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闲适生活在古代 > 第26章 后罩房种菜

第26章 后罩房种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闲适生活在古代!

苏青一觉醒来,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随便打理了下就出门吃早餐。

早餐过后兴冲冲的往后罩房跑,段大郎父子三人已经开始在忙了。

“小姐起啦,我们今天起的早,过来找到了土就先种上了,那些孩子弄得土是真的好,种一季菜营养绝对够了,不用再施肥,本来我还担心施肥味道大,弄脏了屋子不好”段大郎道。

苏青笑,“能用就好,我之前种的时候也没加肥,我看长的也行”。

心里叨咕:参宝养的地当然好,只是粮食蔬菜现在不敢拿出来有点可惜。

空间里的菜蔬口感特别好,她也只是能生吃点青瓜,柿子,等明年青菜下来的,她就能鱼目混珠的替换些给家里人吃了。

苏青卖了会儿呆,就回书房去看书习字了。

午后苏伯源带着白家几父子进山,长工房子那边也来了几个大孩子加入狩猎的队伍。

苏青在家里跟着段小薇一起做荷包,虽然生涩,但是也能下针了,叶秋云坐在一边算账,屋子里烧的暖暖的,一片岁月静好。

“娘,幽州冬天虽然冷,但屋子真的舒服,我记得以前在京都,大伯家的堂哥冬天写字的手都起冻疮了。”苏青感叹。

叶秋云笑,“是啊,这边的取暖确实好,我想着要不要年后请一组工匠去京都,那边如果不要炕,弄个地龙也行,冬天烧一下,暖和。”

“我也觉得可以,大伯早年受过伤,天冷腿疼,等爹回来让他去找工匠问问呗。”苏青回。

晚上苏伯源一行人回来了,拎着几只野鸡和兔子,收获还不错。

“今天收获可以,白家留了三只鸡两只兔子,孩子们那边给留了四只鸡,兔子留了三只,剩下的都带回来了”。

苏青蹲在苏伯源身边看着他收拾野味,“爹,野鸡尾巴上的毛好看,给我留着做毽子呗。”

苏伯源笑呵呵的,“好,挑好看的都给你留着。”

叶秋云笑着抱怨“你就宠她吧,皮成这样看你以后怎么管。”

苏青不服气,“娘,我可是很乖的,不趁着小时候撒欢,长大了可就不能随心所欲了。”

苏伯源笑着说“我的闺女就是长大了也能随心所欲,爹护着呢。”

“我就知道爹最疼我了!”

苏青随后就颠颠的跑去找蔡婆子,“蔡大娘,蔡大娘,今天爹他们猎到的兔子有好几只,明天大娘给我做肉酱好不好?”

蔡婆子笑着,“好的小姐,那明早就吃肉酱拌面?家里还有小青菜,摘一把做个汤可好?”

苏青“好的好的,谢谢蔡大娘。”

晚饭后苏建章说“再有三日就是县试了,县试后就准备放假过年,学院应该会放半月左右,咱家年货可有备齐?”

苏伯源“家里你不用担心,好好准备县试,还好县试只一天,不太折腾人,怎么样有没有信心通过?”

苏建章笑笑,“应该可以,夫子前几天试考过一次,说我通过的问题不大,还问我要不要参加四月的府试”。

苏伯源“那你准备参加吗?”

苏建章点头,“参加吧,先试试,能过最好,不过也有了经验,下次再来。”

苏建章底气十足,虽然他年纪不大,但从小跟着堂哥一起读书,还是学的可以的。

县试这天,大清早吃过饭后,苏建章带好考试用的笔墨纸砚,叶秋云又给带了一个篮子,里面一个小瓦罐,一捆擀面条,一小罐肉酱,一个碗,一双筷子,一小包茶叶,一个小茶壶。

“这是要考多久,带这么多东西?”苏青问。

“一整天呢,中午自己随便煮点,晚上就能回家吃了。”苏伯源说。

全家人把送到考场后就准备回府,叶秋云提了年后送一组工匠去苏伯鸿家做地龙的想法。

苏伯源才反应过来:我这弟弟做的,太不合格了,怎么就没想起来也给大哥家做炕呢,是得找匠人,年后送过去。

随后调转车头就去了徐掌柜的牙行,问了工匠的事,别说,牙行还真有合适的工匠介绍。

工匠李老汉带着几个兄弟到牙行来,听了苏伯源的话,犹豫了下:

“苏老爷,按理说有活干我们是很感激的,但京都太远了,我们真的去不了。”

苏伯源想了想,“这样吧,年后我送你们去,你们活干完了,我会请荣威镖局护送你们回来可好?”

工匠想了想,这活接了,订好了年后出发时间就回去了。

苏伯源带着苏青去书房读书的时候顺便写了信,将年后要带工匠去的事说了下,让他们先准备材料,到时候进度可以快一点。

晚饭前苏伯源一家又去考场接回了苏建章,看他的样子应该还是不错的,晚饭后休息,一夜无话。

第二天苏建章去上课,今天过后就放假了,苏青跟着苏伯源去采买炮仗,各种各样都买了不少,马车都快装不下了,爷俩自己走回来的,这一路苏青叽叽喳喳的话题不断,苏建章也乐呵呵的听着。

苏青来到这个时空成为了一个孩子已经半年,幸福安逸的日子让她越来越回归本真,在这里不再需要精神紧绷,也没有那么多责任要背负,她可以过一个轻松的人生。

新年临近,学院放假,一大早父子俩各占一个书桌写对联和福字,写好了就让苏青来选,谁写的好看,谁的立意好,谁的字贴在大门上……总之,就是……争!

苏青第一次觉的,男人幼稚起来真没女人什么事了。

苏青准备给家里每人做一个荷包,白家,长工,段家的荷包当然还是段小薇来,在幽州第一个新年终归是要让大家一起沾沾喜气。

蔡婆子做了好多零嘴小食,堂屋和书房都备着不少。

苏青叫上段小薇,拎着不少零嘴儿要去看那群孩子,苏伯源不方便去,就让苏建章陪着妹妹。

苏青带了一袋子玉米面和半袋白面,差不多15斤的量,又从空间里弄出了5斤左右的大米,让苏建章帮忙放到车厢里去了山脚下。

刚到就有孩子叫“大强哥哥,东家少爷来了,啊,小姐也来了。”

苏青刚下车,孩子们就从各自的屋子里跑了出来,这边建好后她还是第一次来。

一排差不多七八间院子,每个院子都可以是一户,现在院子之间并未隔开,孩子们还是住在一起,只占了三个院子。

“这些房子都是给你们盖的,你们不用住的太挤”苏青说。

“我们习惯在一起,现在又是冬天,聚在一起又暖和又省柴,不挤的,小姐东家已经很好了,我们之前都没想过可以有自己的房子,不再挨饿受冻。”

他们待了一会,送了东西就返回苏宅,天气太冷,路又滑,不好多逗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