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暖云烟 > 第8章 童年之一

第8章 童年之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暖云烟!

可惜陶爷爷家里搬到农业局去了,陶爷爷可能还在生她的气,因为她在爸爸面前哭,爸爸会心软。陶爷爷可是要爸爸把妈妈的坏习性彻底给惩没了的,认为她是在坏事。

那时的她好可怜啊,学校里宁美老师那样对她,她说与妈妈听,妈妈还不信她。后来家里爸妈闹矛盾,爸爸搬出去了,住在他的办公室后面的房间里。

时间久了,妈妈见她上桌吃饭,把她的筷子抽了,说爸爸要离婚,逼她去和爸爸一起过,妈妈只带宏毅。

爸爸在那小房间里有多挤,筱玉是知道的。放了床,书桌,连做饭菜都在里面。

最主要的是,爸爸和妈妈闹成这样,就是妈妈的错。

爸爸出门找妈妈拿钱,妈妈拿不出。妈妈把钱全拿回娘家去了。那次爸爸就好大的火,那么多年的工资钱都是妈妈管的,居然一分钱的储蓄都没有。

后来,农校陈叔叔谈恋爱,妈妈又去管闲事,弄得余姨很没脸的。接着,妈妈还骗着爸爸去看了一场好戏。

爸爸被妈妈气得要吐血,才拿着自己衣服要住出去。

妈妈动手去打爸爸,被爸爸手一拂,妈妈就倒在地上了。

以前舒医生说妈妈身材高大,笑爸爸不一定打得赢妈妈,她以为是真的。可是那一次她才知道爸爸是不和妈妈计较。

妈妈抓住了爸爸的手指咬,爸爸还是要走,手一扬,妈妈又倒下去了。爸爸就是这样离开了家不回来住的。

在她眼里,是妈妈欺负爸爸,妈妈做的太不对。她当时没说一句话,甚至都不去扶妈妈。

这是她第一次见爸妈肢体上的冲突。不过,妈妈没有在外边说爸爸动手。她还准备了,只要妈妈讲爸爸动手,她就拆穿妈妈的谎言呢。

妈妈说她带不亲的。她没有回,心里却是讲,带亲她的只有外婆。妈妈又从来不亲她,何来带亲。

爸爸手里没一分钱,工资又没发,生活费还有置炊具都是要钱的。全部都是借。妈妈还说爸爸吃香喝辣,她去过爸爸那一次,爸爸吃的是煮豆荚。妈妈至少还有钱买肉呢。

她也不是因为爸爸伙食不好才不去,而是不想增加爸爸负担,况且爸爸那不方便。家里的房子又不是妈妈的,那是农校的。所以她就是不去爸爸那。

后来,妈妈就把她扯到了上幢和中幢交界的陡坡路上。她没有妈妈的力气大,挣不过,妈妈凶巴巴地,绝不许她回去。她一往家里走,妈妈就把她推的更远。

她就是这样才哭的。

爸爸在后门口看到她哭,就把她叫下来。

她下到坡下,陶爷爷也出来看见她。那眼神很是严厉。

其实跟着爸爸进屋,筱玉也没说什么,都是爸爸在安慰她。可是她一出门,陶爷爷就严厉地说她为什么要哭?跟着妈妈一起不讲道理,要逼着爸爸心软吗?

反正那时陶爷爷说的不止这些,她就记得这么几句。爸爸一护她,陶爷爷说的更严厉。还非说爸爸就是对女儿心软,才导致妈妈这般肆无忌惮的。

陶爷爷明显是支持爸爸的。凡是了解情况的人,都觉得妈妈做的过份。

那时,杨老师好象不在农校。否则妈妈会和杨老师说心里话。妈妈跑去阳市姨奶奶家,还去了哪里,筱玉也不知道。总之,妈妈是找不到后台支持。

反正这次矛盾,最后是妈妈不得不示弱,巴着爸爸和好的。可能妈妈也终是明白了,如果没有爸爸在后面撑着,她自己什么也不是。娘家人也不过是找她要钱的。

那一次折腾,筱玉也得益了。后来,妈妈对她好了很多。

以前筱玉不敢说话,但现在她能说会道,有胆量,应该还是能说服陶爷爷的。

想到小时候的事情,筱玉就对妈妈很是介怀。

妈妈不喜欢她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是女孩子。

好在她出生后,爸爸喜欢,还说祝家就是稀罕女儿。也是,奶奶生了六个儿子,兵荒马乱的,最后只有一个伯父和爸爸这个老幺长大成人。

生女儿,爸爸请了客吃酒席。生儿子,爸爸只是请人吃一碗面条。妈妈多少年后对此还耿耿于怀。

这事筱玉也是多少年后才听说的。

筱玉八个月的时候,妈妈就把她送回娘家给外婆带。

外婆家穷,六个儿子,三个女儿。妈妈老大出嫁了,老五送了人。小姨老十比筱玉只大半岁。听说是做外婆的衣物先给十姨穿了。

外公虽是生产队长,却是个只顾自己外边潇洒快活的人,家里没有米下锅也是不管的。外婆一个人带大孩子很不容易。正如大外婆哭的那样,一年里总有半年是在外边借米。

妈妈嫁给了爸爸,爸爸没有其他亲人了,虽不是入赘,但老杨家等于赚了一个儿子。

爸爸好歹是干部,还是很有些能力的。妈妈自结婚,就是想着娘家人。爸爸能理解,外婆一个人带着这么多孩子不容易。只要饭够吃,妈妈向娘家运米送粮和钱的,爸爸并不怎么拦的。尤其是生了女儿后,女儿放在外婆家带。

筱玉等于是带着大量钱粮去外婆家。但外婆带筱玉是真心,每晚都带着筱玉睡,连小姨都有些忽略。

外婆真的很累,那么多孩子,家务本就多,还带着两个只相差半岁的孩子。

筱玉出生时是个胖孩子,妈妈带了八个月,变成瘦猫。是外婆用烤红薯把小猫变成了小胖子。

外婆说筱玉是小福星,这话一说起,大家都是戏谑筱玉。

听说她不到两岁时,半夜里要起,外婆太困没注意到,却被臭臭给熏醒了。外婆赶紧帮筱玉处理好后,自己又跑到河边洗头发。

洗着洗着,发现河面上漂来了好多的鱼。应该是河上面去,有人放闹。外婆赶紧把头发擦干,跑回去喊家里人拿了箩筐去河里捞鱼。

整整三担鱼,剖了洗净,腌了盐就藏在稻草堆盖着,没人时晒干,一家子吃了好久。

不管怎样,外婆因此事喊她小福星这来历,筱玉都知道,她即便是臭的,在外婆心里也是香的。

从有记忆开始,筱玉就有一种我是老大的优越感。这应该是外婆从小培养她的。

连九舅做坏事,带上筱玉去,都能免去大的惩罚。

小姨在筱玉边上,那是全程护着的。

外婆用皂角洗衣服,筱玉就在边上转,外婆说话好亲好亲,满脸的慈祥笑意。这也是筱玉一辈子都挥不去的记忆。但妈妈从没给到她这样的记忆。

就是大了,外婆做的锅巴饭团,蛋炒饭,都只有筱玉有份,别的孙子没有的。因为外婆要她躲着吃。

六姨对她不怎么好,外婆要六姨背着她去桥梁部队卫生所看眼睛。六姨在路上说她好讨嫌,自己走不得。她就故意在六姨背上扭,六姨说要把她甩到河堤下去,她就要告外婆。

在卫生所上了眼药,蒙了纱布后,六姨背她回来,又吓她。她看不见只能死死勒住六姨脖子。

六姨喂饭没外婆喂饭好。她忍。

她记得大了以后,有一次六姨骑自行车,她把六姨推到河堤边上去,六姨摔了跤,她还拍着手称笑。

眼睛蒙了纱布第二天醒来,妈妈来了。取了纱布,好大一坨臭臭。妈妈说她的红眼病已好了。眼睛完全睁开时,妈妈太高,筱玉只看到了不远处用门板晒洋姜的外婆对她笑。她好象对妈妈无感,跑去外婆那里。外婆说做好了洋姜腌菜,以后炒给筱玉吃,又甜又脆又酸酸。

妈妈要带她回去,她不肯。妈妈凶她,她就往外婆身后躲,外婆立马骂妈妈。

那次好象是爸爸会从单位上回来,筱玉最后还是被哄回去了。

爸爸最喜欢筱玉,上桌吃饭,首先把鸡腿夹给筱玉。妈妈若凶筱玉,爸爸就不让。

等爸爸一回单位,筱玉就闹着要回外婆家。那时,她不知道说回外婆家,因为从小,外婆要她喊奶奶的。她只有跟着妈妈说,要回娘家。妈妈听后,凶脸绷不住,笑了。

外婆家里,筱玉才是宝。

七舅对她好,她最喜欢七舅了。七舅幸运捉到的喜鹊都会先送给筱玉抚摸。七舅说话最好听,炒饭喷喷香。

三舅是民兵队长,有枪有子弹。别人不可以碰枪,但会给筱玉背一下,只是背不动,引得人发笑。三舅还给筱玉空子弹壳玩。七舅骗去说做把手枪给筱玉玩。

她不要跟六姨睡床上,要跟着七舅睡到楼板上稻草铺的临时床上。她不要下来,是被大人抓住拧下来的。

外婆家里有鱼吃。大猫喜欢偷鱼吃,还能开大碗柜,筱玉帮外婆看着碗柜,赶猫。

她虽然不喜欢凶凶的六姨,却喜欢吃六姨做的火焙鱼炒辣椒。六姨当然不会夹菜给筱玉,是外婆命令她装了饭,多夹点鱼给筱玉吃。问筱玉要不要喂,筱玉才不要她喂。之前喂饭筷子都戳伤玉儿的嘴里牙龈。

嗯,外婆家里,大舅和八舅都是话极少之人。

但大舅赚了钱会买饼干给她吃。

四岁多的时候,妈妈非要把筱玉哄回家去。

她要回外婆家,妈妈不送。

为什么不愿意和妈妈在一起,因为妈妈没有外婆对她好。

她知道回不去外婆家,就只有讨好妈妈。

把地扫得干干净净,还爬上灶台洗碗。可是妈妈还是不喜欢她的。妈妈心里只有弟弟。

筱玉也喜欢弟弟,白白净净又好看。她还喂弟弟糖水呢。

可是妈妈只逗弟弟,睡觉带着弟弟,把她丢在一头。

后来她和孩子们玩一起了。

妈妈要她看饭,有一次饭烧焦了,妈妈用扫把头打她。

她不想和妈妈在一起,表姨来了,表姨对她好,她就要跟表姨回家去。妈妈用铁火钳要来砍她。

讨好也不喜欢她,要走还要打她,她只能盼着爸爸回来。

爸爸带筱玉上街,好多人抢着买新鲜荔枝。爸爸买了一斗笠,要筱玉尽量吃。

筱玉走不动路,爸爸会背她。

爸爸休假的日子,才是筱玉最开心的时候,因为爸爸都是温和待筱玉的。妈妈在那几天也不凶她了。

爸爸离开了,筱玉就盼过年。年边上爸爸运一车鱼去茶场队里,人们好感激爸爸。然后她就知道爸爸是最厉害的。

过年的时候,爸爸又背着她去外婆家过年。

两张八仙桌排在一起,大广钵里都是油豆腐炖肉。热气腾腾的,好多人,特别热闹。

筱玉好不容易跟妈妈一起习惯了。

妈妈破天荒地带着她去党校看爸爸。

那里的人都很好。

但开心延续着的回家路上,妈妈刚劝爸爸回单位去,爸爸才转身不久,妈妈就命令她走路,恢复一脸凶相。

春天时妈妈带着姐弟俩洗脚,说着爸爸会去找新妈妈,不要他们娘仨。只有说这样的话时,妈妈才会看着筱玉说。

那时的筱玉还不懂什么是新妈妈,什么是旧妈妈。新妈妈是妈妈穿着新衣吗?

妈妈也因为她这样的童言笑了。妈妈笑,筱玉就更想念爸爸了,她希望见到爸爸。

筱玉就是帮妈妈上山摘菜叶,妈妈也还是要早早把她送到学校去读书。

她不反对读书,因为外婆说,玉儿不能学妈妈样,以后要好好读书,上大学。她虽不知道上大学是做什么,但她现在去读书是外婆说过的话。

那时没有幼儿班,一上学就是读一年级,所以必须满七岁才能发蒙。但大多数孩子八岁才会去读书。

筱玉矮子豆,妈妈就说假话,老师都不相信她七岁了,何况老师是有资料的,六岁才满不久。

妈妈找了教导主任许老师帮忙,学校才收下筱玉。

那时妈妈偷偷告诉她,许老师以前差一点就成为大伯母,应该会对她好的。可筱玉根本不知道大伯母是什么亲戚。

小不点筱玉第一次考试,成绩出人意料地好。班主任和许老师来家访。老师讲到报名时的担心,说真的想不到呀。玉儿比起那些年纪大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多了。还说祝畋的孩子就是聪明,读书好也是有原因的。

送走老师,妈妈开心极了,激动得抱起了筱玉,在她的小脸蛋上亲了一下。

筱玉其实她心底里还是希望妈妈象对弟弟那样对她好。是不是她考试成绩好,妈妈以后就会喜欢她?

但这种想法肯定是要破灭的。

她来不及失望,因为书还没读两个月,爸爸就来茶场把她们全都带去了农校。

只要是跟着爸爸,无论去哪,筱玉都是开心的。起来太早,过河走路坐车,筱玉都是迷迷糊糊的。到了农校,她都还是在爸爸背上醒来的。

这里的人都爱笑么?反正她看到的都是笑脸。

直到睡觉时,筱玉还有点晕乎,但她能确定一点,以后有爸爸在,妈妈就不会象从前那样打她骂她了。

事实证明,她想的是对的。

妈妈基本上不会打骂她了。即便打骂她,也只能背着爸爸。她就向爸爸告状。

没过多久,妈妈老毛病又犯,打她时都没有避着爸爸。爸爸喊妈妈住手,妈妈气没出尽,怎舍的停下来。于是,爸爸就打弟弟的屁股。

弟弟是妈妈的心尖肉。他一哭,妈妈就住手了。

她在这事没发生多久后,背地里问爸爸,她是不是妈妈亲生的孩子?又肯定地说,妈妈不是亲生的,哭着问爸爸,亲妈为什么不来带她,她想要和亲妈在一起。

爸爸被她问懵了,她带着泪眼看着爸爸的嘴,就想从爸爸这里听到这个妈妈不是她的亲生妈妈。

可是过一会儿,爸爸笑了,说她就是妈妈生的。

她见爸爸笑着说的,坚决不信。

又问爸爸,外婆家孩子排行为什么是从三舅舅直接跳到五舅舅,没有老四。他们这样排序,肯定还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她的亲妈妈。要不然外婆是亲外婆,现在的妈妈却象后来妈妈?是不是她的亲妈妈不在了。

可是爸爸这次认真的说,妈妈就是她的亲妈妈。

爸爸以前没有说过假话,她听到这个答案很是失望,她不想要这样的妈妈,但也只能相信妈妈是亲的这个事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