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 第47章 造反了

第47章 造反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退亲后,我携千亿物资穿古代荒年!

沈进一打开院门,牵着马的马二爷便道:“赶紧收拾收拾,趁夜搬到我家去。”

沈进顿时神情一肃,问道:“马二哥,出了什么事?”

马二爷:“我爹刚得到的消息,朝廷下来调令,咱太原要开始征兵收粮了,黄县令已经连夜调动人手了。”

沈进闻言看了沈清一眼。

沈清一时没说话。

这次的征兵收粮,不会是正常的征兵收粮。

太原本就经历了两年大旱,朝廷还要征兵收粮,那不是要了百姓的命,这人和粮肯定是不好征收的,朝廷为了快速完成任务,铁定会采取强硬手段。

清源县只是个中县,未设卫所,黄县令能调用的只有几百乡兵,隶属民兵万户所。

只要太原的卫军不来他们这地儿,整个清源县也无人敢动马大老爷。

马大老爷本就跟黄县令很熟不提,马家家丁长工就有好几百人,那些乡兵就算想强抢,也干不过马家。

所以整个清源县没哪里比马家更安全了。

可她偏不想躲起来。

她好不容易买了这么些地,再让朝廷抓走了壮丁抢走了粮,那她还买地干啥?

不说她给出的粮原就是为了让一些人活下命来,就说来年清源若无人了,她的地要租给鬼耕去?

略一沉吟,沈清问道:“马二哥,我大伯呢?”

打过了正月十六,沈福又到马家干活去了。

马二爷回道:“他跟我一道来的,刚回家接人了。”

既然常大人托付了他家照顾沈家三兄妹,多沈福一家也无妨,所以他爹也同意沈福把家眷和老爹接过去避一避了。

沈清点头,又回头看向从正房出来的沈策:“二哥,你去跟大伯说声,让他不要搬走,再喊族长和里正来咱家,就说出大事了。”

沈策微怔,但还是应了声:“哎。”

旋即跑了出去。

马二爷也被沈清搞愣了,想不明白这娃是想干啥。

沈清也没多解释,只是把马二爷请进了堂屋,让他稍等片刻。

没一会儿,沈信中和沈仲举先来了,沈清请两人先坐着。

过了会儿,沈福和沈老头也来了,沈清又请两人先坐着。

最后徐族长这才拄着个拐杖,由其长孙扶着慢悠悠过来。

人到齐了,也互相认识了,沈清才对着马二爷道:“马二爷,请把您知道的事情再说一遍。”

马二爷微怔,但还是把事情跟几位说了。

沈信中和沈仲举听完顿时愁眉苦脸起来,就连徐族长都瞪大了老眼,像是精神了一些。

徐族长的长孙徐文松今年也快三十了,徐文松顿时从椅子上站起,旋即又蹲在地上,抱着头道:“这朝廷是要把咱太原的百姓往死里逼啊!”

连年旱灾,朝廷没有一丝体恤百姓不说,那些狗官还借机发国难财,太原百姓本就奄奄一息,如今朝廷还要来太原抢人抢粮,这都叫啥事!

沈信中心凉了半截,他抖着手给烟袋锅子装上烟丝,沈仲举苦着脸帮他点上了火。

沈老头更是欲哭无泪。

这段日子他是家里的糟心事不断,外头的灾祸也没个消停,只觉嘴里一阵阵发苦。

这苦日子到底啥时候是个头?

马二爷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也怪不是滋味的。

这时沈清才上前一步,正了正身子,郑重地冲马二爷拱手揖了一礼。

旋即直起身,乌黑明亮的眼睛直视着他:“马二爷,请马家救清源百姓。”

马二爷懵了:“你这是?”

众人也纷纷看向沈清。

沈清一字一板道:“太原连年灾荒,民不聊生,朝廷却贪墨横行,自顾享乐!如今他们还要抢了咱老百姓的人和粮,难不成咱还要做那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马二爷:……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为啥他觉得一个小娃说出这话不对劲呢?

沈信中、沈仲举、徐族长和徐文松,皆诧异地看着沈清。

沈老头的老眼则亮了亮。

沈清接着道:“咱清源离太原县不远,若是太原县那头收不着粮,马家藏了这么些粮在,他们必定要向马家开刀,届时马家几百壮丁还能干得过他们?”

太原的治所就叫太原县,清源县离太原县还真不远,不过八九十里路,两天就能过来了。

如今朝廷要人要粮,若是百姓那里收不够粮怎么办?

届时那些狗官为了交差,必定要向大户开刀。

太原府台不一定能啃得动太原县的大户,但清源县的大户一定能啃得动。

马家在清源再厉害,也就马文会这一个举人老爷在,上头可没人的。

她听大哥说马家可能藏了有几万石粮食,这么块肥肉,届时怎会没人想啃?

马二爷怔了下,旋即心中一凛:“那你说该咋办?”

问完他才觉得怪异,他竟向一个小孩子请教主意。

沈清:“由马大老爷出面与各乡里正族老商议,明日带着各乡的壮丁到县里闹事去,不准他们下乡来抢人收粮,否则咱就反了他!”

马二爷:……

半会他才摸了把脸:“那咱岂不成了造反了?”

沈清:“今儿马家能护住百姓,明儿百姓才能护着马家,只要咱清源铁板一块,太原府台也奈何不了咱们!”

徐族长一个激灵回神,看向马二爷,巍颤颤道:“马二爷,清源不能乱,咱子子孙孙可都在这地界呢!只要马大老爷肯救清源百姓,我徐家往后便唯尔马首是瞻!”

这小娃的话乍一听胆大包天,可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自打旱灾至今,人人背后骂官老爷,早恨不得把衙门给砸了。

可没人有那个胆啊。

但若有马大老爷带头,那就不一样了。

以马举人的威望,可以带动一县之人,俗话说法不责众,那风险便小多了。

沈信中显然也想到这点,但关键还得马家出头才是,他正了正神色:“马二爷,我沈家亦是这句话,反一反总比被人逼死好。”

“这……”马二爷有些犹豫。

这么大的事,他可做不了主,毕竟这事一个弄不好可能会给马家惹来大祸。

沈清看向他:“马二爷,不如您即刻回家把此事告知马大老爷,请他拿主意。”

她猜测那马大老爷知道些常大人的身份,但据她观察,马大老爷精明又胆小,这点从他早早能察觉太原会乱,又给自家盖了六七米高的院墙就能看得出来。

那般精明胆小的人,不一定是站队宁王的,攀交常大人许只是为自个留了条后路。

但他若是能想明白朝廷没给他留后路,必定要站在宁王一边,因为没得选了。

那这个朝廷即便反了它又如何?

马二爷也觉得这么大的事,确实该跟家里老爷子商量,于是他扫视众人一圈,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又快马赶回了家。

待送走了马二爷,沈清又看向徐族长:“徐爷爷,还请您即刻派人去通知附近乡里,请各乡里正族老前去马家议事。”

徐族长:……那马家不还没给答复呢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