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玉暖云烟 > 第39章 离开西镇

第39章 离开西镇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玉暖云烟!

回到家,筱玉就看到妈妈打开了柜门在准备,忙上前帮忙。

老杨从宏毅那知道筱玉去哪了,“你有没有和老宁讲我们家要搬走啊?”

筱玉笑笑,“没有,她倒是说他们搬到县城后,让我去家里吃饭。我就说好呢。反正她的好意我还是先领着。等到宏毅高中毕业考大学走了。我才不和他们来往了。”

老杨点点头,“那样的人心思深,你要小心应付着。我们不去惹人家,也要防着。就算你到一中读书,也不要经常去她家。”

筱玉笑,“我当然知道。除非雪天路滑,我哪会去她家吃饭。就算如此,他们不来喊我,我也是不会去的。”

她蠢,才去与陆家走那近。人家校长夫人,多的是人巴结,但她筱玉害怕。是真的害怕,前世的痛太深刻了。惹不起还躲不起?

翌日九点不到,老祝就喊了一辆军用大卡车来农校。

老杨听到老祝的声音,忙去打开大门,让车子进来。车子停了下来,老祝说这是以前学员小许托付的司机,让老杨回屋泡茶给司机喝。

筱玉姐弟也出来了,老祝喊他们一起去把床拆了。

老杨泡了茶给司机,就去吴校长家敲门,要从大学回来度寒假吴家老四帮忙搬家。

前世,筱玉姐弟因为贪玩,和四叔处的很好。但这一世,筱玉也没有与他多来往。只有妈妈依然和他关系好。

祝家人,再加上司机和吴老四,很快就把东西装上车了。

老杨谢谢着两人,老祝就去屋里检查农校的财产有没有被家人搬走,还好,妻儿没有搬动半点。两盏那样漂亮的台灯,都放在了农校的书桌上。农校的帐子和被子都码在了农校床上。他锁上房门,就过来了。

对吴老四说,“四伢,我们家在县城买了房子,这不才把家里东西搬去么。等车子出了校门,你帮我们锁上大门,好吧?”

老四笑着点点头,“好吧。”

大卡车要启动时,居然没有人出来,只有吴老四目送着。

筱玉心想,宁姨都不出来看看么?又想,不出来才好呢。天气冷,大家都在炉火边,哪舍得动。何况爸妈的保密工作做的有多好。

司机的技术真是一流,下坡都稳稳的。到了平路上,有点坑,车子也没多歪,好在只有几十米,就到了前面的公路。这时,车子才开始加快车速度。

老杨笑说,“这到底是部队里出来的司机,还有部队的车呀。还是你爸有本事,连这样好的司机都能请得到。”

同样坐在后车厢的筱玉笑了一下,“我们家只要不被人坑害,这样的好事哪会少。妈妈去了七中,可要管住嘴,莫要生事啦。那可不是农校,僧多粥少的地方,计较的人多着呢。”

“这话你爸早和我说过。我以后就不去坐人家,把家里的事搞好啊。看又怎么惹祸啦。倒是你,以后去一中读书的话,要多注意。”老杨知道学校里的人心黑,一个宁美就坑得她那样惨,莫说城里的老师,品行好的多,心眼多的也多。

筱玉看着这里熟悉的小镇房屋渐远,然后是大片大片的农田,不远处的农庄。

她对这里没有感情。因为前世经历的那些,她觉得这个地方不欢迎她。这条公路她经过无数次,都是她从白镇高中回家时的心情,也没有多愉悦。甚至有一种沉重压抑感。

十多里平地公路后,就上了山路。这时的山路状况非常不好。好在司机的技术在那。她和弟弟,妈妈都坐在车厢里,抓着车壁,还听到爸爸问他们没事吧。司机要他们抓牢。

几里山路,这心脏都是提起来的。

转过道急弯,又是盘旋路,好不容易才到了后面的平地公路。三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筱玉知道,妈妈和弟弟暂目前还没有经过这山路。他们家去县城一贯是去后面公路的,因为不要中途换车。

平路上,三人居然舒服得睡着了。

爸爸喊到了时,筱玉发现了身上的被子。这是妈妈给他们盖上的。

把东西搬下来后,司机就开车离开了。

老杨说,“车费还没给他的啦。”

老祝笑道,“没事。小许找来的。他今天还有任务。以后再去感谢吧。”

筱玉看着七中给他们家安排的房子,确实比农校小。但也有四间,爸爸之前还收拾好了的。不过,厨房好象是在外面吗?

他们把床搬进来,再把包裹搬进去。

这时校长带着两个人来帮忙。老祝忙向老杨介绍校长。

筱玉和弟弟跟过来,也跟着叫了声“校长好”。

另外两个是食堂的,筱玉跟弟弟也一起唤年纪大的伯伯好,年纪小一点的叔叔好。

三人看着两姐弟,都是很友善的笑容。

食堂的人帮祝家搬着柜和书桌。校长也帮忙拿了包裹进去。

很快就搬好了。

老杨进了厨房泡茶去了。老祝看到外边都是些轻便的东西,便邀请着三人喝茶。筱玉姐弟把那些零碎都搬了进去。

筱玉把衣物包裹放进柜子里,书摆到书桌的文柜里。

她听到隔壁房里校长在说,“老祝,我听县委老杨说你曾经在农校受过公伤。以后你有什么体力活就要他们帮忙。”

立马就听到两个人的声音和爸爸客气地说话。

筱玉知道,这房子有四间,尽管不大,可能是城里都是这样子的。这个校长对爸爸还是格外照顾的样子,她的心放下来了一些。

校长没待多久,喝了茶就离开了。临走前要老祝有事就找他。

两个食堂的工人则是帮家里把床给拼好了才走的。老杨一人分了一包烟。

中饭菜还是挺丰盛。一碗蒸腊肉,一盘炒白菜,一碟坛子菜。

只是都坐在办公椅上,长凳子上,矮椅子上。老杨说要去买些椅子来。

老祝道,“你细着点花钱,咱们买房子呢。椅子的事我会问到学校里有没有公家的。”

筱玉发现在农校住家,好多东西都是公家的。真要添东西,还要花好多的钱呢。她好想赚钱啊。妈妈肯定后悔以前没多余钱吧。

吃过饭,老祝还是很开心的。

“玉儿妈是不知道,在城里有这样的房子住很不容易呢。我去过一些人家,那房子真的窄小的。”

老杨说,“农业局的房子又不小。”

“那是局里,当然不小。”老祝忽然就没了说话的想法了。

尽管是冬天,全家人都还是睡了个午觉。

转眼,就是大年三十了。

早早地吃了早饭,筱玉又跑到床上睡一觉。她实在是不喜欢老家这种风俗,居然是吃早饭,还越早越好的。可是爸妈坚持要这样,她也没办法。

老祝知道校长一家在学校过年。

下午两点多,他就带着妻儿去坐了一会儿。

校长夫人一见两孩子,这个个样貌都那样出众,直夸老祝夫妻有福气。

老祝看了一眼妻子,又看了一下抿着嘴笑的儿女,笑了笑,“就是要好好读书,争取自己考出去就好啊。”

校长问,“读书成绩如何?”

老杨笑着说,“大的考第一名啊,小的也第三名呢。”

“不错啦。”夫人端了茶过来,分给众人后,柔和的爱怜目光看着他们,“两个人一看就是聪明样呢。”

老祝“嘿”了一声,“您讲得好。”又看向校长,“大的读初二,到时要转到七中来读啊。”

校长点头,“这样好成绩的学生转来,学校是特别欢迎啊。小的呢,读小学?”

宏毅说,“五年级。”

老祝说,“我想把他转到城关完小,就是没有熟人呢,不晓得转得进去不。”

校长笑看着宏毅,“这个事我打声招呼就是,你才调来,不熟悉。”

“那就太谢谢校长了。”老杨说。

校长夫人握握筱玉的手,“这孩子肯长啊。”

老祝点点头,“还没满十四,就快要和她妈妈一样高了。”

筱玉感觉校长和夫人真的好和蔼可亲呀。她知道这才是正常的走向,但是免不了和前世去对比。打开方式错了,后面就怎样都不对。如果对了,啥事都顺。

从校长家告辞出来后,老祝要带着家人去傅家。

老杨有点迟疑,筱玉就牵住妈妈的手,“妈妈,也去看看帮了我们家那大忙的人家,不好吗?他们夫妻人很好,你又不是没见过。”

老祝说,“什么时候变这样子咯,在农校时天不怕地不怕,一到县里就怂了?”

“农业局我都去得,县委怕什么哦。”老杨被激,秃噜地话就出来了。

老祝道,“那就一起去呢。说得好我们还得去老杨家。人家不要收你的礼物是一回事,但兰姐是我表姐,现在去看望一下总是可以的。”

老杨想了一下,“送点土特产去,怎么就不收啊。是不是嫌礼少了?”

老祝摇头叹气,“你说你做一次傻事就够了,不会还想着做第二次吧?我警告你啊,不可以再做同样的事啊。说了他们都极讲原则,从不收礼的。带你去了一回老傅家,你还背着我又去送礼物,真是丢我的脸。”

筱玉一听,就这几天时间,妈妈就干了这事?难怪送礼物人家不收,感觉舍了面子。土特产有多少?妈妈要余钱买房,花钱有多小气,这送的东西能有多少钱?

“妈妈,你送了什么东西去的呀?”

老杨不好意思地笑笑,“我送了两只土鸡去,还有一些鸡蛋。想着这不会有事的吧。送到傅家,老赵说这事老杨出力多,就带着我去送到杨家,杨家也不收,”

“那鸡呢?带回家了?”筱玉问。

老杨这回真心笑了,“我拿回来用盐腌着了,鸡蛋给你们吃了啊。每天早上面条里一人一个,你吃得不记得了。”

筱玉说,“妈妈,鸡肉是荤菜,他们吃素的。还记得上回你要爸带给傅伯伯家腌菜么,爸爸不是说赵姨收了,还直说好吗?”

老祝叹了口气,“玉儿,你可别给你妈乱出主意。腌菜都不要送。我和傅家可是几年在一起。杨家以前没来往过。”

筱玉摇摇头,“爸爸,送礼那是不对。两只鸡才上十块钱吧,加上鸡蛋十五钱,这只是表心意罢了。人家这般奔忙,妈妈表达一下心意而已,与送礼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在培训中心,她可是听说过,求人帮忙办事送礼,了解的还不少。

老祝说,“玉儿,爸爸调动工作的事不是象人家那样走关系,是组织上对我的关心。老傅和老杨是出了力,但那是他们的工作。我们就算是心里感激,那也只能放在心上。”

要放在从前,筱玉是不会懂的,但现在她懂。“爸,我知道了。我不会要妈妈送腌菜了,一分钱的东西都不能送。避嫌。”

老祝笑笑,“玉儿真的聪明。”然后脸色肃然,“我们家不搞送礼走关系那一套。不但是自己家解决问题不送礼,而且别人求我办事,我家也不能收礼。玉儿妈,你记住了么?”

“记住了啦。”老杨说着就笑了,“你现在连小官都不是,谁会送礼给你?真是操空心。”

老祝自己也笑,“你怨我没象人家那样往上爬,让你也当当领导夫人?”

“你冤枉我了,我何时怨过你?你工作上的事我都不敢插言,更别说插手了。你还对我,这不能做,那不能做的交待。”老杨嘴角仍是上翘着。

筱玉说,“当官的处在风口浪尖,家属做的不好,就容易出事。妈妈这叫有自知之明。其实妈妈以前做的也挺好了。从不贪占小便宜,分的很清。又知足常乐。但要继续听爸爸的话,就不会犯错。”

听了女儿的话,觉悟提高了的老杨深感是自己拖了丈夫的后腿。她欲言又止。

筱玉发现,自己不说还好,一说才觉得爸爸还真有这方面的原因吧。如果爸爸找的妻子事事听爸爸的,爸爸会不图上进吗?

只是那些爬上去的人,他们的妻儿真的做得有多好吗?真要当官当好,不但要约束妻儿,而且不能利用职务去为家人安排。

她忆起了一件事。

傅伯伯有四个子女,前面三个都到了不错的单位和岗位上,唯有小丽成为了一个麻烦,到后来都是老夫妻养着的。

小丽是初中毕业招工上去的,商业部门。正逢改革承包,小丽便成为无业游民。

爸爸帮小丽做介绍给西镇初中中学一位年轻老师,这事令筱玉记忆太深刻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