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2003:互联网到科技大亨 > 第11章 融资到手

第11章 融资到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2003:互联网到科技大亨!

想到这里,熊晓格忍不住问:“你知道我?”

“那必须的,您在科技部都挂着名呢。上网查查就能看到。”陈东升也不客气,“正巧鹏城那边报道了IdG接洽迅雷的事,我就想着,这不巧了么?正好我手里也有个p2p下载软件。”

熊晓格点头:“介绍下蓝鸟吧。”

“现在蓝鸟的装机量已经突破百万了,数字还在增加。”陈东升开局就王炸,随后说,“技术上也比迅雷强出一代。”

熊晓格其实已经差不多动心了:“你对蓝鸟怎么打算的?”

“模式是内容先行,方向是游戏平台。”

“你不想单独做下载器?”

“没错!”陈东升大手一挥,开始画饼,“我敢断言,迅雷根本没有规划好未来的路。迅雷怎么挣钱,会员吗?不充会员限速?然后问题来了,下载器主要下什么,说得好听叫开源资源,说吃一点就是盗版。要是未来正版化了,网速好了,下载器的吸引力不就去了大半?”

熊晓格干笑一声,这些他都知道。IdG也没打算长期投资,等下一轮就撤了。

但听到这里,熊晓格还是问了一句:“那你有解决办法吗?”

“那必须的。”陈东升心头暗笑,误导成功。

整个互联网的趋势的确是正版化,但迅雷未来的确是靠收会员费活的。因为迅雷会自己做种,然后给非会员限速,给会员提供难以下载的盗版资源。

陈东升开始介绍:“熊总可知bittorrent?”

“你说的是国外那个开源免费的种子下载器?”熊晓格皱眉,“装机量挺大,听说创始人做不下去了。”

陈东升笑道:“但对于下载技术来说,其实是换了个身份活得更好。”

“怎么说?”

“bittorrent的布莱姆·科恩在01年4月设计的。bittorrent深受音乐和电影爱好者推崇。但影音是有版权成了罩门,导致科恩一直在被各方质问侵权。”介绍完前史,陈东升道,“据我所知,科恩已经入职VALVE公司,负责他们公司明年的主打游戏(半条命2)的数据传输系统,项目名叫Steam。”

“Steam游戏平台?下载电脑游戏的那个?”

“对。我认为随着带宽的增加,游戏通过Steam这样的平台发售是未来的趋势,比游戏光盘方便太多了。”陈东升喝了口随身带的矿泉水,说,“事实上,我们已经用炫舞团做过测试了,效果还不错。”

熊晓格微微皱眉:“问题是国内的宽带数量、游戏数量都还不够,做游戏平台有点早了吧?”

“游戏平台可以先出海,下载器也可以剥离出来,在国内推广,这方面的话,你懂的。”陈东升眨了眨眼,自然不会说这玩意下武藤兰の大合集非常好用。

“出海?有胆色!”熊晓格默契地跳过国内部分的话题。

陈东升又补充道:“国内目前虽然盗版游戏泛滥,但时代总会发展的,国内千家万户迟早都会装上宽带,人们会习惯从平台上下载正版游戏。”

“你对国家的电信基建很有信心啊。”

“那必须的。”

“游戏平台下载器倒是不错,我可以投。”话到这里,熊晓格心里的天平其实已经偏向陈东升,问道,“三百万美刀,15%股权,你觉得怎么样?”

“成交!”陈东升微微一笑,又说,“其实我这里还有另一个项目。”

“哦?”熊晓格的胃口被吊起来了。

陈东升卖了个关子:“熊总有没有听说过六度理论?”

“六度理论是吧?我知道一点!”校长跳了出来。

之前陈东升熊晓格你一眼我一语,完全把一把手和校长晾在了一边,眼看两人越聊越嗨,大有把黄钢扔到一边的趋势,校长连忙插话,彰显一下存在感。

“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然后他做了个实验,他把信随机发给一些居民,信中写有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并要求每名收信人把这封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

而这位朋友收到信后,再把信寄给他认为更接近这名股票经纪人的朋友。最终,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这名经纪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经手了6.2次。”

“这个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你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想要建立实打实的联系,最多也就需要六个人。同样,你想认识一个陌生人,最多通过六个人就能做到。”

陈东升点头,笑道:“放在三十多年前,这样的社交网络只是一个模型,用六个人当跳板联络上陌生人几乎不可能,但现在有了互联网,想要建立一个直达所有人的社交网络,只需要在互联网上点个关注就能做到!”

“我准备依托六度空间理论,以大学生为核心用户,建立一个真实身份为基础的,强社交网络。”

至此,陈东升图穷匕见。

陈东升描述的社交网络,正是前世以明年2月份才创立的Facebook为模板,但未能成功的人人网。

外挂搞钱这样的灰色手段,只能是陈东升作为寒门子弟的权宜之计,做游戏也是如此。

陈东升真正要做的,是成为“平台”,就像现在的移动梦网,前段时间的门户网站,马上准备做的社交网站,和不久之后就要对上的即时通讯。未来的微信,微博、团购,乃至短视频平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整个互联网的流量入口,做什么都能无往不利!

在郭晓达打给自己之前,陈东升也考虑过徐徐图之。比如利用先见之明,不断推出游戏积累更加雄厚的现金流,深耕炫舞团的游戏社区,以炫舞团里的玩家和音乐为基本盘,推出类似网抑云和微博的产品,逐步切入社交平台等等。

陈东升不想等了,掌握未来趋势的陈东升,完全可以走一步看三四五六步,早早布局。既然有投资商,那就干脆跳过原始积累的过程,直接从无到有,打造出一个不亚于企鹅的社交平台。依托庞大的用户量,来一场“我全都要”的征程,无论是网络商城、即时通讯、网络游戏乃至搜索浏览器甚至未来的手机系统……

听到陈东升信心满满的推介,熊晓格终于动心了。哪怕陈东升口中的社交网络,他在米国那边也没见过。

陈东升更进一步,笑道:“这个社交网络很快就能获得庞大的用户池,只要配以合适的变现方式,都将会带来极大的收入。”

“看上去确实很有机会。”熊晓格点头,“我可以投一点,一百万美刀,百分之十股权如何?”

陈东升微微点头,有这些启动资金,足够了。

一旁的一把手插言:“陈东升,黄钢是你的家乡,只要在家乡创业,你要政策有政策,要人有政策,要钱有政策……”

陈东升笑呵呵地应下:“领导放心,游戏工作室永远在这里,努力发展,争取打造出一个绿色环保的高科技产业基地。”

虽然游戏工作室除了自己之外压根没有研发人才,但陈东升并不担心。2003年正是“双N计划”、“北大青鸟”这种培训学校遍地开花的起点,天才程序员或许招不到,捞一批可用的码农问题应该不大。

“好!好!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