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 第37章 这布咋不一样

第37章 这布咋不一样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院里几人回头看去,就见二房兄妹俩拉了辆板车站在门口。

今儿沈清穿了身蓝布小袄裙,头上用月白色头绳扎了总角发髻,白皙小脸嫩得仿若能掐出水来,衣着打扮虽朴素,可到底比前几日穿着不合身的补丁衣裳好看多了,越发像个小仙女。

就是那嘴有些讨人嫌。

徐氏尖酸刻薄地讥讽道:“你还好意思说,我今早去你家,还闻到你家也用上猪油了,有好吃的咋都不知道惦记点你爷呢?”

沈清扬唇笑笑,看向沈老头:“爷,昨儿我大哥是在外头买着了猪油,可我们大半都留给大房了,大伯大娘如今跟您一锅吃饭,那些猪油本就是孝敬爷和大伯大娘的,我便是知道大伯大娘不爱贪人便宜的性子,怕他们不肯收,不知要费多少口舌,这才偷摸放到大房屋里去的。”

沈老头闻言脸色好了些。

一来如今他心本就偏向二房了些,二来也是对二房心虚。

他也不是脑子不清楚的,知道自个以往对二房苛待了些,他如今把最大的希望放在了沈策身上,还真担心二房三孩子对他有怨言。

沈清这番话,可算是安了他的心。

徐氏一看老爷子脸色又好了,她便脸色不好了。

那猪油不管是大房还是二房的,她都落不着啥好,只能给老爷子上眼药,让老爷子发作大房。

哪怕给大房找点气受,她心里都能舒坦些,这会哪肯认输了去。

她眼珠子转了转,又瞪向沈福:“那大哥方才偷偷摸摸的是想干啥呢?”

沈清似笑非笑看向徐氏:“三婶,你莫不是以为大伯跟你一样,得到点好吃的就会自个偷摸吃了去吧?大伯当然是认出那碗是我家的,不想收我们的东西,想还给我们啊。再则说,大伯虽能干,可从未下过厨,大房若想把猪油拿去外头偷摸吃了,咋也该大娘去,还得带上锅子啥的,难不成大伯是想拿出去吃生肉啊?”

说着她又看向沈老头:“爷,您是知道大伯的啊,大伯多孝顺的人,也从不会撒谎的。”

徐氏一噎。

沈老头脸又黑了。

这次却不是气大房了,而是气三房没事找事了。

阿清说得有理,老大不是那样的人,再说想偷吃也不可能只带了碗肥油出去,他差点又着了老三和徐氏的道。

沈福诧异看向沈清。

这娃咋这么聪明呢?

他真是这么想的。

沈进恰在这时,从竹筐里掏出装着四个饼子的布包,上前递给沈老头:“爷,我今早做了油渣饼,还热乎的,给您、大伯大娘和小桃都带了个尝尝。”

沈老头摸着热乎的布包,心情彻底好了。

家里的孙儿都惦记着他呢。

昨儿给他买了烟丝和茶,今儿做了油渣饼也想着他,哪有不孝顺一说。

徐氏的脸黑了。

躲在正房西屋没出头的赵氏和沈娇娥,也心里怄得不行。

看到大房二房有好东西吃,她们却没有,能不憋屈得慌?

自从分了粮,沈老头还说了想休了赵氏的话,赵氏彻底恨上了沈老头,昨儿便收拾了东西,搬来西屋跟小女儿一起睡了。

这俩人一个不想跟沈老头说话,一个脸皮子薄,这会儿就算心里嫉恨得不行,也没脸说啥。

沈昌站得离老爷子近,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味,他吞了口口水,腆着脸道:“爹,这里头啥啊,我看看。”

沈老头老眼瞥向沈昌。

到底是疼了多年的小儿子,就算气他不争气,这心里还是疼的。

但旋即他目光又扫向大房、二房的人。

既然决定不再偏心,没道理还让大房、二房补贴三房,否则只会让大房、二房寒了心。

再则如今大房要供大孙子,二房要供三孙子,他可不能再因为三房把俩出息的孙子给祸害了。

儿子重要,光宗耀祖更重要。

这是沈老头心里的执念,当初他偏心老三可不就图这个。

这般想着,沈老头只好装作没看见老三的馋样,把布包递给周氏:“既然是阿进孝敬咱的,咱晚饭就吃油渣饼。”

早上他都吃过饭了,这好东西就留着晚上吃吧。

周氏看了眼老爷子,又感激看了眼沈进和沈清,犹豫了下,才接过:“哎,爹。”

沈昌眼睁睁看着老爷子把布包交给大嫂,气得心肝肺疼,且还委屈得不行。

他爹果然不疼他了!

沈老头又看了眼沈进,想想还是念叨一句:“就算有银子也不能全花了。”

那一大碗猪油弄来怕是得费不少银子。

这孩子花钱也太大手大脚了。

沈进笑道:“爷,这猪油买来不贵的,不然我也不会买,孙儿心里都有数,不会把日子往难了过。”

沈老头微怔,旋即点点头:“你心里有数就成。”

解决了麻烦,沈进又把板车上的东西拎去大房屋里,把想做新衣的事跟大娘说了。

周氏自然是爽快应下。

如今家里没农活,她正好也清闲的。

只是她取出沈进拿来的本白色棉布看了看,感到有些奇怪:“这布咋有些不一样?”

沈清看了眼那布。

机器织布,哪怕原材料相同,也跟手工织造不一样的。

这年头织布,不仅用古老的织布机,纱线也要自己纺,那线总归粗糙,粗细不一,且有些毛糙,很难梳理出这般精密相等的线来。

故而机器织布,手感会比手工织布细腻平滑,纹路整齐。

可就是因为过于精密相等,缺少了天然朴素的质感,熟悉织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不一样来。

她随口编了句:“大娘,这布据说是外头进来的,不是咱当地的土布。”

周氏也就感到有些奇怪,到底见识少,沈清这么一说,她便明白了。

估摸是外头有啥不一样的织法。

沈进看了小妹一眼,也没吭声。

沈清把想做啥样的衣裳又仔细跟大娘说说,周氏听完算了下,说:“那用不着这么些布。”

当地织的土布,一匹宽幅二尺,长有四丈,周氏看这外头进来的布,宽幅都有五尺左右了,这么些布料都够做好些衣裳了。

沈清:“大娘,多余的布您也给自个、大伯、阿坚哥、小桃姐都做些衣,当给您的手工费了,您可别不要,不然下趟我不敢麻烦您干活了。”

周氏想了想,笑道:“成,那大娘收你一些布。”

她家也确实缺布用,不过二房给的棉布太多了,她想着到时她少留点,再多给二房三孩子做些衣就是了。

说好了做衣的事,沈福又约沈进上山砍柴去了。

家里的柴火本就紧巴,如今二房还搬了新家,也是要添不少柴火的。

沈清没跟着去,只是提醒沈进多弄点干草回来。

她背包里多的是炭,无烟木炭和竹炭分别有十万吨,但炭不好立时点着,多弄点干草回来,可以当火引子用。

沈清也没在老宅多待,沈福和沈进出门后,她也回了家。

在家看书直到下午,家里又来了一辆马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