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 第16章 这小子随了王家人的脑子

第16章 这小子随了王家人的脑子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那你先把《龙文鞭影》背给我听听。”沈信中一上来就出了个难题。

要说几篇启蒙读物,《三字经》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字文》平白如话,易诵易记,《百家姓》亦是句句押韵,就是三四岁小儿都能背得下来。

可《龙文鞭影》就不一样了,不仅字数多,还不好记。

但《龙文鞭影》不仅集合了历朝历代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还是集中识字的重要蒙学读物,这篇文会背会写了,才能为之后学习四书五经打下基础。

沈策点点头,张口就来:“粗成四字,诲尔童蒙。经书暇日,子史须通。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他背着背着便闭上了眼,开始摇头晃脑了起来。

声音抑扬顿挫,十分有节奏感。

一旁的沈清想笑又忍住了。

古文讲究韵律,吟诵时摇头晃脑确实能增强节奏感,便于断句和记忆,毕竟小孩子也不知这文章是啥意思,都是靠死记硬背的。

乡间小路上充斥着少儿的朗朗背书声,没一会儿把邻居都吸引出来了几个,就连沈信中的二儿子沈仲举都跑出来了。

大家看着那背书的男孩,下意识放轻了呼吸,并没有打扰。

四千余字吟诵起来还是很耗时的,一两刻钟过去,沈策才把整篇《龙文鞭影》给背诵完了。

沈信中老眼放光地看着沈策。

这小子是真能全文一字不错的背下来啊。

要知道《龙文鞭影》虽是区区几千字,可这篇文四字成句,两句押韵,两句两句的背倒也能容易记,可这么千余个句子连起来,就难了。

许多孩童都是背着背着便会颠倒了顺序,一句错,句句错,错多之后就再也想不起下头是什么了。

沈仲举有些诧异看向老爹:“爹,这娃不错啊。”

他可是知道这孩子并未念过书的,能把整篇《龙文鞭影》背下来不容易,且他听他一字不差,发音未有不准的,亦未有迟疑停顿,说明他不仅背得滚瓜烂熟,背后也定有人每日教授的。

沈信中点点头,接着四处看了看,起身从路旁捡了根枯树枝递给沈策:“来,你给我默一段看看。”

沈仲举更加诧异了:“他还能默?”

沈信中也不确定:“让他试试。”

沈策也没二话,蹲在地上就开始写了起来。

沈信中和沈仲举不由伸长了脖子看。

别人或许用树枝写字很慢,但沈策已经习惯用树枝写字了,手上都磨出了茧子,在黄土地上写字的速度不比用毛笔慢多少。

沈信中和沈仲举是越看越诧异。

地上已经被这小子写了一大片字,这字好不好暂且不提,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字竟没有一个出错的,且看这小子下手利落的劲,这是早已写熟练的。

好啊,这小子是聪颖又刻苦啊。

沈信中和沈仲举相视一眼,眼中都能放出光来。

心中不约而同冒出一个念头。

他们沈氏一族这是要翻身了啊!

读书人只论功名,不论辈分和年龄。

坏就坏在沈信中和沈仲举都是读书人,还是可怜的老童生。

自打他们村徐氏一族出了个秀才,就连沈信中这个沈家族长,见到那徐秀才都得放低身段,这气势上可不就弱了人三分。

沈信中心里可别提多憋屈了。

这片地界住的也都是沈氏族人,几个邻居也议论起来。

“呀,这阿策有能耐啊,背那么多书写那么多字都不带喘气的。”

“他默的这篇文叫《龙文鞭影》,我念书的时候最烦这篇文了,里头好多字都难写,让我抄我都烦,还默呢。”

“要不爹娘咋说你笨呢。”

“我笨?你要去念书还不如我呢!我就是不喜欢这些文绉绉的东西。”

“哎呦,你们俩口子吵啥啊?别耽误人阿策写字。”

众人安静了会儿,又开始嘀咕了起来,只是声音放轻了些。

“这阿策都跟谁学的字啊,平日也没见他念书啊?”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我去后山砍柴经常见这小子就在山坡上写字。”

“呀,那字是阿策写的啊?我说上回去后山咋看到一大片字呢。”

“可不就是他写的。”

“啧啧,那昌子啥啥都不缺,咋轮到阿策连个纸墨都没,只能在地上写字了?”

“你这么说还真是,我看那昌子还没阿策聪明呢吧?念书这么些年了,也没见念出个啥来,成天就会吹牛皮,这大山是老眼昏花了吧,供个花花肠子的儿子,这么聪明的孙子看不见。”

“这你还不明白?人家里有个后奶在,你看看俩娃穿的都是啥破衣裳?”

“这赵氏也太过分了吧?当年他家老二在的时候,就属老二能挣钱,人孩子娘也没少带嫁妆过来,结果人夫妻俩走没几年,留下的孩子都快成叫花子了。”

“哼!要不是阿进能干,别说叫花子,仨孩子这会儿被饿死了也不一定。”

“……造孽啊。”

沈信中听到众人的议论声,眼睛眯了眯,见沈策已经默了数百字了,也没让他继续写下去了。

“阿策,你过来。”

沈策闻言停下动作,站起身走上前,又对沈信中行了一礼:“堂爷。”

沈信中正了正身子,问了声:“你的学业是谁教的?”

沈策回道:“是阿坚哥教我的。”

沈信中有些诧异地看了沈坚一眼,旋即又目露了然之色。

也是,沈大山家除了沈昌,就属沈坚念书最久了。

沈昌怕是不会教这小子的,也只能是沈坚了。

他想了想,又问沈坚:“你教了阿策多久了?”

沈坚回道:“有二三年了。”

沈信中又是和沈仲举对视一眼。

二三年能学到把几本蒙学读物全部默下来,很难得了。

沈信中想得还要多点。

这小子的娘王氏,可是王升的妹妹。

他当年就见王氏跟一般村妇不同,是个知事明理的。

都说儿肖母,这小子是随了王家人的脑子啊!

那王升能中解元,这小子不说中解元,只要不养歪了,将来中秀才怕是不难的。

旋即他又蹙起眉。

正常来说,家里有个这般聪慧的孩子,那当然是要往正道上培养的,可大山家那情况……

细细思量了番,沈信中下了个决定。

“阿策,你想念书吗?”

沈策眼睛亮了亮:“想。”

沈信中看到沈策眼中的亮光,就知道这小子是真爱念书。

他抚掌大笑:“好!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爱读书好啊,阿策,你可愿来我家跟你几个堂哥一起念书?”

他打算亲自教这小子。

虽说村里有学堂,但因学堂里的先生是徐秀才,他也没敢把自家孙子送过去,平日都是自家教学的。

且不提徐秀才授业咋样,就说那徐秀才姓徐,他也不放心把自家孙子交到他手上的。

教自家孙子是教,多教一个也无妨。

他也没提拜师啥的,他的水平自己清楚,这孩子聪颖,他也教不了几年的,就当堂爷教教侄孙好了。

沈策瞪大了眼睛,旋即看向沈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