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越女警 > 第44章 鸣冤鼓响了(一)

第44章 鸣冤鼓响了(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越女警!

靳明月端着药一推开房门,里面狄清风和狄千佑兄弟二人的声音戛然而止。

她连忙道歉:“对不起狄大人,我忘了敲门,我把药放下就走。”

狄千佑从凳子上站了起来:“不打紧,我也正要出去,你让他好好吃药。”说完就出去了。

狄清风看着大碗黑乎乎的药皱了皱眉:“还要喝几天?”

“这喝了就没有了。下午我陪你去徐大夫那去复诊,他会再给你换个方子。”

他的眉头皱地更厉害了:“能让他给我开个不苦的方子么?”

“原来你这么怕苦,干嘛不早说呢?我有做过一些橘子蜜饯,你等我拿过来再喝。”

不一会靳明月拿着一包蜜饯回来了,他尝了一块就停不下来了。

敲门声响起,李冲走了进来:“四爷现在气色比我还好,怎么这屋子还一股药味?”

狄清风指着靳明月:“有一个可怕的人一直逼我喝药。”

“堂堂四爷还怕她?”

“说什么风凉话,我看你比我更怕她吧?”

李冲嘿嘿一乐:“谁让我的小命都是她救的呢?她欠你一条命,我也欠她一条。”

正说着,外面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大家都竖起了耳朵。

李冲:“是有人在击鼓吗?奇怪了,青石县已经很多年没人敲这鸣冤鼓了。”

“去看看。”靳明月边说着人已经跑出去了。

很快衙门口闻声而来的百姓就围了不少。

靳明月赶到的时候狄千佑也正带着唐主簿到了衙门口,不过他并没有叫人立刻阻止那个击鼓的人,而是站在一旁看着他。

直到有一个围观的人提醒他:“狄大人来了,你快说你要告谁?”

鼓声戛然而止。

击鼓的是个看起来约摸五十来岁的男子,消瘦形如枯槁,穿着打扮很落魄,他见到狄千佑并没有下跪磕头,而是看着他问道:“县令大人,您可是清官?”

“放心吧,狄大人是个为民做主的好官!”人群里有人说,还有一些人附和。

狄千佑回他:“本官就算说是,你心中也未必信,不妨你亲自验证,如何?就算本官不才,也还有一帮智勇双全的同僚。我等若不济,往上还有梅街州府衙,你若真有冤情必定有你能伸冤的地方。”

击鼓者冷笑一声:“若真有大人说的这么容易,我今日又怎么会这般下场?”

“你今日击鼓的初衷是什么?不管你遭遇过什么,总还是对我们衙门抱着一丝希望才会拿起这鼓槌。鸣冤鼓已经敲响,狄大人也已经站在你面前,你连状纸都还未没有递上,就准备敲退堂鼓?”

这话是靳明月说的,她看出他的犹豫纠结。

击鼓者听完,将手里的鼓槌放下,像是终于做了大决定般,语气坚定:“好!我都已经到了今日的境地,再坏还能坏到哪去?”

他“噗通”一下跪在了狄千佑面前:“我要伸冤!”

“我叫武平安,原本是青石县武家村人。六年前的一天,因为我娘子带着孩子在娘家过夜,那日我见无人管束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喝酒,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到家。第二天我被门外的叫喊声吵醒,醒来发现屋内地上竟然躺这一个浑身是血的女人!这人是武家村的一个寡妇秋巧,我当时吓懵了,完全想不起来她为何会出现在我家。我也不敢去开门,我知道外面有很多人,更可怕的是那个寡妇早就断了气的!就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门被撞开了,外面的人全冲进来,他们看见了死人就喊着我杀人了,把我毒打了一顿押到官府……”

说到这里,武平安有些哽咽,但他仍在极力隐忍自己的情绪。

“我喊了无数遍的冤枉,换来的是无数遍的毒打用刑,我像死狗一样被扔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老鼠在我身上啃食我的血肉……最后我再也不想喊了,只求让我死个痛快,我认罪……县令判我奸淫杀人罪,择日问斩……”

“也许是上天也认为我命不该绝。玄王喜得贵子,天下大赦,死罪改成了流放到偏远苦寒的三万卫。在那里的每一日都是繁重的劳动、无止休的皮鞭打在身上,无数次都以为自己熬不过去了,可我竟然撑过了这六年!我又千辛万苦回到家乡,才知道娘子实在受不了别人的指指点点,早就带着孩子远走他乡了。当我听说现在的县令公正严明是个好官,心里的喊冤声又开始控制不住,就这样鬼使神差般地走到了衙门口,拿起鼓槌敲响了鸣冤鼓……我没有状纸,若大人问我要告何人,我也不知。告前任县令吴江?民告官先打几十大板,我这身体已经再也吃不消了,我只知自己有冤,却不知道这冤的头是谁。顶着这天大的冤等死,我不甘心,我不甘心啊……”

武平安最终还是没忍住,哭声沧桑嘶哑。

等到他情绪平静了一点,狄千佑才开口:“武平安,你可为你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保证刚才所说没有半点虚假?本官说过你若有冤必定为你伸冤,但若是你谎报案情戏弄官府,该有的惩罚本官也绝不会手软。”

武平安手举过头顶,神情悲愤:“我武平安对天起誓,若刚才所言有一句虚假,就让我连下辈子也不得好死!”

狄千佑阻止他:“不必如此。你刚才的陈述,唐主簿都已经记录了下来。本官一定会派人重查此案,你先回去,调查的时候肯定还会再找你核实情况。”

武平安用袖子擦擦眼泪:“好,我现在就住在金角桥的桥洞里,大人有需要可以随时叫我。”

“为何住桥洞里?”

“我流放之后娘子也不敢再带着孩子住在那房子里,再加上乡亲们的排挤,就带着孩子走了。我前些天一回去秋巧的家人立刻就上门来找麻烦了。我只好去住桥洞,除非我的冤案翻身,否则我也不会再回去了。”

武平安走后,唐主簿立刻将这案子当年的卷宗翻了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