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理寺小郎君 > 第92章 铁面官

第92章 铁面官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理寺小郎君!

元博一听,登时眼前一亮,将面见赵白眉产生的疑虑暂且搁置,问道:“什么发现?”

崔三并未明言,只是自顾向前引路。

来到客栈二楼的房间中。

华平安正掀开床上的草席,手里拿着纸笔,对着床板上的某种刻痕临摹着。

元博走过去,“你这是在做什么?”

华平安回头望了他一眼,将手中画到一半的图案向元博展示了一下,回道:“你看不出来吗?这是铁面官的暗号,说明这个房间之前有我们大理寺的铁面官住过。”

“铁面官?”

元博一头雾水的样子。

华平安先是一笑,将手中的图案画完后,才道:“你还真不知道?寺卿没有和你说过?按照大理寺的规矩,官至寺丞便可接触铁面官。没想到,你竟一无所知。但也不奇怪,你才没当上寺丞多久。”

元博道:“你大可明说。”

三人随即坐到房间中的圆桌前,华平安先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这才缓缓道:“大理寺身为三法司之一,分“明查”和“暗卫”两种缉捕。顾名思义,如今的左右丞,便属于“明查”,相当于在台面上的查案人员。暗卫则是身份保密,遍布整个天下,行私访暗查的便利。你可以理解为是大理寺的情报组织,而暗卫的统称便叫铁面官。”

大理寺和廷尉府,都是三司之一。

大理寺有铁面官作为暗卫,搜集各路情报。

而廷尉府,也有“不良人”暗访天下,洞悉天下事。

不管是铁面官,还是不良人,他们的身份都极为隐秘,除去两司的主官之外,几乎无人知晓。

但七品正以上的寺丞和廷尉校尉,却也有权力接触到他们的情报。

华平安曾任左少卿,知道有铁面官的存在,并不奇怪。

此处出现铁面官的联络暗号,便说明这徐阳县中有他们的足迹,城中任何敏感的风吹草动都无法逃脱他们的眼线。

元博听完华平安的解释后,心中却蓦然浮现一个想法。

大理寺有这么一个严密的情报组织,能不能利用铁面官暗查一下赵白眉和六位师姐的底细?

于是,便循序渐进地问道:“铁面官留下暗号是要说明什么?如何联系他们?”

华平安道:“一般来说,铁面官留下暗号,是要说明此地已有同僚监察。若无必要,切勿再横生事端。如果是要进行情报搜集,直接向他们索取便可。至于,如何联系他们,以你区区寺丞的权限还没资格知道。除非...”

“除非什么?”

“除非你有陛下的执剑令,或者寺卿的准许。但这两样,你好像都没有。”

闻言,元博取过华平安面前的图案,端详了一番后,皱眉道:“这图案,看上去有点熟悉。”

华平安笑了笑,却是嗤之以鼻,道:“熟悉?以你的职权,恐怕是无比陌生才对。莫要说大话...”

话没说完,就见元博从怀中掏出一把龙头短刃,而刃柄上的龙头形状与纸上的图案尤为相似。

“哐”的一声,拍到桌子上,令华平安目瞪口呆。

“这是...银执令,你怎么得来的?”

华平安震惊的神色。

元博却是一脸的淡然,觉得华平安的反应未免有些过大了,回道:“陛下给的,说起来我还不知道这短刃的用处。”

三师案表面告破,虽只是抓到了杀害太傅的凶手,但皇帝要论功行赏,这龙头短刃便是赐给元博的,当时还追加了他食邑京城十户。

此事,知道的人倒是不多。

华平安幽幽点头,听元博说是皇帝给的,他倒也再无疑问。

元博追问道:“铁面官留下的暗号与龙头短刃相似,是否说明持此刃者可以号令铁面官?”

“是的!”

华平安笃定道。

随后拿过那柄小刃,抓住刃柄上的龙头用力一扭,龙头竟应声松开。

刃柄乃是空心,里面藏着一支竹制的木哨子。

华平安将哨子交给元博,轻声道:“这便是召集铁面官的令信。一吹响,附近的铁面官听见,就必会赶来。寺卿手中也有一把银执令,我曾见他用过。”

元博接过,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刚要吹响。

忽然被华平安制止:“你干什么?召集铁面官非同小可,你若无要事,不可轻动。”

元博却道:“谁说我没有要事?本官现在就有很要紧的事。”

说完,也不再理会华平安的阻拦,自顾吹响了手中的哨子。

一道似是鹰啼,又像莺叫的声音,霎时间在客栈中响起,向四处飘荡而去。

连续吹了几声,元博方才停下,而后问向华平安,“这样行了没?”

华平安沉声点了点头,“不出半炷香的时间,附近若有铁面官存在,必会前来相见。”

元博轻笑,亦是点头,也给自己倒了一杯茶,脑中却在联想着这所谓的大理寺暗卫,会以怎样的方式前来相见?

片刻后,估摸着还没到半炷香的工夫,房门外就映出了一道黑影,并伴随着冷漠的声音:

“何人吹响集结令?”

三人同时警惕,皆是投去凝重的眼神。

元博开口道:“门外可是铁面官?进来相见。”

说话的同时,房门快开快合,一个全身黑衣,笼罩在宽大披风之下的人进入房中,脸上带着一面铜色的面具。

此人深邃的目光望向三人,又盯了盯元博放在桌上的龙头短刃,目光微微闪烁后,单膝跪地:“原来是银执令大人!属下见过银执令。”

元博稍感讶然,这柄小刃好像很有权威的样子,故作深沉道:“起来说话。”

“是。”

“本官初出京城,对幽州地界不怎么熟悉。你们铁面官在整个幽州府内一共有多少人,目前有何案件在身?”

铁面官闻言,分别望了望崔三和华平安,犹有所指道:“执令大人的问题涉及机密,即便要说,也只能说给你一人听。”

元博了然,便回道:“好!有两件事。第一,我要你通知下去,让幽州境内的所有铁面官全数赶往州府。三日内,必须到达。第二,我要你们把近半年来所搜集到的情报,全部交给我。能做到吗?”

铁面官沉默了片刻,道:“可以!但召集人马,需要寺卿的文书调令。或者...大人手上的龙头令信...”

元博二话不说,便将龙头短刃扔了过去,“赶紧去办,明日我们将前往幽州。三日后,听我信号在州府汇合。”

“尊令!”

铁面官双手捧着短刃,倒退出房间。

没几下脚步声传来,便消失无影。

这时,华平安诧异道:“元博,你这是打算要干嘛?为何将铁面官都调去州府?”

元博喝了一口茶,道:“此去幽州,军器监涉案,事关重大。白羽兵不便公然来此,这些铁面官便是我们最大的倚仗。突厥人与军器监内外勾结,我有预感,背后必定盘根错节,发生冲突是在所难免。没有铁面官相助,仅靠我们三人?”

华平安听此,黯然的脸色,倒也不再多言。

而那名铁面官离开客栈后,其实并未走远。

在隔着客栈两条大街外的一条很暗小巷中,那名铁面官摘下自己的面具,对着面前的阴影处,躬身道:“禀特使,元博已交出了银执令信,并要幽州境内所有的铁面官都前往州府集合。属下定会将他的矛头指向那人,为主公除去异己。”

说完,将手中的龙头短刃奉上。

黑暗中,伸出一只白皙得令人发指的手,接过短刃后,伴随着一股阴柔的话语声,像极了太监一样的旱鸭嗓:

“很好!办成此事,你便立了大功。主公不会亏待于你。”

“谢主公,属下定当尽力。”

这时候若是元博在此,定会发现这名铁面官的特殊之处。

此人竟是在铁沧江浮桥之时,为元博指明伏龙山小路的那名诡异脚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