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叶落离木生 > 第68章 晋王吃醋

第68章 晋王吃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叶落离木生!

第二日,颜锦书和颜将军倒是没来。第三日,颜家递来了两张帖子,一张是拜帖,要于第四日来晋王府参见晋王和晋王妃,落的是颜正廷父子的名字。另一张,是请帖,请于七日后参加镇关候府的迎秋宴,落的是颜正廷夫妇和侯府世子颜怀明的名字。

原来第二日一大早颜夫人便进宫哭诉,没一会儿果真有宫里内侍跑来斥责。这位内侍都跑顺路了,根本不用人带路。

颜正廷顺着棍子往上爬,说自己愧对天恩,愧对太后的教诲,非要带着颜锦书进宫请罪。内侍官只好带着他们一起回去,到了宫门口请奏了皇上。

皇上略一思考便召进来了,他也想看看颜正廷藏了二十年的儿子什么样子。结果一看,皇上不禁替颜正廷感到悲哀,但暗自放下了心,脸色缓和了不少。

颜锦书一看到皇上便战战兢兢,眼神乱飘,行止动作一看就是纨绔子弟。

皇上在心里叹气,果然是妓子生的下贱胚子。他又想到另一个颜瑾淑,感觉叫这个名字的都没什么出息。

他满足了好奇心便要挥退这对父子,结果才发现颜正廷哭哭啼啼的说着什么。留神一听,全是什么微臣多年无子,颜家无后,才不得已将这个不成器的野种带进府中,至少是个男丁,总不至于让颜府没了人拜祭香火云云。

皇帝想等他哭完,再让他滚回去。结果不仅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还放声大哭,搞得他头都晕了。那个私生子颜锦书就缩在父亲后面,畏惧的抽抽嗒嗒哭着。这父子俩真是叫人烦不胜烦。

皇上开口安慰了几句,金口一开就说:“爱卿,不必如此自责。往后有了儿子相伴,家业爵位都有人继承,颜家虽然人丁稀少了些,总能开枝散叶,绵延千年的。”

闻言,颜正廷更是坐在地上拍腿大哭,涕泗横流,也不说话,就是放声大哭,哭得上书房的房顶都要掀开了。颜锦书则去抱住父亲的胳膊,轻声唤着父亲,低低哭着,一派柔弱相,尤其他还长得白肤红唇桃花眼,越看越像女孩子。

皇帝皱了皱眉头,有些恶心。

其实这已经是犯了御前失仪之罪,拉出去杖毙砍头都不为过,全凭皇帝心情。可即使是九五之尊,也不能全凭喜好做事,至少现在并不是杀了颜家父子的好时机。

于是,皇帝又劝了劝,最后让王司宫拿来了一对儿玉如意赐给了镇关候世子,又让王司宫跟出府去给颜夫人贺喜。皇帝亲切的问颜锦书的名字,颜锦书战战兢兢的报了前一日晚才跟颜家族人商议好的名字:颜怀明。皇帝笑眯眯的点头微笑,又夸奖了颜怀明同志的仁善纯孝,这才摆脱了这对烦人的父子。等他们踏出他的上书房时,皇帝长舒一口气,感觉比批一天奏折都累,摆驾景阳宫看悦妃去了。

颜怀明父子带着王司宫和一对玉如意回到家里。正巧文氏父子也在,一起聆听了皇上对颜夫人的贺喜之词。颜夫人万万没想到皇上的态度转变得这么快这么彻底。这不仅承认了这野种的身份,还承认他是镇关候世子,向她贺喜显然是要将他看作了颜家嫡子。

怪不得这对父子那么高兴,不知用得什么手段蛊惑陛下。果然,他身上流的血液里就刻着魅惑人的本事。什么桃夭桃仙的?呸!

文氏父子看着那对玉如意,对看一眼,马上转换策略,堆起笑脸向颜正廷道喜。玉如意倒不珍贵,只赐了一对玉如意反而有些像打发叫花子,但至少是有赏赐,那这赏赐背后的意义就容不得他们轻举妄动,按原先想的那般大闹颜府,凭三寸不烂之舌将那贼子赶出颜府。

颜正廷送走了王司宫,才转回头应付岳父和大舅哥。他让颜怀明叫人,文氏父子面色不自然的应下了。每个人还将自己身上的物件,选了一件赐给了颜怀明。颜怀明看向父亲,颜正廷佯装训斥道:“长者赐,不可辞!怀明啊!以后你要好好孝顺外公和舅父。”

“怀明知道了。多谢外公和舅父!”

颜正廷看着文氏父子暗暗肉疼的样子,心里爽极了。

他们来时都没准备什么,只能解身上的物件。毕竟皇帝都有赏赐,他们这些实在亲戚怎么能不赏点什么。可是身上戴的都是他们极喜欢的物件,个个价值不菲,赏的一点都不情愿。他们本想若颜家父子推托一二,就顺势拿回来,结果他们竟然这么不要脸。这下,他们不仅后悔来得太早,更怪颜夫人不仅没手段治不住丈夫,又愚蠢的让人骗了这么些年,而且还应该先进宫禀明太后和皇上再告知文家的。搞得文家这么被动,全是颜夫人不顶用之故。看眼前,那竖子将那价值连城的玉佩塞进怀里的时候,作为主母说一声“年轻后生用什么玉佩,快快还与长辈”,再教训一通“君子不夺人所爱”什么的,岂不两全其美?真是一点用都没有。

颜夫人才不说呢!别说她现在心烦意乱,想也想不到这点,就算想的到,为了看看父亲和大哥肉痛的样子也要闭紧了嘴巴,好好瞧着。

文氏父子回家的路上还在埋怨颜夫人。然后商量对这件事到底怎么办。这件事显然是不能着急的,如今皇帝都开了金口承认了他的世子之位,只能慢慢来暗下狠手才是唯一解决之法。但此事正在众人目光所聚之时,不可轻举妄动,至少——至少得等过了中秋节再说。

那头颜正廷却为了今日的战果兴奋不已。怪不得锦书不让他前一日请人来时一同禀报圣上呢,这借着颜夫人的告状装疯卖傻一顿,事情反而解决地更完美。

事不宜迟,送走文氏父子就让管家准备了三牲酒米,请族人,开祠堂,行了正式的认族归宗之礼。他拿出族谱,在空着的位置上郑重写下了“颜怀明”三字。

颜正廷得意:幸亏他明智,当时按下誊抄的文书让他空下位置不要写颜锦书的名字。他觉得颜锦书的名字虽然好,但到底是个妓女取的,而且颜家这一辈该排“怀”字辈了。若不排上,总感觉名不正言不顺。于是跟族人和儿子商议后又选了“明”字:希望颜家守得云开见月明,从此繁荣昌盛,开枝散叶,绵延千万年。

终于,颜锦书以颜怀明之名回归了颜家,成了尊贵的镇关候世子。

第二日礼成之后,颜氏父子跟族人推杯换盏很是庆贺了一番。胖老头醉的最早,还嚷嚷着要喝几杯,被他儿子好说歹说的架回去了。瘦老头也坐不住了,回去休息,他儿子有心与侯爷父子交好,磨蹭着不想动,直到颜怀明提了一句,他才像恍然察觉般将父亲带了回去。

颜正廷父子不敢醉,又低语商议了一阵,周边只留了颜怀明带来的哑奴侍候。

当晚,颜将军就带了礼物到颜夫人屋里扯闲篇儿,又是自责道歉又是嘘寒问暖的。颜夫人心里紧张,不知道他又要给她挖什么坑了。

当颜正廷开口要家里库房的钥匙的时候,颜夫人都不觉得意外,只感到另一只鞋子掉下来的释然。她自然不肯。而且颜正廷手里也有库房钥匙,为什么要自己手里的?

原来他是要府中大大小小所有房间门户的钥匙。颜夫人心里刺痛,也觉得奇怪,要这些做什么?

颜怀明一来,便要掌家了?可男子掌家也不是这样的掌法儿啊。

颜夫人磨蹭着不肯,颜正廷板起脸来软硬兼施,好一顿又训斥又夸赞的终究是把那一摞的钥匙要走了。

颜正廷再没回来。颜夫人也一夜未眠。她觉得自己人生中引以为傲的所有东西都在慢慢离她而去,坐在暗黑的夜色中感到自己孤独而凄凉。

颜正廷拿去给了颜怀明,父子俩让侍从守门,哑奴又盯着侍从,探讨到半夜才各自去睡。

第三日,颜家上下都看到成串的仆从抬着数不尽的箱笼到颜怀明的院中,不知何物。但颜夫人一听便知道是这些年的各类账簿和书契。颜夫人又被搅得没能吃下午饭。

她觉得自己的一切还是被那个叫做桃夭的贱人抢走了。

颜怀明迅速看了近几年的账簿,大致了解了一下目前颜府的财务。有些对不上的,许是下人做的手脚,有些可能就是颜夫人的手笔。但颜夫人是侯府的主母,颜府的一切都是颜家夫妇俩的,花的虽然多,但就算是花钱如流水,败家败光也是颜怀明这个晚辈没话说的。

再说了, 他看账簿可不是为了她。他必须尽快知道颜府和辽北军中的一切情况,才能向晋王投诚时知进退。知彼做不到,但连知己都做不到的话,晋王这样密谋大事的人怎么可能真的将自己看在眼里当回事儿?

颜怀明从早看到夜间,隔天就和颜正廷一起拿了王府回帖,备上厚礼去了晋王府。

他们到王府的时候叶黎安还在睡觉,她晚起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孙嬷嬷寻死几回都不得,于是执拗地不肯吃饭,闹着要绝食。

三位侍妾现在已经不来请早安了,改成了下午来吃茶闲谈。

卫奶娘还在关着,许是这两日还没查清什么。叶黎安不敢问晋王,怕他以为是催促,匆忙间出了差错造成了冤情。

世子这个小可爱越来越黏叶黎安了,叶黎安在孩子的笑脸和大眼攻势下全面投降,安心享受世子带给她的母亲的身份。她决定先给他起个小名“包子”,他胖嘟嘟的脸笑起来更像个包子了。

晋王倒是不知在忙什么,这两天甚少来后院。每次来都是匆匆看一眼就走了,连茶水都不曾喝过。

其实从镇关候府回来时,他就有些奇怪。路上闭着眼睛不说话。叶黎安看他也不像是累着的样子,心里揣测那他就是不想说话。叶黎安识趣的没上前搭话,一路安静地看街景。

当时,晋王看着开心看街景的叶黎安,心里很恼火。他从小自觉肩上重任,对自己的要求向来严苛,尤其是对情绪的掌控,从来都是收放自如。可是,看着站在颜锦书身边说话的叶黎安他还是不可避免的生气了。不过这气生的闷闷的,不好发出来,滋味有些酸溜溜的。

他试着转移注意力,思考当下的大事。通常只要开始专注于正事,心绪很快就能平复下来。但这次没用,眼前总是浮现树下那对俊男美女的身影,他们聊什么颜锦书笑得那么随意又开心?

晋王对自己感到生气,为自己不能完全信任阿妹,为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心绪,又为自己竟为了这种无关紧要的根本没有可能性的事情胡思乱想。阿妹是王妃,颜锦书是臣子,中间横亘的鸿沟他不信他俩会有勇气和心思跨过去。所以,他为着自己像世间那些狭隘嫉妒疑心妻子的俗气莽夫一样而生气,更有些难堪。

他不想说话!

但是,阿妹若是开口跟他说说话,他倒是……也可以……也愿意跟她聊聊天。正如去颜府时的一路畅谈。

可是,叶黎安很识趣。她并没有打扰“闭目养神”的晋王大人。于是,晋王大人一到王府便下车,留下一句“我有事”,去了自己的书房。

他当然有事。他每天的事务多如牛毛,理都理不完,幸亏有青松、常柏两兄弟和一众幕僚还顶用。

他用这借口,打算让王妃意识到自己的不可或缺,熬汤水做点心来前院找找他,关心关心他最近在做什么。其实,现在他也不是不能把所行之事告知于她。

但是等了一天一夜,她都没来。他去看了一次,后来忍不住又去了一次,发现她全没有伤心或者想念的样子。

他在心里取笑自己真是孩子气。

自颜府回家后的第三日,收到了颜府送来的两张帖子,全给王妃送过去,看看她的反应。青松说王妃看了看,随手放下了。他点点头,感觉那天的天气可真好,风清云淡,好似秋日的凉爽一下把夏末的闷燥扫干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