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四合院:捡到秦京茹,全院羡慕哭 > 第407章 阎解放下乡

第407章 阎解放下乡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四合院:捡到秦京茹,全院羡慕哭!

深夜。

贾家饭桌上气氛沉闷,棒梗也没心思吃饭,手撑着下巴,小脑瓜都是那240块钱和满山遍地的牛羊。

平时最能吃的贾张氏只吃了3个窝头便摔筷子破口大骂:

“什么16岁下乡,这群官老爷,明摆着欺负人,说不定钱分没了,随便扯个理由故意不让棒梗去。”

“妈,小心外人听见。等两年下乡也一样。”

秦淮茹小声劝道,心里则是盼贾张氏喊的大声点,最好全院人都听见。

贾张氏轻哼一声,扔下碗筷回小床上生胖气去了。

贾东旭眼疾手快,抢过剩余的窝头开啃,边吃边说:“淮茹,我也觉得现在下乡有点亏。过去号召下乡都不给钱,突然给钱说明什么?”

秦淮茹眨眨眼,有些跟不上贾东旭的思路。

“说明没人愿意下乡,你瞧着,过几年肯定给的更多。棒梗还小,往后要是找不到工作下乡也不迟,咱们两手准备。”

“嗯。”秦淮茹连连点头,突然发觉男人自从双脚离地变聪明不少。

会动脑了!

其实对于棒梗下乡,贾家就贾张氏一人上心。

贾东旭和秦淮茹一样,更希望棒梗留在身边,将来当顶门柱。

同时夫妻俩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贾张氏送回农村老家。

不过现在家里正需要人,这个念头只好暂时搁置。

……

前院,阎家。

阎埠贵摸着黑和三大妈嘀咕了好半天,最终决定让老二下乡。

240块,他们两口子拿大头,给二儿子40块钱够用了。

反正养老有老大,就算老二下乡回不来也不要紧。

孩子多就这点好,养老不愁。

……

后院,刘家。

刘海中暗暗后悔,早知道下乡政策这么好,之前就不给刘光天张罗工作,白花一份钱。

他家情况和阎埠贵家一样,老思想,看重长子。

与此同时,刘光天在房间气的直摇床,下乡对别人来说是遭罪,他可不这么认为。

只要不在刘海中眼皮底下,去哪都行。

这一夜院里各家都没消停,小算盘霹雳吧啦的响个不停。

贾东阳倒是置身事外,办完事抱着秦京茹美美的睡觉。

……

翌日,贾东阳精神饱满去上班,刚到大门撞见阎埠贵直挺挺的站在门口。

他笑着打趣道:“呵,三大爷,搁这抢劫呢,吓我一跳。”

“瞧你说的,我想抢劫也没那实力。”阎埠贵自嘲了一句。

确实,他瘦的皮包骨,出去抢劫肯定被人打死。

“聊正经的,下乡插队这事靠谱吗?”

此时阎埠贵眼神凝重,脸上没有半分笑意。到底是自家孩子,还是有些不放心。

贾东阳抬头看看天,语气平静的说道:“大势所趋。”

“懂了,您赶紧上班去吧!”

阎埠贵侧身让开,心想贾东阳肯定有内部消息,所以才让棒梗提前下乡,跟着他学准没错。

……

南锣鼓巷,街道办。

贾张氏扭着大肥腚直奔主任办公室。

昨晚她琢磨半夜,还是不甘心到手的钱飞了,因此一大早过来讨说法。

街道主任看见贾张氏就头疼,心想这次来肯定也没好事。

果然,贾张氏一坐下就叭叭叭的说个不停。

听了半天,街道主任滋溜一口茶,“张翠花,咱们也是老交情,我也知道你家现在的情况。

可上面规定必须16周岁才能下乡,不要让我为难。”

“我不懂什么狗屁规定,我家棒梗下乡是为了支援农村建设,凭什么不让他去。”

贾张氏说的理直气壮,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棒梗是什么特殊人才!

街道主任好悬没背过气,哪有你这样的奶奶,让孙子小小年纪背井离乡,真丧良心!

再说建设农村需要的是知识青年,你家棒梗能干啥!

见主任不说话,贾张氏一伸手,“不让我孙子下乡也行,先把下乡给的240块钱给我。”

“……”

街道主任气的直翻白眼,辖区内有这种无赖真是倒大霉了。

哪个家伙告诉她下乡给钱的,这不添乱吗?

之后的半小时内,街道主任拿出一份文件,一条一条的给贾张氏解释。

奈何贾张氏就像个滚刀肉一样窝在椅子上直哼哼。

他嘴皮子都磨破了贾张氏愣是听不进半个字。

总之要么给钱,要么让棒梗下乡。

其实贾张氏也知道自己在无理取闹,可万一闹一闹就成了呢。

事在人为嘛!

街道主任这边也跟贾张氏较上了劲,灌了一口茶水继续说教。

最终贾张氏耗不住了,提提裤子走了。

街道主任如释重负,又给自己倒上一杯茶。

这时贾张氏突然杀个回马枪,“主任,我明天再来。”

“你……咳咳。”

街道主任狂咳不止。

贾张氏走后,几个戴红袖箍的大妈对她指指点点。

“张翠花真不要脸,想钱想疯了!”

“她就是占便宜的主,当初为了留住农村的土地不改户口,后来施行粮食定额来咱们这闹了一个多月。”

“等着吧,且得闹一阵子。”

“主任就是脾气好,她再来咱们直接把她轰出去。”

……

贾张氏回家往床上一躺,棒梗噔噔噔的跑来。

“奶,办成了吗?钱呢!”

“一边去。”贾张氏翻身闭眼睛睡觉,这会她可没心思搭理棒梗。

棒梗见此有些失望的坐门槛发呆。

午觉之后,贾张氏又精神了,扒拉一口饭继续去街道办。

院子里,大妈们开始唠家常。

聊天嘛,自然要找一个共同讨厌的人,骂起来才过瘾。

这会子贾张氏不在,说的自然是她家的事。

可聊着聊着二大妈突然看向三大妈:“他三大妈,您家解放也成年了,往后打算怎么办?”

三大妈无所谓道:“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当老人的能做什么,不过我不打算让他下乡。”

“对,孩子还是留在身边好。”

王大婶也笑着附和,眼底却闪过一丝精光。

一周后,街道下发的下乡名单赫然就有阎解放和王婶家的六根。

易中海拉着阎埠贵说:“老阎,下乡可就回不来了,你这不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吗?”

阎埠贵淡淡一笑,“老易,知道我家老二去哪下乡吗?就在咱家门口。”

见阎埠贵有些得意忘形,贾东阳赶忙咳嗽一声。

是的,阎埠贵还算有点良心,特意求贾东阳找街道给阎解放安排一个好地方。

当然他作为中间人阎家也给了一笔好处费。

其实现在下乡还有选择的余地,然而等过几年周边区县安排满了,那时只有边疆一条路可走,有多少钱也白搭。

阎埠贵这笔钱纯属打水漂。不过呢,贾东阳也没说,反正这老小子有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