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之你要的人设我都有 > 第29章 愿为手中剑(29)

第29章 愿为手中剑(29)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之你要的人设我都有!

“太子重伤,下落不明”——这消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迅速扩展开来。

皇上闻听此讯,怒火攻心,哀忧在床。

谢卿跟在太子殿下身后,看着他沉寂下来的气势和联络的全是亲密可靠的太子班底,再联合这几天的传闻,大致明白了太子的打算。

果不其然,二皇子与大皇子在认定太子已去,君主年迈多病的情况下,开启了猛烈的斗争。

对于太子党的,则或请病,或假意投靠,在没有太子存在的情况下,两位皇子倒是对这些注定了是未来自己臣子的人没有太大的警惕心。

得罪过自己的,晚点收拾也行。

现在重要的是,扳倒对方,成为新的储君。

太子则隐在幕后,坐观虎斗。

大皇子在外领兵多年,向来不打无准备之战,此时也被京城诡秘的风云变幻裹挟着前行。

虽然他疑心太子未死,会不会这一切只是一场阴谋。

可疯狂的二皇子一脉却不在意,如果他不动,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跟随自己的人一个个下台。

更何况,当他走到这一步时,他的利益就已经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了。

上面悬着无数人的前途命运。

——容不得他犹疑斟酌。

但他还是不放心,下手试探了一下。

*

这一段时间雨水多,来来往往的人士多带着竹编斗笠,穿着蓑衣。

这些日子里朝廷动荡,这大动静传开后,到哪里都能听到有人讨论。

“未曾想我朝英明多智的储君,竟然就这样生死未卜了!哎!这次赈灾可是我记忆中最好最快的了,哪来的流民如此招天谴的!”

“是啊,这么有能力的太子……”

旁边人听见一群人哀声叹气感叹太子殿下,眼珠子滚动一圈,想要发表自己的高见。

“大家也别太伤心了。当今圣上还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大皇子殿下呢!”

这话一出,刚刚还在难过担忧的一群人就又被激起了话瘾,纷纷说道。

“说的也对,大皇子是去过边关的将军,一定很是威武!”

“威武?光威武有什么用,我们需要的是贤明的君主,可不能是个暴君啊。”

“听说二皇子广纳贤才,素有贤名,也挺不错啊!”

……

今朝风气开放,百姓只要不说十分大逆不道的话,只是谈论政事,是没什么问题的。

跟着太子殿下坐在楼上喝茶的谢卿,听到夸赞二皇子“广纳贤才很是贤明”的话,忍不住笑出了声。

太子殿下抬眸,看着谢卿终于像之前一样,再露出眉开眼笑的欢快模样,也染上了一点暖意。

这时候门外突然跑进来一人,穿着一身布衣,有几分读书人的模样,脸上带着愤恨之情。

进门就说道,“妄我以前还仰慕那老匹夫的风采呢!没想到却是个贪官!真是可耻!”

来人似乎在一群人中颇有地位,他一进门,便有人围了过来。

闻言便紧跟着问道,“怎么了这是?”

读书人叹了口气,解释道,“李太师啊!他是朝上有名的清流代表人物。”摇了摇头,又道,“却没想也是个沽名钓誉的假圣人!”

人群中不明所以的人有很多,但对他有所耳闻的也有几个。

有人质疑道,“李太师可是圣上亲口称赞的清廉真君子,你这是在说什么?”

读书人更加生气,大声反驳,“现在都查出来了,听学堂里的夫子说,准备抄了李太师府邸呢,这还能有假?”

此言一出,顿时没人反驳了。

寂静了一瞬后,人群才再次交谈起来。

不过这一次,话题主要就围绕着昔日桃李天下的李太师了,试图从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找出他贪婪虚伪的真面目。

楼上——

太子殿下举着手里的茶杯,轻轻地放了下来。

发出一声微弱的脆响。

谢卿面上的笑容在读书人说出李太师三个字后就落了下来,此刻抬眸看了一眼不怒自威的太子殿下。

然后收回眼光,沉默了一会儿,才问道,“我们回去吗?”

谢卿没有与李太师相处过,但不妨碍谢卿在别人的言语、文字中对他的生平有所了解。

是昔日里打马游街的状元郎,李大人年少成名,素有神童之言。

父亲去世沉寂了五年,在被人感叹伤仲永不复年少盛名时参加了科举考试。

连中六元,力压所有人,是何等精彩绝艳的风流之辈。

步入朝堂后,被先皇看重,几经历练贬谪,在先皇逝世之时,再调回京。

当今圣上明白先皇的意思,大力提拔,对李太师极为信重。

李太师自然感动,对君王忠心耿耿。

本就爱民如子的他,更加对政事上心,身为寒门子弟,在各方各派中周旋,陆续颁布下去一系列利国利民之事。

在自家老爹口中,李太师简直就是姜太公在世,辅佐君王,提拔人才的一号功臣。

如今说他贪污腐败?

谢卿抿了抿嘴,他自己听到这话就觉得可笑,更别提与李太师交好的太子殿下了。

太子殿下不再看地下那帮人,把目光放在了窗外。

成衣铺的老板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喜笑颜开,酒楼的店小二忙中偷闲正出来伸展手脚,街边卖面的小贩跟来往的路人聊的挺嗨。

不比京城繁华,却也很是温馨。

李太师对太子殿下很好。

太子殿下在尚书房学四书五经的圣贤理论,真正地体会到圣贤之心却是在李太师耳濡目染地教导之下。

他跟着父皇学习权衡之术,能在登基之后集中权力于己一身,将文武百官管制压服。

却是跟着李太师学习到如何成为一个让士人归心,让治下民众生活更好的天下共主。

此刻看到外面的城中景象,想起李太师的殷殷期待,太子殿下垂眸。

谢卿听不到回答,便不再问了,知道太子殿下心里纠结,便在心中分析利弊。

——李太师的罪名,应该就是朝堂抱有警惕之心的人最后的试探。

如果现在回去,还有可能为李太师翻案。

至于其他对皇位觊觎的人,意图浑水摸鱼的黄雀,怕是不能一网打尽,只好留到今后处理了。

若是狠心不管,李太师这么一个真君子就成为这场皇子乱斗之间的祭天之人了。

李太师之女更是钦定的太子妃。

处理不好,日后登基,太子狠心坐视不理这点也少不得被人攻讦。

更何况,太子他与李太师之间的君臣之情……

两项比对,谢卿无法从中作出选择,纠结了一会,索性放弃思考这件事。

不管太子殿下做什么,他支持就是了。

太子殿下垂眸沉思,最终作出了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