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 第29章 买东西

第29章 买东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当今辣椒这种农作物还未引进燕国,胡椒这种辛辣香料就备受有钱人的喜爱,尤其是这冬季,烧菜煮汤撒些胡椒面,吃起来倍过瘾。

马文会大喜过望,他家存的胡椒也不多,平日舍不得多吃,这些胡椒简直拯救了他。

“也是我家亲戚存的,另还一袋子白胡椒,就这么些了,若不是缺银子,他也不肯卖的。”沈进边说,边打开另一个袋子给马文会看。

马文会更加欣喜了。

这两袋子胡椒可够他家吃上一年半载了。

“对了,还有袋孜然。”沈进又打开一个布袋,立马传出一阵芳香而浓烈的气味。

沈进的爹好歹是南北跑货的,见识自然不凡。

当地是没有种孜然的,这玩意不是舶来品便是西域来的,包括那豆蔻、丁香亦是舶来品,价格都不菲的。

马文会一扶掌:“这筐香料我全要了,算你一百五十两纹银如何?”

沈进笑笑:“那侄儿便代我家亲戚谢过伯父了。”

马文会喊人把东西抬进院子,又亲自取了包纹银给沈进。

沈进一共收到了25个10两重的大银元宝。

这纹银也叫官银,当然刻了官字的纹银是不能用的,这些银元宝全是重铸的。

纹银与私银不同。

后世的人都当古时候的银子不纯,实则多是私银不纯,很多朝代出土的官银都很接近纯银,多能达99%以上的含银量,当朝的纹银亦是纯度非常高。

就拿沈老头的银子来说,多是九成色,银子泛着些青色。

银色能达九成的,也叫标准银,时下能折算一千文钱左右,再次点的成色那就值更少了。

而纹银,却可兑1100-1200文钱。

双方交易完毕,沈进跟马文会告辞,又把沈清抱上板车,拉着车往县城走去。

南沟村离县城已经不远了,再走六七里路便能到。

沈清抱着一布袋银子,见路上无人,眸光微闪:“大哥,我师父说这银子她帮我存着,再给我送两袋粮食去县里换东西,成不?”

沈进诧异回头,接着四处看了看:“仙姑娘娘也跟来了?”

“嗯,只有我能看得着师父,听得着师父说话。”沈清脸不红心不跳道。

沈进再次四处看了看,心中顿时怀上了丝敬畏。

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看来不是说的假话。

有神仙盯着,沈进能怎么说,只能“哎”一声,再说那些东西原就是仙姑娘娘送的,就算把银子全要走他也没二话的。

接着他便觉得车上一沉,多了两个大麻袋。

旋即又见小妹身边多了两块土布。

沈清用土布把装银子的布袋包好,然后那包裹又消失不见了。

沈进嘴巴都张大了。

这也太神奇了!

仙姑娘娘还真是神通广大!

沈清取出来的粮食,是从背包7格取出的玉米粒,她还特意大量订购了新旧麻袋来包装,一麻袋就有百多斤玉米,一共买了50万麻袋。

她之所以买这么多玉米,是因为玉米可利用率高,能量也较高,磨成玉米面好吃,喂家禽牲口也是上好的饲料。

很快两人来到清源县。

清源县只是个中等县,当今县城被分上、中、下三等,十万人口是上县的标杆,而清源县总人口不过七八万。

但好歹是县城,地上铺了路,只是那路多有损坏,路上石板略有些坑洼。

街上也很是萧条,很多铺子都关了门,沈清抬眼望去,见关门的多是粮铺、油铺、酒铺、面馆、饭馆、糕点铺这些。

到了县城,沈清就自个下来走路了。

沈进熟门熟路地带着她来到一个巷子,拐进去,就看到巷里有间三扇门面的大铺子,招牌上写着“恒盛源”三字。

板车停好,沈进把麻袋一扛,带着沈清进了铺子。

一个身穿夹袄长衫的中年男子在柜台后头站着,男子白白胖胖的,看起来日子还不错。

沈清四处看了看,见铺里多是南北杂货,什么香、蜡、纸、茶、皮子、烟丝、瓷器、玉器、胭脂水粉都有,可真够杂的。

沈进像是跟男子认识,东西放下冲男子拱手一礼,笑道:“范伯父,生意兴隆。”

“呦,这是阿进?生意兴隆可不敢当,这年头生意最兴隆的可都是能搞到粮食的,我这铺子赚再多也是为旁人赚的,勉强度日罢了,你们快坐下歇歇脚。”范忠笑呵呵道。

范忠对沈进也不陌生,确切的说,他跟沈进的爹沈瑞挺熟了,两人早年间既有生意上的来往,也有兄弟情义在。

沈进也没客气,谢过范忠,又出去把另一个麻袋也扛进来,在门边的长凳上坐着歇了会儿。

走半天路,确实是累了。

范忠给两人冲了两杯热糖水,又看了眼旁边站着的沈清,问了声:“这女娃就是阿清吧?”

“正是舍妹。”沈进笑着摸了下沈清的小脑袋:“阿清,喊范伯父。”

沈清很给面子地喊了声:“范伯父。”

范忠见沈清生得水灵,尤其是那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盯着人看都能把人的心给看化了,他便有些欢喜。

从柜台后头掏出一包东西走出来,递给沈进:“几块糕点,给阿清当零嘴吃。”

沈进忙摆手:“范伯父,如今糕点精贵着呢,小子哪里敢收。”

范忠叹了口气,直接塞到沈清怀中:“收下吧,你爹还要喊我声大哥,这点小玩意算啥。”

他想着如今沈瑞没了,这俩孩子在家估摸也过不上啥好日子,看小女娃穿着打补丁的衣裳就知道了。

沈清抱着糕点,冲他笑了下:“多谢范伯父。”

范忠更加欢喜了:“这娃生得水灵,人也机灵,可真招人稀罕哩。”

沈进咧嘴笑笑,也没好再推辞:“多谢范伯父了。”

范忠:“行了,甭说那客套话,今儿来县里可是有事?”

沈进:“我今儿来是想买两把香,拜神用的。”

范忠闻言也没二话,从货柜上取了一个木盒下来:“上好的老檀香,拿去用吧,甭掏钱了。”

沈进忙道:“可不敢白拿,范伯父,咱该啥价就啥价,否则下回小子不敢来咯。”

范忠一乐:“成,这些东西如今都不值钱,算你百文吧,里头五百五十支香,早晚三炷香都够用仨月了。”

沈进又说:“范伯父,我今儿来没带银子,用粮食换成不?您家若缺粮,这两袋粮都匀给您。”

范忠一脸诧异:“你家如今不缺粮啊?还要卖粮?”

说着看向沈进带来的麻袋,看着都有一石多粮了。

沈进:“我如今在马举人家做事,家里吃的不多缺,倒是差银子用了。”

范忠见其不像说假话,便上前打开麻袋看了看,见是两袋子玉米,点头:“那你若不要,都给我好了,我给你算作十五两银一石,如何?”

沈进忙道:“前儿我爷刚来县里买粮,玉米十四两银一石,咱就按十四两算,这些粮该有一石二斗,只多不少,算您一石二斗。”

范忠苦笑,这县里的粮价可是一天一个样,且还不定有地方买,十五两银子他可真没多算。

但他沉吟了下,也没再客气:“好,就算作这价。”

说着进了柜台给沈进取银子去了。

沈进又道:“先别忙,范伯父,我还想添些手纸、刷牙子、口齿乌髭、沐膏。”

这是昨儿小妹跟他说好的。

小妹说想刷牙洗澡,家里手纸也不够用了。

想了想,又道:“再添斤上好的烟丝。”

沈清看向沈进:“大哥,我还想买些东西成吗?”

沈进宠溺笑问:“你还想要啥?”

沈清指着放皮货的柜台:“我想要帽子和手捂子,大哥二哥都要,成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