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买个杀手回家,我成了小娇夫? > 第29章 误诊传闻,古镇繁华

第29章 误诊传闻,古镇繁华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买个杀手回家,我成了小娇夫?!

柳明安往侧边挪了一步,让姜凝完全暴露在三叔婆和三叔公眼前。

二位老人听到柳明安开口道:“三叔公,三叔婆,你们不记得了?她就是我从街上抱回来那个姑娘啊。当时还是三叔公您用牛车把她从镇上带回来的。后面是三叔婆您帮她清洗身子的,你们都忘了吗?”

柳明安说完回过头,朝姜凝使了个眼色。

姜凝会意,上前一步,向二位老人道谢:“三叔公,三叔婆,多谢照顾。”

二老面面相觑,呆愣在原地。

“丫头啊,你不是……不是……”三叔婆缓过神来,犹犹豫豫地想问什么,最终也没有问出来。

柳明安当然知道三叔婆想问什么,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道:“三叔公三叔婆,她叫姜凝,其实她手脚没断,就是皮肉伤,看起来太严重了,让人以为是断了手脚的。现在外伤好差不多了,人也就没事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三叔公恍然大悟。

三叔婆没说什么,眼中带着狐疑的神色打量着姜凝。她是帮姜凝擦洗过身子的,很清楚地记得姜凝那手脚形状都有些怪异,就像是被折断的,结果只是皮外伤吗?

但三叔婆转念一想,人家姑娘不就好端端地站在这儿吗?柳明安有什么理由骗她呢?

三叔婆不再纠结,笑着冲姜凝点点头:“姜丫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姜凝冲老人微微颔首,以示感谢。

三叔公“哈哈”一笑,又道:“明安啊,我还要赶着去给福生酒楼送柴,今天就先不跟你说话了,走了啊!”

三叔婆看着柳明安,有心想说些什么,又顾虑着姜凝,最后还是把话咽下去了,只招呼道:“明安,姜丫头,我们先走了啊。”

目的已经达成,柳明安笑着对二老道:“三叔公三叔婆慢走。”

“唷!”三叔公又一声吆喝,牛车缓缓向前滚动,没过一会儿就把柳明安和姜凝甩在身后。

柳明安等二老走远,柳明安转头对姜凝道:“我们也走吧。”嗓音清润,带着明晃晃的笑意。

之后二人又遇到好几个去赶集的村民,柳明安故技重施,主动上前打招呼,再顺势把姜凝的那套说辞说一遍。

姜凝知道,对于古代这种村庄而言,家家户户世世代代生活在一处,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秘密可言的。柳明安看似只跟四五个人透露了她的情况,但不出两日,整个荷花村的人都会知道她是个手脚健全的人。

柳明安和姜凝出了村子,顺了一条笔直的大道走,一路上绕过一片群山,又穿过一大片竹林,还从一条小河的石桥上走过,从天黑走到天光大亮,终于在一个石头牌坊上看到了“灵山镇”三个大字。

“呼~到了。”

柳明安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走了两个时辰,到底还是有些累,抬起袖子擦了擦额上的一层薄汗。往身侧一看,却见姜凝脸不红气不喘的,一点疲惫之色都看不见,跟个没事人一样。

“姜凝,你一点都不累吗?”柳明安疑惑不已。

姜凝正兴致勃勃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挑着担子的,背着背篓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正好应了那句“伛偻提携,往来不绝”。

听到柳明安问话,姜凝收回目光,淡淡回了句“不累”。徒步四小时而已,这点强度,不值一提。

“你觉得累?”姜凝反问道。

“有一点。”柳明安实话实说。

接着,柳明安就听见姜凝认真说道:“那是你太虚了。”

柳明安:“……”

这么直白,怪让人不好意思的。

“那你要歇一会儿再走吗?”姜凝又问道。

“不用”,柳明安斩钉截铁地拒绝,大步往前:“我一点都不累,刚才开玩笑的。”

姜凝将信将疑地跟上柳明安,顺着人流走进了灵山镇。

过了灵山镇那个界碑,街道就不再是泥泞土路,全都铺上了石板,多年来人来车往,石板棱角已被磨平,留下岁月风霜印记。

街道越走越宽,街道两旁挤满了小贩摊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看起来是个热闹繁荣的小镇。

只是走到某处,所有摊贩都消失不见,来往的行人也脚步匆匆,就算说话也压低了声音,像是一条喧嚣的河流被人用刀砍了一截。

姜凝跟着柳明安走在突然就冷清了下来的街道上,内心疑惑不解,直到看到一座宽大宅邸,上面朱红色的匾额上写着方方正正“宝吉县衙”四个大字,姜凝这才明白过来。

这里是官府,衙门肃静,不容喧闹,在这个时代,民畏官,当官的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属于特权阶级,自然是要避而远之。

衙门外一左一右站着两个佩刀的捕快,门口放着一面大鼓,姜凝只扫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跟着柳明安走出了这一段路,再次踏入闹哄哄的集市。

“这里不是灵山镇吗?为什么宝吉县的衙门设在这里?”姜凝问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宝吉县下面管辖六个镇,分别叫灵山、灵水、灵云、灵风、灵星、灵月,按照本朝律法,县衙门不可固定在一处,每个镇轮流驻守五年,现在正好轮到我们灵山镇,再过两年就会搬到灵水镇。”

姜凝懂了,这个制度现代也有,就是为了防止官府在一处待久了,形成自己的势力,老百姓只知知县大人,不知皇帝。

“那逢五赶集是只有官府在的那个镇才有吗?”姜凝又问。

“并不是,赶集的习俗是一代代传下来的,你现在看到的这些人,也不全是灵山镇的。” 柳明安看姜凝神色困惑,耐心解释道:“宝吉县几个镇离得不远,有些做生意的会互相走动。为了方便交易,避免时间冲突,每个镇赶集时间是错开的。六个镇分别在三、五、六、七、八、九赶集,咱们灵山镇就是五。”

姜凝还想再问两句,柳明安停下脚步,指着一块随风翻飞的蓝色旗帜对她道:“姜凝,福生酒楼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