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官居一品 > 第75章 回乡

第75章 回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官居一品!

按礼部规定,地方官子嗣可在当地参加童试与乡试,在京官员子嗣则通通要回原籍考试,这也是岳西池明明身在京城,却要千里迢迢到博阳府考试的原因。虽说他爹在西屿关,可总不能让人家跑到边关去考试吧?所以也便回了祖籍。

苏茂谦眼前一亮,“当然要!”

苏惟生笑道,“那不就得啦,好男儿志在四方,多出去走走看看没什么不好,若不是脱不开身,我还想出门看看呢!”

曹承沛道,“那就三年后,南陵再见,击掌为誓!”

五个少年笑呵呵地击了掌,气氛这才活跃起来。

何轩坏笑着道,“承沛,那你这几年可得好好学,若是到时候连乡试的资格都拿不到,茂谦可是要怪你食言的!”

苏茂谦也笑眯眯地看向自家小表叔,“是啊,到时要是见不到你,我可是要哭鼻子的!”

曹承沛哭丧着脸,“我学!我认真学还不行吗?”

“哈哈哈……”众人都乐不可支。

何轩口中的“乡试资格”确有其事,并不是所有秀才都能随意参加乡试的。

在秋闱之前,有意参考的秀才们要统一参加由学政主持的“科试”,成绩分为三等,前两等可一举获得乡试资格,第三等则要考第二次,称为“录科”,通过的话也能参加乡试。

若前三等成绩不理想,乡试当年的七月下旬还会举行一次补考,即“录遗”,取中之后也可参加乡试。

若这三次考试都无法通过,那就拜拜了您嘞,三年后再来吧!

曹承沛院试考了个最后一名,无怪何轩有此担心了。

翌日五人便拖着行李,与博阳府众书生一起上了回乡的客船。与来时不同,回博阳府是逆水而行,便慢了许多,用了两天半时间才到博阳码头。

岳西池想着留在博阳念书的事,一路上归心似箭,打了声招呼就急匆匆走了。留下四人面面相觑,

“这小子是想娘了?”

苏惟生瞅自家表哥一眼,“我就不信你不想姑姑!”别说曹承沛,他自己也从没离家这么久过,实在惦记得很好不好。

见苏正武和忠伯都赶了车过来,苏茂谦歉意地道,“何兄,这次我们就不去你家了,明日在府衙门口见!”

他们都不曾往家中送信,但苏正文等人对院试后的流程都很清楚,也大概能算到他们归家的时间,想必是日日都叫了人在码头上等呢!

“好!”从前几个月是事急从权,如今苏家长辈都在城郊,自然没有再住何家的道理。

另外在船上时四人就说好要去拜访杭知府,此次院试能如此顺利通过,还多亏了杭大人的指点,既得功名,哪有不“谢师”的道理?

何轩想了想又问苏正武,“苏伯父,夫子可在府城?”

既要谢师,怎能少得了苏夫子,若无夫子多年来的悉心教导,自己怕是连县试的门槛都摸不着,更遑论得中秀才了,那才是正经拜过师的!

苏正武看出何轩的意图,目露赞许,脸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二哥放不下他那帮学生,早就回县城去了,你要道谢只能再等等喽!先回去歇息吧,这一路也累得不轻。”

何轩只好谢过苏正武,便回头上了马车。

苏正武看着自家意气风发的小辈们,笑呵呵地打趣,“小秀才公们,回家去喽!”

还不到苏正武家的田庄,苏惟嘉远远看到坐在车辕上的曹承沛,就欢天喜地地往回跑,“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等到了门口,刚下牛车,院子里就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曹承沛目瞪口呆,“这阵仗也太大了吧!”

“这算什么,你们是不知道,衙门送喜报来那天,附近的村子都轰动了!二伯父教出四个秀才,咱们家就占了三个,个个都才十来岁!要不是二伯溜得快,这院子的门槛都得被踩破,全都是想送孩子来拜师的!”

苏惟嘉一人锤了一拳,“好啊你们,真给咱苏家长脸!”

那倒也是,曹承沛即使姓曹,那也是苏家女儿生的啊!所以苏家这回在整个府城都出了一回名。

当然,最出名的并不是秀才苏正文,而是他那个年仅十二的族侄,阖府都知道的神童苏惟生。

三人听得瞠目结舌,苏惟嘉却还没闭嘴,挤眉弄眼道,“府城好多人家还找上门来,要给你说亲呢!想必德二叔那里更加热闹!”

苏惟生抚额,“怎的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家里恐怕早就闹翻天了,看来他得尽快回县城!

进得厅堂,便见苏老爷满面红光地坐在上首,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好几岁!

三人齐齐拜倒,“族长爷爷(曾祖父)!”

按辈分,曹承沛本来该叫苏老爷一声“堂外祖父”的,不过听起来实在太拗口,便索性跟着苏惟生喊“族长爷爷”了。

“好!好!”苏老爷忙让几人起身,站起来拉着三个少年郎左看右看,欣慰道,“都是我苏家的好儿郎!”

说罢又拍拍苏惟生的手,“你爹娘终于熬出头了!”他亲眼看着这孩子五岁开始顶门立户,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不容易呀!

苏惟生对老爷子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与亲近,闻言不好意思地道,“若不是得您与夫子的栽培,哪有长生的今日!请族长爷爷受长生一拜!”说着便又跪下去,诚心诚意地磕了三个头。

从一开始的分家、到后来的搬家、念书,乃至年初时的过继,哪一桩少得了苏老爷的帮助?就是这些年的生意,若无族中庇护,也不会做得如此顺利,就连如今办事得力的小柱一家子,也是苏正武送来的呢!

说来,老爷子一家对他说是恩重如山也不为过,虽他如今能力有限无法报答,却是早便记在了心中,一刻也不敢忘。

待与胡氏等人见过礼,简单庆贺一番,众人便早早歇息了。

这个田庄不是很大,却也有十来间屋子,苏老爷来府城不过就带了两三名老仆,再加上苏正武一家子和两个粗使仆役,倒是完全够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