笑着并未说话。

大家闲聊着你一句我一句,吃了有一刻钟。

颜正廷又举杯,朗声说起了正题:“今日请晋王殿下、两位族老和段公子前来,是有些陈年旧事同各位商议,顺便请诸位做个见证。”

叶黎安眼看着颜夫人和颜如玉的表情变得幸灾乐祸起来。

“颜家福薄,二十几年前突遭横祸,族人凋零。颜某人侥幸逃得一命,本该随着父母兄长一起去了。想到颜家香火才咬牙忍到今天。每每想起父兄音容笑貌,无不潸然泪下,扼腕悲痛。”

说到此处,两位老人神情尽显落寞。颜家小辈儿都对这些事儿没什么感觉,可他们不一样。他们经历过那场横扫了颜府的瘟疫,他们见过一个个亲人爱人倒下离世,他们吐血哀嚎的声音愈老愈在梦中回荡。

喝了几杯酒的胖老头激动得眼泪都在打转,那旁边的中年人赶忙从怀中掏出一瓶药给他喂了一颗。

颜正廷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切,叹了一口气,说道:“逝者已矣,追思无益!颜某自承颜家门楣以来,无一刻不以父兄之求为求,无一时不以颜家之任为任。颜家如今人丁单薄,首当其冲的便是开枝散叶之任。”

颜夫人幸灾乐祸的脸瞬间垮下来,眼中染上了薄怒。

颜如玉不明所以,疑惑地看着父亲。

“可颜某福薄,这么多年来只得一子。”

屋内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看着颜正廷。只有晋王夫妇脸色如常。叶黎安甚至还察觉到了颜锦书探究的目光。

颜正廷继续说道:“二十几年前,颜某年少轻狂,与一女子相许终身。又因家族大任不得不接了本该属于大哥的婚约。后来才知道,那女子为我生下孩子,难产离世。”

这些事所有人都知道啊!颜瑾淑不是带回来了吗?又怎么了?

晋王夫妇和颜夫人在心中嗤笑,“难产离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儿,就他自己在那儿掩耳盗铃。

颜正廷又叹一口气,说道:“后来,我将那孩子接了来。其实并未带回府中。”

所有人都懵圈了。什么??

颜夫人心中更是:什么????????????

“那时接来的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儿是颜家子孙,女孩儿是那女子仆人所生,并非颜家血脉。”

颜夫人的脸上褪了血色,苍白如纸,颤抖的手紧紧地揪着锦袍,强撑着挺直的脊背。

颜如玉和颜如月关心的看了看母亲,又看了看父亲身侧的年轻人。

颜如兰本来一直在跟段公子闲聊,颜正廷说话之后低头坐着。段公子则正襟危坐聆听未来岳父发言。

此刻,颜如兰皱了眉头,看了看颜瑾淑,又看了看颜锦书,眼神最后落到颜正廷身上,眼露不满。在那不满转成鄙夷之前,闭上了眼睛,低头睁眼坐好,听父亲继续说。

而段公子微张着嘴,惊呆了的样子显得有些傻乎乎的。

只有颜家族中那两家人真心激动————开心得激动。

胖老头的儿子看他眼睛越来越小,脸色越来越红,又把一颗药丸拿出来备着。

瘦老头则喘得更重了,似是要说些什么,却被一口痰堵住,咳了起来。

不怪俩老头激动,他们都盼了多少年了。可这颜正廷不开窍,守着个黑心肝的母老虎,不纳妾也不急着生儿子。他们都替他着急。

本来一般嫡系无子要从旁支过继个男孩过来承家业。别人家的旁支可没有这么着急的。可是,颜家不同,这娶的可是当今皇上的表妹,文家又是个勋贵世家。而且,颜文氏看着柔弱,实则厉害的很,关键就是这个颜正廷,地地道道的耙耳朵,全无男子威风。

就算要过继个男孩,会从颜氏旁支选人?他们这两家可没有那样的实力和文氏那样的显赫家族相争。他们都担心颜正廷死了之后,颜氏所有的家业爵位都变成文氏的了。

而他们?呵~谁还会管他们?

但颜正廷若有个儿子就不同了,一笔写不出两个颜字,多多少少是个靠山。光是镇关侯的名头也能保他们无人敢欺,一生无忧。

他们眼神炙热地打量起那位年轻人。起先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以为这是给颜如月选定的人呢,还想着倒是年岁比如月大了不少,但还没问他们意思,也不好直接说出来。

结果,竟是颜家子嗣。

颜正廷的眼睛在屋中众人身上转了一圈,才朗声继续说:“当时,颜府惨剧时隔不远,颜某在京城根基未稳,不敢将他示于人前。于是将那女娃当成颜家人带进了府中,将男童安置于他处。如今,”他转头看向那年轻人,满脸的慈爱,有些自豪地说道:“他已长成,作为颜家人,是风是雨,也该出来担一担。对先人尽尽孝心,也对各位颜家族人尽尽心意。”

颜夫人倔强的脊柱终是撑不住了,脱力般扶着案几,颤着手一口将桌上的酒饮尽。

颜家旁支那四个人眼睛放光,欣慰地点着头。

颜如玉和颜如月同情地看着母亲,可人前终是忍住没有上前。

颜如兰微微蹙起眉,双手环胸,不知何时换成了像男人般的盘腿坐姿,心里想着这些年父亲的老谋深算和母亲的阴毒狭隘,甚是不屑。她盼着赶紧出嫁,就能远离了这样的后宅阴私。

不自觉的看着段公子笑了笑,想:这个呆头鹅该不是父亲这种男人吧?

转而又想到,嫁了人更是要困在后宅了。谁敢说段家后院就没有这些勾心斗角?

唉~若是女子也能从军从政就好了。想她颜如兰不辱簪缨世家之名,在演武场上较量从来不让须眉,只是生了这女儿身,白白浪费了天资。若女子也能如男子般顶起天,她誓要做那如不周山般顶天立地屹立不倒的存在。

可惜啊~只能天天看这种闹剧聊以度日。一想到以后漫漫人生几十年都要如此,恨不得现在就死了痛快。

“锦书!”

大家都看向叶黎安。叶黎安一直等着对颜夫人面露嘲讽,可惜颜夫人忙着心碎,顾不上看她。现在她察觉大家看向她,忙抬眼看向颜夫人,发现她正面色复杂地看着她,不知是喜还是悲,但眼里的嫌恶和讨厌还是一如既往地没变过。

叶黎安赶忙露出早已准备好的嘲讽。

颜夫人的眼中果然迸射出愤怒的光芒。

未等她俩较量出个高下,颜正廷的声音继续传来:“快上前认认人吧。这么多年未曾尽过孝心,合该好好磕个头。”

大家听得晕头转向,等着叶黎安的动作,结果发现那个面容俊秀的年轻人站了起来,利落大方地走到中央,拂袍跪在颜正廷前面,刚要说话,颜夫人开口说道:

“将军,如此大事,怎能办的这样草率?恐失了郑重之意。不若容妾去真虚观请个黄道吉日,禀告皇上、太后,再办得盛大隆重点如何?”

颜夫人看着颜将军面色恭顺,眼中却含着浓浓的警告之意。

颜将军打着哈哈道:“夫人不必担心,为夫早已去过真虚观了。今日便是难得的黄道吉日,族中长辈尽数在此,也算隆重了。”

颜夫人再要说什么,颜将军打断道:“锦书!还不快磕头?”

颜锦书马上开口:“不孝儿锦书给父亲和母亲磕头问安!”

说着便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