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成寡妇后,我成两个孩子的傻娘 > 第35章 教书练字

第35章 教书练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成寡妇后,我成两个孩子的傻娘!

现在福满楼有自己的一份,苏落就去济安堂多买些香料回去,卤料包能多做一点是一点,每包三两银子南宫清也会另外给她。

能在药店买到的香料苏落都拿到手里了,可把银子给杜修远时,他死活不要。

“杜大夫,买卖归买卖,这银子你还是收下吧。”

今日的杜修远有点反常,对自己的态度恭恭敬敬,苏落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不不不……苏娘子,这些就当我送你,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如果你还需要,我这还有。”

“杜大夫,如果你这样子,药材我就不要了。”苏落冷着脸,意志坚定。

杜修远见苏落如此,他才不好意思道:“苏娘子,是这样子,我昨日去东村出诊,遇到了一个长平村的妇人,她用一种什么急救方法救了一个孩子,我问她,她说是你教她们的,长平村现在几乎人人都会,所以……”

“所以你也想学……”苏落道。

杜修远低着头浅笑,他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大夫找苏落求学,面子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怕苏落拒绝他。

“是,苏娘子能也教我吗?”

“这有什么的,就算我不教你,你去长平村一打听也会知道的,你要是想知道,我就再讲解一遍。”

杜修远立马高兴的抬头,眼里也有了笑意道:“好好好!苏娘子等我一会,我去拿下纸和笔。”

跑得有点急,进柜台的时候杜修远还绊了一下差点摔倒。

苏落把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细细的教给杜修远,而杜修远也用笔认真的记着,这样的急救知识对杜修远来说太过新颖。

而他对苏落这种不吝赐教行为佩服不已,苏落是值得他去尊敬的。

自从王大勇那回来后,他就一直在想,想拜苏落为师,和苏落学习一种他没见过的医术,可就怕苏落嫌弃他年纪大,一直不好于开口。

苏落走时,还是把银子放在了掌柜的账本上面,白拿别人东西,这不是苏落的风格。

……

回长平村的牛车上,车上只有三个人,除了苏落和李婶外,只有王铁柱的爹了,原本早上一起去县里的那些人,他们为了省下两文钱的车费,都结伴走路回去,反正天还早。

李婶手里拿着一个大包袱,想来是她去弄的求子偏方。

牛车刚进村口,远远的苏落就看到砚川和易欢在村口徘徊,张望的样子必定是在等她。

“娘,娘……”

两个小的见牛车进村,兴奋的小跑过去接苏落。

“小心一点,别摔倒了。”

苏落下了车,把两文钱交给李婶。

“娘,你给我买笔了吗?”砚川抬起小小的脑袋问苏落。

“买了,还给你们买了书。”

“真的,太好了。”

李婶羡慕的笑着望苏落母子三人:“砚川娘,你还没回到家,两个孩子就来村口接你了,真好。”

李婶心酸啊,她什么时候才能有个孩子啊?

“李婶,你别急,也不要乱吃药,等身体好了,合适的时间,你也会有的。”

李婶只当是苏落安慰她,好话说再多,也没有怀里的这些求子药来得安稳。

看着李婶和李大叔的牛车走远,苏落才牵起砚川和易欢道:“你们怎么来这接我,奶奶呢?”

砚川:“奶奶在新买的院子里,她说过来看看。”

赵如云来了村头的院子,苏落也到了屋后,拉着两个小的一起进去看看赵如云。

进门的那一刻,看到赵如云在扫院子,易欢叫道:“奶奶,娘回来了。”

看到苏落,赵如云才把扫把放到一边道:“回来了,那我们回去吃饭吧。”

买这个院子赵如云心里高兴,她想怎么样就怎样吧,反正让她闲着她也闲不住。

回瓦窑吃了午饭,苏落才把糕点拿出来,易欢吃了两块也不吃了,夏日的太阳很大,苏落把他们唯一的一张吃饭桌子搬到树荫底下来。

笔墨纸砚摆在上面,砚川看到这些一直就挪不开眼,苏落又把墨研好,才让两个小的坐下练习。

苏落今日有空,就当上了两个小孩的先生。

“今日除了练字以外,我们来学习千字文,想读好书,这基础我们就一定要打好。”

“是,娘!我们一定好好学习。”

苏落让兄妹两个共看一本千字文,她自己手里拿着一本,一步一步,慢慢的教他们。

赵如云在这方面帮不上什么忙,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洗了,又收拾了瓦窑,脏衣服全部拿去河边洗。

半个时辰后,赵如云回来看到苏落她们还在教学,她也怕自己影响到孙子学习,拿个篮子去地里了。

旱地里的六月豆终于又长得大了些,摘些回去,不然会老掉,韭菜也长了起来,最近吃的好,都不割它们了。

翻了一下黄瓜藤,这次结了好多黄瓜,个大又嫩,赵如云一边摘着,心里早就乐开花了,只想着这黄瓜长得真好。

天还早,苏落种的茄子长得也不错,只不过茄子下面开始长草了,赵如云看不过去,就把杂草都拔了再回去。

太阳西下,苏落让两个小的休息两个都不愿意,今天是第一次拿笔写字,他们都想多练练。

赵如云回来,洗了几个黄瓜给砚川和易欢当水果吃。

苏落就不管他们了,他多练字也是有好处的。

苏落还是先给他们做饭,看到赵如云摘回来有好多黄瓜,今晚苏落就做个凉拌拍黄瓜。

再炒点六月豆,做些家常菜就可以吃饭了。

“落落,你每天这么忙,回来还要教他们读书,太累,不如我们送砚川去学堂吧。”

苏落也想过,但现在还不行,砚川才五岁太小不说,学堂只有县里才有,到时还要买辆马车才能接送砚川。

“婆婆,等明年吧,明年开春,我们就送砚川去学堂。”

赵如云给苏落烧火:“明年也好,我听人说,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县里的学堂要启蒙过的小孩才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要认字了才能进学堂?苏落不解,要是真的这样,那就只有那些有钱人请人给孩子启蒙了才能送去。

苏落感叹这个时代,读书也太苛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